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作用
2009-05-22何家义
何家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中华文化的精辟认识和准确定位。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理应承担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一、高校要积极开展中华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文化
(一)积极开展大学生中华文化教育
大学生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育,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中华文化产生深深的认同和热爱之情,从而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任务。因此,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中华文化教育。一是开设国学院。有条件的学校可整合教学资源,开设国学院,培养专业国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二是设置有关课程。面向全校学生适当开设中华文化选修课或研讨课,培养他们的中华文化基本素质。三是营造文化氛围。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有关中华文化的专题报告、讲座。四是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可以通过校园内的壁画、雕塑、板报、建筑设计等对中华文化进行渲染。五是开展社团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社团以中华文化为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中华文化进行研究、讨论、宣传等。六是强化舆论引导。要善于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校园网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宣传。
(二)积极开展民众中华文化教育
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努力。现代大学的使命要求大学要走出校园,开展面向民众的教育服务。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面向民众的中华文化教育,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一是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面向社会的国学班,满足部分要求系统学习中华文化的民众的愿望。二是积极组织和鼓励本校的专家、学者深入社会开展中华文化公益报告、讲座,打造更为广泛、面对面的“百家讲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广大民众。三是高校要发挥主动性,积极与文化部门合作,推出有关中华文化的通俗读物、影视作品、音像制品。
二、高校要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研究,开发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进行深入的整理和研究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措施。高校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思想原动力大多来自高校的学术研究。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研究,开发中华文化。一是加强中华文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要把中华文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在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与现代价值,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重大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文化产品。二是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教学和传播研究。一方面,高校要深化中华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探索科学有效的中华文化教育教学方式,增强中华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探索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方式,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度,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三是加强中华文化研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中华文化研究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中华文化研究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四是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华文化研究。各高校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对中华文化研究予以支持,保证研究的顺利开展。五是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中华文化研究队伍。要积极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国学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锐意进取的青年骨干。
三、高校要积极开展中华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要使每个中华儿女深刻认识和认同中华文化,还要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作为中外文化交流重镇的高校应积极开展中华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一是拓展中华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特有的各种资源,积极探索和思考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提升中华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二是开展中华文化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招收留学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推广宣传中华文化,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积极开展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大学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有条件的高校可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工作。三是发挥多元载体的中华文化传播作用。积极借助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平台,推介中华文化。积极参与或主办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拓展交流合作领域,鼓励学术团体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建立健全中外学者交流机制,加强与在外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国外知名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责编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