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2009-05-25陈华娟姚利权兰刚李妍
陈华娟 姚利权 兰 刚 李 妍
【摘 要】 本文立足高等院校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探讨作为理工科专业为主导的院校,如何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第一,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实现导师指导多样化。第二,组建各种形式的学习小组,研究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学习。第三,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第四,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第五,逐渐养成面向现实经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建议对策
随着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如何保证和提高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大问题。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对高素质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浙江工业大学作为理工科专业为主导的院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理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经过了30年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几年来,随着学校不断发展,人文社科类专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生学位点和人数逐步增加,但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还是刚刚起步,培养模式还是在探索中前进。
本文立足于这样的背景和现状,探讨理工科为主导的环境下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对我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以下的建议和对策:
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招生应立足于各学院实际情况,谨慎确定扩招规模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精英教育,其扩招规模既要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的要求。招收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学院要在充分考虑了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自身定位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扩招人数。同时导师之间所带研究生的人数也要综合平衡;浙工大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导的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人数相对理工科较少,因此应尽可能利用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充分发挥各导师的潜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学科培养综合化、社会化和国际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须是“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并且有着良好的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研究生不但要有宽厚扎实的基础和复合型的知识技能结构,而且要视野广阔,有相关专业、学科的丰富知识与技能。现代科学交叉性和综合性都非常强,局限于固定的学科圈子注定会令自身限于固步自封的境地,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专业建树和发明创造。现代的研究生培养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作坊式”培养方式,变“封闭式培养”为“开放式培养”。
1、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必修本专业学位课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学校范围内选修课程,鼓励所有教授的课程和讲座都向全校研究生开放。充分发挥我校理工科院校的优势,使得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可以选修基础科学的课程。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与杭州其他院校进行沟通交流,交换选修课程。各学科之间和师生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供大家相互交流和借鉴,碰撞和融合。
2、可以利用硕士入学考试的科目设置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为学科培养综合化打下基础。比如学校人文学院传播学下设有商业传播与注意力经济方向,可以在考试科目中设两门专业课考试:一门是传播学基础知识,一门是经济学基础知识。这样,虽增加了考试难度,但为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避免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紧跟学科领域发展的动态和前沿。课程教学要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课程内容的安排要从传授型课程向研究型课程转变,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习。教师应以理清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和思路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不是拘泥于一本教材进行灌输式教学,
建立开放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3、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一贯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值得大力提倡与关注的。我们可以利用浙江民营企业发达繁荣的优势,将活跃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企业集团、科研院所等积极引入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过程,推出“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新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研究生教育与技术开发、工程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在与企业共同的课题攻关中,实现与企业技术研发的对接,这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使研究生具备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1]。
4、要推动研究生教育向国际化发展,注重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这将有利于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改善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生态环境,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应开展各种类型的、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活动,采取稳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等有效措施。研究生导师的来源应该多渠道,尤其是应该广泛吸引海外及国内其他高校的毕业生,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杜绝长期存在于我国高校中的近亲繁殖现象。只有在这样一种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与社群中,我们才有可能改变那种教师过于主导而研究生又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在彼此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重组、建构新的知识,让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都有机会迸发。
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科研和工作的能力
研究生的教学应该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实现导师指导多样化。首先,组建各种形式的学习小组,研究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或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集中讨论和学习。其次,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第三,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第四,让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逐渐养成面向现实经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目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以及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有必要改进单一导师指导方式,实行导师组制指导研究生的新模式——由相近学科专业导师组成导师组,进行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组制指导研究生的实质是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的指导教师组成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由该小组实施对某一专业研究生全面的、综合的、具体的指导,针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进展严格把关,共同负责[2]。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的模式可以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听取研究生的学术报告,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并针对研究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统一指导。这样有利于统一调节和调配本学科内的资源,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最终使所有的研究生在毕业时都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达到一定学术水平。
2、组建各种形式的学习小组,研究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或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集中讨论和学习。每个研究生可对自己在本周期的研究内容作30分钟的学术报告或者读书心得,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由全体研究生对该生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生除了完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外,主要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开展各种学术活动、项目研究与管理、研究动态信息、信息收集与整理等。并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环境,构建一个网上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研究生可以在该平台上传和分享资料,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学习团队的其他成员或导师组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研究生的学习方法也应尽可能利用最先进的各种手段,成为科技的弄潮儿。研究生和导师组可以自由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某一问题的辩论,在头脑风暴的相互碰撞中,不断提供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3、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重要的是自身的自主研究能力,要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扬、有所创新。研究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各种水平较高的学术讲座,本学科的前沿问题,聘请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讲学或举办讲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进行研究。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不断获取新的学术思想,并培养其自身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研究生也应该公开作学术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本人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可以在学习团队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上提交,并进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4、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研究生在校期间可在学院或导师安排下到相关部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理论知识应该要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但要注意把实习时间与学习、科研进行综合平衡,应该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安排好实习进程。
5、让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逐渐养成面向现实经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门课程除考试之外,可同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内容既有理论又关联经济生活实际的作业。比如公共关系课程,可以要求学生就如何处理国内某公司爆发的公共危机写一篇应对策划方案。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习和研究相关理论,而且还要了解某公司,熟悉相关行业市场,并调动创新能力想出应对及解决办法。
四、加强体制管理建设,促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的改革
1、加强对导师管理,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和聘用制度。在国内外聘用一些有能力、观点新颖灵活、有成果、有责任心和有人格魅力的优秀学者或具有实际经验且有一定水平的企业家,也可以聘请一些退休老教师担任一些课程,以有效地利用导师资源,解决当前研究生的扩招后导师紧缺的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遴选制度,对导师的研究能力、学术成果和道德水准进行明确的规定。
2、学位可以实行弹性化。从研究生教育自身的特点来看,“研究”是其与高等教育其他层次相区别的根本标志。通常以学位论文为依据来衡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要求研究生在学术上有所创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变化,对学位的要求也呈现出弹性化的趋势。学位实行弹性化是与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相伴相随的,它能使研究生从本学科、专业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兴趣与长处,充分发挥各自理论创新或实践问题解决的能力。
3、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比较,目前国内高校的大多数院校在信息系统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就是提供综合学生的教学和科研的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研究创新的需求。信息技术对于大学的现代化管理的意义,不仅表现在提升管理水平和质素,而且可为全面监控培养质量提供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技术还可获取全球性信息资源改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学校图书馆各种数据库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很多外文数据库都是理工科,应加强人文社科类数据库的引进,增加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关注国外社会前沿动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万昆.浅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中国成人教育,2008.3.
[2] 王刚、崔一梅、陈建成.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科技与管理,2008.7.
[3] 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高教探索,2003.1.
【作者简介】
陈华娟(1963-),浙江上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
姚利权(1983-),浙江杭州人,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兰 刚(1971-),吉林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研究生.
李 妍(1985-),河北石家庄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