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2009-05-25赵惠琳
赵惠琳
摘要 通过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的阐述,介绍当前高职学生素质问题的现状以及高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9-0001-03
Deliberation on Students Current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Zhao Huilin
Abstract By means of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students quality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those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s som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quality education;connotation;thinking
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Guangzhou, 510450
素质教育不是单一的学科教育,而是教师要将素质的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的一种强烈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是一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形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素质教育就是指通过教育环境的影响熏陶,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规范制约,以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为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既姓“高”,又姓“职”,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体,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也有别于普通高校而赋予自己新的内涵。
1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全面推进以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应具备的,与从事具体职业有关,对职业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它是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体验内化等途径养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条件,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职业生涯获得成功的概率。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等,它涵盖了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有2个显著特点:一是首先应适应职业特定要求,二是注重个体的内在素质的养成。职业的特定要求是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定位的根本依据,反映了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个体内在素质的养成是学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要求,经过学习、实践和自我体验而逐步形成的职业品质,是职业特定要求在个体心理的内化,它贯穿于学生职业成长的全过程,是学生成才和职业发展成功的决定因素。个体内在素质教育与培养是教育者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
2 当前高职学生素质问题的现状
2.1 重能力轻素养重视技术技能,轻视理论文化。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偏重于学技术、技能,而对于理论、人文科学等文化素养却不感兴趣。比如对专业课、实践课比较热衷,而对一些政治课、文化课兴致不高。他们往往认为“读书就为了找工作”,“到学校就是来学技术、学技能的”,读书带有功利性,因而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思想道德问题时有发生。
2.2 功利化倾向突出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诚信缺失、考试作弊现象屡有发生,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做事容易斤斤计较,重个人轻集体、重索取轻奉献现象突出,想问题做事情过于追求功利化。一些学生,对周围的不良现象、违法违纪行为不敢理直气壮地指出和制止,害怕影响同学关系,甚至也参与进去。特别是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害怕承担责任。
2.3 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由于不少学生把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当成唯一目标,容易忽视对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修养。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材料显示,有将近1/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些学生或未走出落榜阴影,或因学习成绩跟不上,而在学习生活上有挫败感,因此沉迷于网络游戏,以致迷失方向;再就是缺乏自信,性格孤僻,对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自卑、自我封闭;不能正确面对挫折,有较强的失落感和焦虑感等,以致产生扭曲心理,严重的甚至产生过激行为。这些思想和行为的存在,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4 对择业就业问题认识不足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就业观不科学、准备不充分、期望值过高、就业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好高骛远,不愿意去那些能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的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岗位工作,而这些岗位恰恰是他们最具有优势的岗位群。根据调查统计,在高职毕业生中,超过60%的学生就业现实与就业理想存在严重偏差,导致个人情绪低落,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高职学生原本综合素质较差的状况难有根本的改变。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更是令人担忧。面对学生的这种现状,高职学生的管理便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头痛的问题。
3 当前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特点,很多高职院校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认识上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如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就是一种能力教育,或者等同于职业教育;又如,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否定专业教育,可以忽视教学质量。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目的和要求,但有部分教师却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可以不与教学质量联系挂钩,教学质量提高了,素质教育自然就跟上了。因此,不够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放松对学生的管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2 重能力培养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当前,人们普遍将高职教育称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主要是为了突出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特性。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必将会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致偏离高职教育的目标。如,强调以能力为本,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能力,而不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等素质。
3.3 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活动相脱节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很多高职院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往往强调专业教学。当前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量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也相应地减少。面对这些改革,不少人首先考虑的是减少有关的素质教育课程和学时。此外,一些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和其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沟通,没能把课堂专业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忽视利用专业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内在素质的培养,导致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成为没有交点的两条平行线。
3.4 素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机制素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落后,素质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内容改革相对滞后。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运用的方式和方法还是旧的一套,与现代学生个性发展、现代网络发展、现代通讯发展和职业要求不相适应。素质教育的内容陈旧、低俗,缺乏针对性,特别是部分素质教育的理论课程与学生的思想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存在较大的距离,使素质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4 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4.1 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突出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首先要解决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问题,真正认识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突出地位。树立 “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把素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灵魂,将素质教育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努力营造健康、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加强“第三课堂”,探索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把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新的素质教育理念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要加强3支队伍建设,即辅导员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1)辅导员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专职的辅导员队伍还没有真正形成,还存在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在学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完全体现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所以,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的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教育和发展的迫切需求。2)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课堂”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主渠道,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学识水平、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快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满足高职教学的需要。3)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还要有一批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强烈的责任感和综合能力的管理者,他们决定着学院的办学质量和人才质量。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关键。此外,还要树立新的素质教育理念,认识模糊、定位不准、方向不明都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树立新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目标,又是一个人的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作用,把第一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更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将职业教育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将素质教育有效地内化到职业技能教育的知识体系之中。
4.3 将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增强素质教育的系统性要将素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与能力教育和专业教育统一起来。因为职业能力和知识本身包含了素质,素质在很多方面也表现为职业能力和知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知识教育是相互包含和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在安排专业课程教学时,要看到素质教育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要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到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中去,在专业教育中贯穿素质教育,增强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充分发挥“两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第二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辅助作用,校园环境在素质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等。
4.4 建立素质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突出职业素质的培育为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与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应成立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素质教育评价管理中心,负责素质教育的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如下:一是收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信息,为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各方面信息参考;二是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素质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为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三是组织召开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素质教育管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四是定期组织召开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交流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探讨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素质教育的成果。
此外,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要突出职业素质的培育,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应加大有关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比例。一是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有侧重地、合理地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或审美素质等素质教育进行搭配,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切实具备从事该行业的综合素质;二是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对课程进行动态管理,保持课程体系的灵活性,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就业岗位提供更为灵活的职业素质教育服务;三是增设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职业理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起到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扩充知识面的作用。
4.5 创新机制,增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必须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一个科学的、协调的运作机制,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断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以求取得实效。二要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实践活动既可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大学生长才干、练本领的重要阵地。既要通过教学改革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也要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三要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考评体系,改革考试方法,完善学分制建设,优化评选优秀学生的条件与方法等。四要创建素质教育的优良环境,加强素质教育的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外部环境。此外,还必须着力创建素质教育的内部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个有良好学风、校风,高雅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