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天价薪酬背后的制度缺陷
2009-05-22陈英凤
陈英凤
2008年以来,由于A股巨幅下挫,交易量急剧下滑,“靠天吃饭”的国内各大券商纷纷采取降薪、裁员等方式来应对此轮熊市。然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名员王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让同行瞠目结舌的100万元。(《每日经济新闻》4月3日)
国泰君安天价薪酬事件之所以引起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其逆势涨薪的“魄力”。据报道,该公司2008年经纪业务、零售客户收入和证券投资业务的完成率分别为62%、61%和-2%,大部分部门均未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业绩可谓十分差劲。就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且超过年初预算的57%,显然严重违背了市场规律。二是缘于该公司“国有控股”的身份。据资料显示,该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相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高达25%以上的股权。国泰君安的天价薪酬,直接损害了国有资产和广大股东的利益,属于典型的损公肥私行为。
谁是国泰君安天价薪酬的真正受益者呢?报道说,该公司基层部门和员工反映,他们的年收入和福利相加,与100万相差甚远。很显然,天价薪酬早已落入了该公司高管的腰包,他们才是天价薪酬的真正受益者。在一个制度健全、薪酬分配合理的企业,高管的薪酬应由他对企业所做的贡献、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当企业业绩欠佳、利润下滑时,企业高管应为此负责,自觉减薪甚至为此辞职。这是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的必然要求。那么,国泰君安在业绩下滑、目标大部分未完成的情况下,反常的薪酬方案是如何通过的呢?这值得我们探讨。
这只能说明,某些国有企业或者国资投股企业,由于监管的缺位和乏力,薪酬管理特别是高管的薪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高管自己说了算。这种制度缺陷往往导致企业高管利用职务之便,任意给自己定下天价薪酬,从而中饱私囊,使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回到国泰君安天价薪酬事件,如果控股者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切实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加大监督力度,国泰君安的管理层怎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发放天价薪酬?如果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投股企业的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国泰君安的高层就应该大幅降薪,而不是逆势涨薪。显然,制度缺陷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编辑:洪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