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改革开放的百科全书 三晋发展腾飞的无韵史诗
2009-05-22薛钰
薛 钰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山西省史志研究院李茂盛、卢海明同志任总主编的大型丛书《山西改革发展30年》已于2008年12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山西改革发展30年》大型丛书共14卷,分别为全省概述卷、综合卷、图文卷和11个市的市卷。
《山西改革发展30年·概述卷》,全面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揭示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全卷分为四篇,改革开放篇主要记述了山西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经济建设篇主要记述了山西发展战略的形成、实施和演进的过程,山西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商业贸易、个体私营与民营经济、财政金融、交通运输、信息产业、旅游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成就。社会发展篇主要记述了山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和政治生活方面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大事日志篇从纵向扼要地记述了山西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全卷共110万字。
《山西改革发展30年·综合卷》,共分专述、口述历史、重点工程、重要企业、附录五部分。“专述”,分别由省直48个部、委、厅、局、办、行业撰稿,对各自领域30年来的制度变革和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作了叙述。“口述历史”,有曾任正省级领导职务的李立功、卢功勋、孙文盛、郭裕怀、郑社奎、刘泽民六位老同志对山西改革开放以来亲历亲见的历史进行的回顾与总结思考。“重点工程”,对改革开放以来兴建的省级以上重点工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集中反映了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重要企业”,对全省工业各个重要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扩建新建的大型企业进行了介绍。“附录”,内容包括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人名录,改革开放30年山西行政区划沿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表以及荣获国家奖励名录。全卷共120万字。
《山西改革发展30年·图文卷》,共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和党的建设八个部分,选编了2600余幅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改革开放30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山西改革发展30年》丛书的全省11个市的市卷,大体上分为概述、专述、口述历史、领导文存(或改革文存)、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要企业、县(市、区)综述、小康村镇、时代先锋、附录等部分。11卷共计921万字。
这套丛书,除图文卷外共计1100余万字,可以说是一部反映山西改革开放历史的“鸿篇巨制”。这套丛书,既有全省改革发展的概述,又有部门、领域改革发展的专述,还有各市县区改革发展的概述和综述,并以文献资料、口述历史、大事记述、统计资料和典型介绍等具体充实,互补印证,可以说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山西改革开放历史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具体生动记录三晋发展腾飞轨迹的无韵史诗。
这套丛书,构架宏大,容量深厚,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和鼓舞人心的辉煌成就,概括总结了山西改革开放艰辛探索的宝贵经验,这对于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夺取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创造山西人民美好新生活,有着重要的启迪、教育和激励意义。
记录历史就是用事实来说话。改革开放30年间,1978年至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88亿元增加到5733.4亿元,年均增长10.1%;财政总收入由19.6亿元增加到1200.5亿元,增长60.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1.4元增加到115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1.6元增加到3665.7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山西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兴晋富民大业展现出美好前景。30年巨变发展树起了历史里程碑,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载入了史册。
回顾历史加深了对省情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套丛书的《概述卷》,重点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实施“三基四重”战略,确立和实施“三个基本”目标,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在探索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思想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提出了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实现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这一发展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具体运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把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重要载体和战略重点,反映了山西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通览山西改革发展30年历史,我们更加感到,山西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途径越来越宽广,思路越来越清晰,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明天更加美好。
这套丛书紧紧把握和体现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这条主线。在经济发展方面,重点记述了依托资源优势,把山西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改造提升煤炭、焦炭、冶金、电力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新型材料、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山西省情特点,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使节约、集约、绿色成为全省发展的主旋律;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城镇化;加大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社会发展方面,丛书也作了较充分的反映,体现了把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山西发展进步的历史脚步、时代强音。
重温历史的一个功能是从中汲取智慧。浏览这套丛书,回顾山西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我们看到,历史人文资源是山西的一大优势,把人文资源当作比自然资源更可珍贵的发展资源,把建设文化强省、增强文化实力作为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山西的发展前景广阔。山西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产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三晋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明显增强。文化强省,从一个侧面表征着山西的未来
当然,这套丛书也存在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地方。比如,口述史是一种生动、古老而又新兴的史学方法。如果能再多增加一些广大干部群众中鲜为人知的亲历、亲见、亲闻的口述史,则会更好。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