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2009-05-25王建福
王建福
【摘 要】 本文就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现实,对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试作一些探讨:1、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3、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4、完善外部监督体系;5、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审计制度。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策
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实状况
目前,我国众多企业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已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表现在:
1、脱离实际情况及内控组织不健全
部分企业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建立空中楼阁似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者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无法适合本企业的内部组织形式。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时,未达到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控制要求,造成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或者就是岗位设置不当,人员配置不合适,业务交叉过杂,职责不清,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无法正常实施。
2、重查处轻预防
部分单位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过于强调其严密性和完整性,控制点选择过多,为此增设机构、增加手续和程序,造成大量重复劳动,企业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重点考虑的是对发生的不法事件的揭露和处理,忽视了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防止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无效率和不法行为服务的目的。
3、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部分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考核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奖励无法兑现,惩处也落不到实处的局面,从而削弱了职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二、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1、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严格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企业的所有收入(包括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租赁收入等)都必须及时、全部纳入账内核算,不准移转核算到其他公司,“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应保证每笔现金的支出都是实际的需要,并有合法的合同或收费文件、规范的审批手续、有效的凭证方可对外支付。充分保证提供企业随时需要支出的现金,对日常现金流量通过预算管理进行动态控制,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保证预算的执行。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联签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收、支两条线及票据与银行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离并用制。票据由出纳人员(或票管员)妥善保管,银行印鉴的财务专用章由财务负责人保管,银行印鉴的私章由持有人自行保管。
(2)严格实物资产控制制度。重点做好存货资产的管理,把好存货检验关,发料关,出库关和保管关,保证存货安全。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重点做好资产验收、复核盘点和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经授权人批准,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处理。
(3)严格无形资产控制制度。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合理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并在会计报表中充分的加以披露。对于无形资产应做好无形资产原始价值的会计核算,资产转让的会计核算和资产摊销的会计核算。
(4)严格工程项目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报告制度,以全面、及时、准确的报告反映工程项目业务中的重要信息;建立工程项目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计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有关方面反映,避免或减少损失;建立良好的工程物质控制系统,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工程物质进行盘点,保证工程物质的安全性。
(5)严格对外投资控制制度。各项投资业务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和证券交易政策,不得进行非法投资活动。企业会计部门应密切注视投资项目的账面价值及投资收益的变动情况,特别是长期投资和金额较大的投资项目,若出现不利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6)严格筹资控制制度。企业的各项筹资活动都必须符合国家的筹资政策,对筹集的资金的管理,所筹集的资金应及时存入专用账户,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接触;加强对所筹集的资金使用控制,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加强筹资业务的会计核算,有效控制发行在外的各项证券,合理摊销债券的溢、折价,正确计提、支付利息和股利。
(7)严格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加强采购申请控制,使其与预算相符;每项采购业务在会计记录中均应完整地反映,保证采购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充分了解相关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质量、供货条件、信誉以及供应商的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和财务状况,为企业采购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加强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管理,按时付款,以获得良好的信用,并尽可能获得现金折扣的优惠待遇;加强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凭证和有关文件的管理,明确各种凭证的登记、领用、传递、保管和注销等环节的程序。
(8)严格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制定较为详细的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和折扣与折让政策,以便销售部门执行。加强对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及时记录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的变化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至少每年向客户寄发一次对账单。对未能按期收回的应收帐款,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货款回收,避免或减少坏帐损失。
(9)严格成本费用控制制度。从生产设计等源头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强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编制合理的、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性的成本预算方案及计划,实时监督成本费用的发生,阻止或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及时分析成本费用的构成并将其与预算相比较;建立严格、有效的奖惩制度,切实奖励对降低成本费用做出贡献的员工,对因人为因素未能完成预算的应给予惩罚。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具有双重身份,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单位内部的各项会计控制措施,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还承担着监督其他参与经营活动人员执行会计控制规范的责任。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才能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来,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能及时纠正经营过程中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事件,达到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的。
3、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部人员自觉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问题,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将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单位内部的“法律”,要求单位内部每个成员都必须无条件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游离于他之上,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同时,加强对各部门及成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对执行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或处罚。
4、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根据《会计法》和本规范,对本行政区域内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应当认真履行《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相关责任,继续深入开展《会计法》执行检查,加强外部监督,从而遏制弱化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事项的发生,对不认真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建立起有效的企业违法行为追究机制,增强威慑力,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
5、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审计制度
在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中,还应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方式,积极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审计,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审计,一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发现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为审计工作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30.
[2] 朱荣恩,徐建新.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5(2):31-36.
[3] 陈玲.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8.
[4] 刘玉廷.强化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的重大举措[J].北京:财务与会计,9,2001.
[5] 田细菊.我国与国际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差距与接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