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科学课堂教学的一剂良药
2009-05-25蔡玲芬
蔡玲芬
我读高一时的物理老师,是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他一进教室总是先给我们说一些笑话,让我们笑得前仰后伏,无意中也赶走了我们在繁杂课业中积累起来的疲倦。然后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比喻营造出了轻松的课堂环境,让我们于无形之中就接受了那些艰涩的物理原理。相对而言,其他老师的课堂就缺乏些趣味,很难引起我们的共鸣。后来,当我也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五十几双纯净的充满着对知识无限渴望的眼睛,我便开始不断探索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完善自己的授课艺术,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老师,让科学这门课成为学生心目中喜爱的科目。七年来,总结了一些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恰当的运用比喻,就是其中的一条。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但运用比喻教学时,需注意喻体要常见、易懂;如果喻体不是读者熟知的事物,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比喻要贴切,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作认真的分析概括,如果忽视了这个共同点,信手拈来,就容易在比喻的运用中喻而失当。
举例一:初一科学中,有一知识点涉及同一物质,因温度改变而有固、液、气三态变化,而三态变化的本质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对一般物质来说,其处于固态时,分子间隔最小,处于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初一新生,对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无法想象宏观世界里的物质居然是由那么微小的分子组成的;而且这些分子还能够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用肉眼根本就看不到,而且在这之前学生也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可以联系。我该怎么分析才能把这么抽象的现象给学生说清楚,并让学生接受呢?急中生智,我说:如果把你们大家比作一个个分子,教室是一个封闭的容器。现在你们自由地坐在教室里,彼此间有着一定的间隔,做着一些动作,体积一定,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液态。当有人在这个假设的容器底堆满冰块或支上柴火烧的话,作为分子的你们,会有什么反应?学生觉得很兴奋,纷纷发言:当教室下面是冰时,我们肯定个挨着个,紧紧地靠在一起取暖。此时,我们所占体积肯定要比刚才的小。当教室下面是烈火时,我们大家肯定四散分开最大的距离,此时我们所占的体积肯定比原先的大。我说:对,你们大家在碰到以上两种情形时的表现就跟分子在物质内部,当外界温度改变时的遭遇是一样的。当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当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所以,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物质内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导致的。学生都微笑地点头,表示理解了这个知识点。
举例二:学生刚接触功和能的概念时,不易理解和掌握以下判断:一个物体能做功,它一定具有能;一个物体做的功多,它具有的能不一定多;一个物体在做功,它肯定具有能。我在教学中,把能比作一个人的能力,功比作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告诉学生,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功),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我们今天就要努力学习并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能力,以报效祖国,因为有能力才能做贡献。一个人能力(能)高,不一定为社会做的贡献(功)大,相反,一个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功)大,不一定他的能力(能)就高。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有时代责任感,人生价值在于奉献,有多大能力,就要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多立新功。据学生反映,这比喻使他们弄清了功和能两个概念的联系,更使他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因此,既达到了“以喻育人”,又达到了“作比授知”的目的,一举两得。
举例三:有这样一道题目“用照相机先拍了一张学生的半身相,再用同样的照相机给这个学生照全身相,此时,该怎么调整相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题目涉及的是光的折射原理的应用,正确的答案是增大照相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很多同学由于不能准确掌握折射原理,更不会熟练地运用折射原理,遇到此类题目便束手无策。由于照相机成像原理和人眼成像原理相同,此时可以把人眼比作照相机。当我们离一个风景点或一幢建筑比较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把它的全貌尽收眼底,但当我们走近它时,我们却只能看到它的局部。所以,从半身相到全身相,我们可以按照刚才例子的逆向思维得到答案。
在教学中,为了使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想象,用比喻来讲解新概念是完全应当的,恰当生动的比喻往往能一语道破天机。但是,在引进新概念后,应当进一步把它的本质讲清楚,并把新概念跟用来比喻的例子进行必要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它们的区别,否则学生就会把两个不同的事物混淆起来。例如,用水压比喻电压,学生易形成高层楼的电灯比低层的亮,因为电压高。
德国一位学者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中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这就好像一些简单晦涩的科学问题,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效果肯定不好。而在课堂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我相信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