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思考:创新教育与理想建构

2009-05-22孟凡芹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理想建构

孟凡芹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开设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和育人功能。现有的教学体系偏重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对创新教育重视不够且缺乏理想建构,因而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功能。对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结合“两种功能”,贯彻创新教育,并加强理想建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教育理想建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开设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和育人功能。然而,现有的教学体系偏重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而对创新教育重视不够且缺乏理想建构,因而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功能。对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结合“两种功能”,贯彻创新教育,并加强理想建构。

一、创新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

(一)贯彻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针,在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处于基础、核心和灵魂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一方面注重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转化的能力。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现有的教学体系偏重于前一方面,而对后一方面重视不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内涵领悟不到位,虽然强调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强调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科学精神,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其运用过程中包含着必须根据变化的历史环境和新的历史条件对这些原理加以实践和发展的规定性,却往往不能站在这个高度上对大学生进行引领,即未能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教育,提高其知识转化的能力。这有悖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宗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理论教育是由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决定的,高校既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原始创新的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创新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创新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有两层涵义,即学科理论体系层面和方法论价值层面。从学科理论体系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学说,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使“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放眼于人类的解放,“实际的反对并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亦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创新教育过程中,要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范式。而从方法论价值层面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在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恩格斯有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亚瑟·克里斯多佛也说:“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既不是经验主义的,也不是思辨哲学的,而是辩证的总体性方法”。唯物辩证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没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精深研究,不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在经济领域的变革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经济学说时,批判地吸收了以往的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并向前推进了这个学说,引起了整个经济学说的革命性变革。同样。马克思不满意空想社会主义搞的各种“实际实验”,而是寻求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对其进行批判和改造,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可见,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创新这样的时代话题。

二、理想建构:实现育人功能

(一)理想建构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育人功能:贯彻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使人认识自己,使人觉悟。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发育环境存在一些很复杂的情况,如“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个体本位”的思想及“西化”思潮等都会对大学生思想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当代青年尤其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现有的教学体系安排有一种倾向,“在强调客观规律的同时,对运用规律的主体论述不到位;在强调认识世界的同时并不重点探讨人对自己的认识;强调现实的同时。忽略了超出现实的理想;在强调认识世界的同时并不重点探讨人对自己的认识”。而从理论的缔造者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够作出划时代的贡献,原因之一在于其树立了伟大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个“理想”的存在,具有理想、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的基本特征。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缺失理想教育或理想教育不够,势必难以发挥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弱化其育人功能。由此不难得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贯彻理想教育,强化理想建构。

(二)理想建构的途径

关于理想构建的途径,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本身寻求答案。理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之一。首先,应加强认识论的教育。认识论部分就内在地包含了理想问题的因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二方面关于思想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理想问题的因素。我们是执行可知论者,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换言之,就是承认思维反映存在及存在映现思维。然而,在“存在映现思维”的过程中,这个“存在”是“思维”的一种理想模型,属于理想性认识。此外,人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跃,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包含了对未来理想的认识或者说包含了关于新生事物的模型的认识。认识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体现实践活动及目的在内的新的理想客体。其次,应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唯物史观是关于构建社会理想问题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中人类社会依次更替的规律体现了人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的社会理想所致,在这个意义上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换一种说法,就是合乎人的发展要求与合乎社会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可见,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三、结论

当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教育及理想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代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而言,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树立理想信念,升华自身道德和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学科发展上看,贯彻创新教育和理想建构,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正确认识和处理真理、价值与理想的相互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至此,在实践中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教学中的问题,还应将创新教育和理想建构统一起来,以保持“现实”和“理想”的必要张力,正如《礼记·学记》所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责编何田田)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理想建构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