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发挥科技优势 推进设施果树产业发展
2009-05-22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郊,顺义区平原面积占95.7%,境内主要河流15条,河道总长232公里。京东第一大河——潮白河纵贯中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质清纯,自然资源丰富,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被称之为潮白河畔的“绿色明珠”。
近年来,顺义区按照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实施221行动计划,加快发展以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基本形成了两港三带五园多点的花卉苗木产业格局。以牛山皇冠梨、大孙各庄万亩红提、河北村大樱桃、北石槽御杏为代表的10万亩优质果品产业基地。
顺义区设施果树建设现状
(一)设施果树面积和产量
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区发展设施果树总面积达612亩,其中设施结果面积344亩,总产量26.8万公斤,产值达538万元。
(二)主要栽培树种
全区设施栽培树种以草莓、葡萄、杏、欧李为主,桃、木瓜为辅,生产模式主要是促早栽培。
(三)分布
目前,全区90%以上的设施果树主要分布龙湾屯镇、大孙各庄镇、北石槽镇、张镇4个果品产业大镇。这4个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已建成了一批规模化的设施基地,如龙湾屯镇、张镇的设施草莓,北石槽镇的槽御杏,以及大孙各庄镇的设施葡萄。
(四)设施的主要类型
砖钢结构的日光温室和钢架结构的塑料大棚是顺义区果树设施栽培主要采用的两种设施。其中,砖钢结构的日光温室是最常用的设施类型,占全区果树设施总数的75.2%,钢架结构的塑料大棚仅为24.8%。
顺义区设施果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次性投入大,资金不足
发展果树设施存在着一次性投入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果树的设施栽培太多需要采用三年生以上的大苗,苗木的购置费用高;二是果树树体高大,要求采用大跨度高空间的设施结构,设施投入高;三是果树的设施栽培,需要配套相应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二)设施结构不规范,类型单一,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
顺义区的果树设施栽培,多年来一直沿用以日光温室为主、塑料大棚为辅的设施类型,其中约有30%的日光温室是利用原蔬菜温室改造而成。设施类型单一、结构老旧,缺少高质量、大跨度适合果树设施栽培的新型温室和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建设,而且在建造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建造标准,设施内各种配套设施(如二氧化碳补气系统、补光系统、内外遮阳系统、温室风机、水湿帘幕墙、农业机械等)配备不齐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设施类型、功能参差不齐,对设施内的小气候环境因子的可调控性差。
(三)技术要求高,掌握难度大,从业人员素质低
果树设施栽培相对干露地栽培要求较高,要求生产者对设施内栽培树种的需冷量、花粉育性、适宜授粉组合、白花结实力、果实发育等特性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难度大。而目前顺义区从事设施果树生产的,仍主要是农村“4050人员”,技术素质偏低,技术管理措施往往不到位。
顺义区设施果树产业的发展思路及解决办法
(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科学规划,结合本区现有的梨、葡萄、苹果、樱桃、小杂果五大特色果品产业化基地,以及潮白河、顺平路、东山暖带、京密路至北运河4条特色旅游、休闲、观光、采摘带建设,充分发挥全区现有的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导向推动,实行区域化布局。在顺平路、京平路、京承路、龙塘路等主要道路两侧,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的高效节能型设施果树产业带,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果树试验示范点,推广特殊的果树设施栽培模式(架式栽培、防雹防乌网、避雨设施等),完成不同树种、不同品种、不同成熟期合理搭配,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逐步形成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规模化特色产业。坚持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走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高设施果树整体水平、果品档次和整体效益,推进全区果树设施栽培产业化的进程。
(二)推广现代化新型设施和配套技术,统一果树设施建设标准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引进推广现代化新型设施,包括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和特殊的果树设施栽培模式(架式栽培、防雹防鸟网、避雨设施等),引进推广先进的配套技术措施,如节水灌溉技术、小型轻便农业机械、计算机监测系统等,逐步实现果树设施栽培的机械化、精准化和信息化。高标准制定统的果树设施建设标准,对新发展的设施果树要求采用适应顺义区气象生态条件、高效节能环保的果树栽培专用类型,规范设施的建造,提升全区果树栽培设施的整体水平。
(三)加大科研投入,制定果树设施栽培标准化技术体系
积极引进并筛选出顺义区果树设施栽培适宜发展的树种和专用优良品种。研究、完善并不断规范不同树种设施栽培早期丰产、树体控制与连年优质丰产技术。研究并制定果树设施栽培的技术标准,建立高标准、高安全、高效益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加强对生产的指导。从建园起就规范栽培技术,量化设施果树栽培关键技术指标,规范栽培密度,树型(高度、结果枝数量、每果枝的果实数),需肥种类、数量及需水量的最佳供应期,不同发育阶段的温度(包括气温和土温)、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调控指标,休眠进程与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相关指标,农药使用的最佳种类、时期与用量,以及蜜蜂授粉的最佳时期与使用量等各项操作,提高全区果树设施栽培的整体技术水平。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结合全区果树设施生产实际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产业发展趋势,聘请有关专家,以集中办班、现场示范、技术指导、交流研讨、编写发放信息资料等形式,重点开展果树设施栽培特点、先进适用的果树设施栽培配套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使果树设施栽培中应用的技术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稳步提高设施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五)加大政府扶持,引导设施果业的良性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设施果业的发展。主要扶持环节包括:规模化、标准化的高效节能型设施果树产业带建设,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果树试验示范点建设,特殊的果树设施栽培模式(架式栽培、防雹防鸟网、避雨设施等)的推广,设施专用优良品种、砧木的引进,先进的配套设施和技术措施的引进推广,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扩大生产规模,加速推进设施果树向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三是构建有效的投资体系,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明晰产权,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经营主体自身的投入,鼓励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