APP下载

问渠哪得清如许 惟有源头活水来

2009-05-25李春玲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激活语文课堂

【摘 要】 面对极具现代意识的语文新课程,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首先,我们可以依托文本,拓展教学空间。其次,着眼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再次,重视教法,整合各种因素,激活课堂。最后,体验成功,实施激励评价,全方位激活课堂。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激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面对极具现代意识的语文新课程,作为一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应是刻不容缓,课堂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展现语文课的魅力。有位专家曾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吕叔湘先生也曾经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他又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呢?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做的一些尝试。

一、依托文本,拓展教学空间,激活课堂

教师要研究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想点子、做文章。每课的教学目标应不求全而求精,集中一点打攻坚战。对不同的文体应依据其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对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可运用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的方法。

二、着眼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激活课堂

我们所说的“把课教活”,不仅是指教师应当如何“教活”,而且还指通过教师的努力,怎样真正让教学的对象——学生“学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在研究教材思路、教学思路的同时,还要研究学法思路;在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的同时,还要对自己施教的对象了如指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其好奇心;要及时解开症结,指点迷津;要适时点拨,推动学生思维进程;要有效矫治思维盲点,纠正学生思维偏差。吕叔湘先生说得好:“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

1、以教材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变得越发重要,但教学中过多地依赖图片、影视,不但不利于解读作品,有时反而会扼杀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语言信息去捕捉形象,启发他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照作品,积极调动他们的联想、想象能力,鼓励他们在所阅读的作品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对传统的观念作补充或修正,并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点

语文教学既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着想,也要着眼于实际,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考虑。进入初中,由于练习考试往往更多的侧重于课外知识,所以学生常常产生“上语文课无用”的错误认识,因而,常常表现为不认真听课,不认真读课文,习惯于突击做练习。要彻底改变这一错误的认识,就必须从激活课堂教学入手,一方面从研究教材多元功能出发,发现教材的实用点实施教学;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点,因人施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用。教师只有把“活”这把钥匙真正地交到学生的手里,才算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三、重视教法,整合各种因素,激活课堂

教学法不是一堆公式,其关键在于操作者的活用,教师的教法思路同样有一个求活的问题。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适时地进行操作。诸如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大小课堂的互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等。就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最重要的是寻找师生情感的契合点,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我认为以下的方法可以一试:

1、组织课外语文小组,教学生自己写小论文,进行讲故事、诗歌朗诵、背诵比赛,以课外辅导手段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办语文知识手抄报。在这块学习的园地里,学生既可评析自己的优秀习作,又可介绍读写常识;既可梳理归纳基础知识,又可进行精彩片断赏析;既可辑录名言警句,又可一事一议等等,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3、向报刊、杂志推荐优秀习作。罗曼•罗兰说:“唯有创造才有欢乐”。学生的习作发表在报刊上,家长看到欣慰,朋友看到喝彩,学生也感到了一种经过艰辛努力的小小成功,无言之中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体验成功,实施激励评价,激活课堂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期待赞扬”。心理学家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万不可伤及学生稚嫩的心灵。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进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方法,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及时地给予奖励。如此,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而且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再适时适地的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语文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夸美纽斯),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创新机制,能有效地改变机械、沉闷的课堂气氛,激活课堂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有许多,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作者简介】

李春玲(1961-)女,咸阳市渭城区东阳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激活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