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口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状调查研究

2009-05-25陈永光周效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9期
关键词:周口市教师培训教学资源

陈永光 周效章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法,对河南省周口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讨论,提出促进其发展的若干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周口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9-0026-03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bout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in Junior and Primary School of Rural Area in Zhoukou City//Chen Yongguang, Zhou Xiaozhang

Abstract This essay deeply investigate, analyze and discuss 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bout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in junior and primary school of the rural area in Zhoukou city of Henan province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discussion. It proposes certain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 that can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Zhoukou city;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in junior and primary school of the rural area;teacher training;instruction resources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Henan 466001

2003年~2007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河南省也投资上亿元全面建设农远工程。截至2007年底,周口市所属各县(市、区)农村基本完成农远工程的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在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消除数字鸿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农远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

本研究随机抽取周口市各县(市、区)的60所乡镇、农村中小学校长、项目管理员以及其他各科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法,对农远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开展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1份。通过统计分析,对当前周口市农远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根据相关理论、查阅文献、征求专家意见,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若干策略。

1 农远工程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1 基础设施建设与使用情况

1)经费配置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调查显示,农远工程已基本覆盖周口市各县(市、区)所有农村中小学。小学配备卫星接收设备、光盘播放设备、计算机和教学光盘;初中配备卫星接收设备、光盘播放设备、计算机、教学光盘和多媒体教室等。但经费配置不太合理:硬件投资占82%,软件和教育资源建设投资仅占11%,而人员培训和后期管理、更新维护、运行和技术支持经费只有7%。通过访谈发现,还存在设备、资源闲置,管理混乱,缺乏设备维护经费等问题。

2)计算机数量不足、网络不畅。调查还发现,虽然被调查的60所中小学都配有计算机等,但其数量仍显不足,只有23%的学校生/机比在8:1以下,有40%的学校的生/机比达到20:l以上;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有41所,占68.3%,其中宽带接入28所,拨号上网13所;没有联网的有12所,占20%。大多数学校还没有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学资源库、校园网等,相应配套设施建设非常滞后。

3)设备利用率偏低。调查发现,由于缺乏维护人员和教师使用能力低下,普遍存在资源闲置现象。除信息技术课教师外,其他学科教师很少使用,仅有45%的教师在上示范课时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的用途调查结果如图1示:用于文件、教学资料打印的比例是70%;用于教学和农技培训的占66%;用于备课查找资源的占52%;聊天与娱乐的占38%;供领导或外校师生参观、提高学校形象的占22%。

1.2 师资和管理队伍情况

1)项目管理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低。项目管理员是指参加过上级信息技术培训,回校承担农远工程项目与师生培训的教师。在被调查的学校中,仅有70%的学校拥有项目管理员,项目管理员与需接受远程培训师生数的比例达到1:460,项目管理员数量严重不足。调查还发现,大多数项目管理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无暇维护设备和学习,技术能力较低。

2)教师培训不足、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师资队伍情况和技术水平是决定农远工程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如图2所示,参加一个月以上培训的教师只有37%,参加一个月以下培训的教师有51%,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的占12%。在对培训重点的认识上,有22%的教师认为应该是先进的教学理论,有48%的教师认为应该是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也有16%的教师认为应该是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有14%的教师认为应该是软件及网页制作技能。从对教师的技术水平的调查情况来看,61%的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31%教师能自己制作教学课件,而有44%的教师需要在别人帮助下才能制作课件。可以看出,教师培训力度需加大,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和动手能力亟待提高。

3)教师的信息素养欠缺,难以创新应用。如图3所示,有46%的被调查教师随时关注远程教育的新发展,自觉学习新技术;39%的教师虽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但不愿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还有15%的教师根本没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而在曾登录教育信息资源相关网站的教师中,目的也有很大差异:42%的教师是为获取教学资源,22%的教师是为获取学生学习资源,还有28%的教师是为了解教育动态。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为数不少的教师存在理念含混、理论薄弱、信息素养欠缺等问题,在教学中难以创新运用。

1.3 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方面

1)教学资源建设投资不足、资源匮乏。很多被调查学校(75%)没有专用的资源室,无法高效完成资源与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教师常用的现代教学媒体资源还是音像教材(VCD、DVD、录像带等),CAI教学课件种类较少,内容滞后。传统的视听音像资料仍然是教师收集教学资料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互联网与卫星接收的教学资源比较少,难以满足需要。

2)教师利用资源能力较低。调查表明,只有58%的教师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查询资料。还发现,即使教师有利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的愿望,但是还受到上网困难的制约。如图4所示,目前教师不能上网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认为教学负担太重的教师占45%,上网条件不好的占26%,网络技术不高的占17%,费用太高的占12%。

3)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较低。如图5所示,教师对PPT的掌握程度较高,有31%的学科教师熟练掌握,有44%的教师基本掌握但还需要别人的帮助,有19%的教师了解一点,约有6%的教师主要是一些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师根本不会。而对于教师的CAI课件设计制作能力,只有12%的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掌握占21%,30%的教师了解一点,37%的教师根本就不会。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偏低,已经影响和制约农远工程最大效益的发挥和实现。

2 策略与建议

针对通过调查和访谈等发现的周口市农远工程的建设、使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组成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讨论,根据相关学科理论、查阅参考文献、征求专家意见,提出促进周口市农远工程健康发展的若干策略和建议。

2.1 加大后期经费投入,合理配置资金经费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难题,更是像周口市一类的地区农远工程的最大障碍。政府应该出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新政策,加大后期经费投入,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加强设备管理和技术扶持力度,及时更新和维护设备,开发共享有效教学资源,以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注意城乡建设差距较大,政府在政策上予以相应倾斜,促进教育公平。

2.2 采取激励措施,加强管理与监督,提高设备利用率目前,农远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很多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采取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积极引导,重视并鼓励教师参加多级培训,使用设备多做、多用课件,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出台奖惩措施,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设备开展多种模式教学,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成果作为考核、评先进和晋级的重要依据。同时,设备要用来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作出贡献。

2.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技能“人”的要素应该是农远工程实施中的灵魂。没有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农远工程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大多数教师观念落后以及信息技术能力低下的情况,要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1]。教师培训的内容应包括2个方面:一是理论培训,使教师了解农远工程的内容以及它对于深化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等;二是技能培训,培养教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操作和使用教学设备的技能,如网络教学平台、VOD校园点播系统等设备,课件和网页资源制作技能等。总之,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要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能为目标,要发挥教师的培训主体地位,根据教师层次的不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讲授、计算机教学、经验交流、网络教学等高效灵活的培训方式,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2.4 重视教学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在当前信息化的形势下,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教学应用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农远工程效益的发挥。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与农远工程配套的优秀教学资源仍显不足。针对有效教学资源匮乏这一现状,可以由基层的教育部门出面组织,采取以教师建设为主、购买为辅,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源内容建设模式。一线教师协同合作参与资源建设工作,快速系统地建设起一批直接支持一线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与地方高校、公司合作,共同研制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同时,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与使用意识也不可忽略。

为有效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各级政府要解放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科学、经济、实用地建设好校园网和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建立一个教育资源目录索引中心,采用分布式技术,将下属教育资源的描述信息集中,资源则分布在各地存储,通过宽带网络无缝连接成一个教育资源网,实现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管理和提供基于共享资源的教育增值服务体系[2],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实现农远工程效益最大化。

3 小结

本研究以周口市的农远工程建设和使用现状为个案,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若干策略和建议。事实上,与周口市一类的地区的农远工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些问题,上述策略和建议对同类地区的农远工程建设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农远工程建设和健康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相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一定会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文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教师,2008(7/8):10-12

[2]钟绍春,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31-33

猜你喜欢

周口市教师培训教学资源
周口市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周口市
周口市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调查
周口市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