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里开花墙外香
2009-05-22孙大东
档案管理 2009年3期
孙大东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致是说: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取得了成功,那么在他所生活的圈子里他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妒嫉和猜疑,因为圈子里的人对他非常了解,包括他的缺点,一旦他获得了成功或者奖励,在别人心中他的缺点就会被放大;相反,在圈子外面他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掌声。而在国外,一个成功人士无论到哪儿都会得到成功者应有的尊重和赞誉。
不知道“红眼病”是不是中国人的“专利”,或者这种病一到中国就会恶化。今年春晚火了一个小沈阳,就有人把人家的祖宗八代都挖出来了;火了一个刘谦,就有人鸡蛋里面挑骨头,非要拆穿人家的“西洋镜”,结果又是揭发“拖”,又是找穿帮镜头,绞尽脑汁、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想出”来的若干破解法一概被人家否决。不靠谱,就是不靠谱,别看有些人干正事没什么本事,干这种事,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墙里开花墙外香”,不知道这种自然现象为何一到中国就成了特殊的社会现象。
发了这么多牢骚,突然发现在我们档案界也存在这种现象。就拿档案开放工作来说,一批历史档案被解密、开放,最高兴的可能要数那些历史学者了。研究有了新史料,历史学者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档案工作做得好不好,到头来还得人民大众说了算。首先,你的花要“飘香”,这是必要条件;其次,“花香”要飘到墙外面,这是充分条件;最后,“花香”要得大众闻到,还得闻着香,这才是充要条件。得不到大众的认可,档案人就算说破天那也是白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评判者。作为人民群众之一部分的档案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播种、浇水,也有能力、有信心培育种子开花,并发出诱人的清香。金子无论到哪儿都会发光,花香无论飘多远,都会有人闻到。
(摘自《档案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