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9-05-25沈春法
沈春法
从上学期起,我校启动了六七年级衔接教学的研究工作。作为六年级的语文教师,我观摩了几节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参加了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也引发了我对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习习惯是影响中小学教学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
进入初中,原本在小学阶段并不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突然加剧。我认为,学习习惯的好坏是其中的根本原因:原本学习习惯好的,一般都能保持较好的成绩,并不断取得进步;原来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习成绩往往退得厉害。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因而,在中小学衔接上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深思:小学阶段,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针对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我认为小学五六年级要特别重视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上课主动做笔记的习惯、主动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读课外书的习惯等等。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进入中学后就能很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而作为初中阶段,必须让学生“坚守”住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要让学生的习惯衔接得好,与其花几倍、几十倍的力气去克服坏习惯,不如从小学就及早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材差异是阻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小学教材差异较大。小学语文课文的类型低年级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高年级的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的科普作品,语文教材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而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了相当篇幅,还分精读和略读课文,而且往往篇幅长、内容深,知识点增多(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又各有难点和重点)。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有大量须记忆的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所以就教材的难度和广度上,中小学跳跃性太强,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往往一时难以适应,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当然,教材的差异凭我们教师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尽量缩小这种差异。
◎年龄特征的差异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虽然年龄的跨度并不大,但他们的心理跨度很大。七年级的学生,往往把自己和小学六年级学生“划清了明显的界限”,他们把自己看成了“大人”,自我意识强烈,“成人感”突出,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他们有自觉学习的愿望,同时又有贪玩好耍的特点。在他们身上,交织了更多的“大人”与“孩子”的双重心理性格。作为过渡阶段的六七年级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心理的自然、平稳过渡。很多学生心理的细节,往往影响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课堂举手的问题、对教师评价的反应等。所以我们初中的语文课堂往往显得很沉闷,学生的个性显得比较压抑。如何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顺利解决这一时期的问题和困惑,就成了摆在我们过渡年级阶段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心理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得到提高,我们初中的语文课堂也一定会像小学那么生动、活跃。
◎有效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需要过渡年级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课堂节奏的控制上取长补短,逐步融合
小学的语文课堂容量小,教师讲课速度慢,要掌握的知识往往需要反复讲和反复练。但是,由于初中课时比较紧,特别因为学科一下子增多,留给语文的时间很少了,所以教师必须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内尽量发挥它的价值,因此初中教师讲课的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有较多的教学步骤。
众所周知,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但我认为,目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和倾向于“人文性”,所以课堂内呈现的教学形式、采用的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学氛围更加融洽,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平等和民主。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的工具性显得薄弱了,导致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不强。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围绕中考这个“指挥棒”转,语文教学则更体现出它的“工具性”,尤其在训练听说读写方面更加注重。所以,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取得平衡,中小学衔接教学的探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我觉得,六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需要向七年级语文课堂“靠拢”,逐步增大容量,加快节奏,让学生更早地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而七年级语文教师,不妨也向小学老师学学,教学的手段多样化一点,课堂多一点趣味性。
中小学衔接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我想,只要多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并且把握学科特点,多开展中小学衔接的上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就能从真正意义上有效地实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