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实施策略及方法
2009-05-22储开梅
储开梅
课堂拓展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当堂练习,更不是随意的延伸。它是课堂教学最活跃的部分,就像平缓的水流有了跌宕,轻柔的风有了吟唱。它让学生在思维上得以开拓与创新,在情感上得以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在表达上得以相应的训练;让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交流,它既是对文本深层次的研读,又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如果我们不恰当地进行拓展,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反而会让一堂课因为这个环节而显得主旨不明,重点不突出。这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课堂表演在某些公开课中也时常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 语文教学进行拓展实施策略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有发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语文课堂教学拓展能提供丰沃的实践土壤,让学生学会鉴赏,学会使用,学会举一反三。
1.不可弱化文本
教材是重要的素材性资源,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教师应充分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迁移运用训练。
2.不可盲目拓展
盲目拓展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宝贵的教学时间多被师生用来交流课前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没有立足于文章主旨,只要和文章内容相关,就拿来进行拓展。一位教师执教《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上教师没有让学生通过读书去感悟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而是用一半时间去讲维纳斯的传说,去讲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怎样发现的以及展示各种断臂维纳斯的图片。一堂课就这样在交流图片资料中过去了,学生完全游离于文本之外,书没读,字没认,词句没感悟。试问,这样的课堂,谈何语言积累,语文能力从何培养又如何提高呢?
3.不可过深拓展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他们的审美能力、对社会人生的观点和对老师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在进行教学拓展的时候,不能像研究性学习那样给的话题过大、过深。比如学习鲁迅的《灯下漫笔》之后,有老师就让学生讨论中国人奴性的根源。我们知道中国人奴性的根源是很复杂的问题,它和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经济历史、各种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息息相关。所以这样的拓展容易使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只能泛泛而谈,没有实质的内容。这样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了。
因此,拓展要扎根文本,宁小勿大。
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实施的方法
1.文本感悟法
立足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延伸,也可以作为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的一个小结。设计的问题可以是这样:“本文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一种理解,一种感受,一种情感,一种思想……”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多角度谈自己对文本的看法,有许多新颖的观点也是在这种对文本的感悟中提出的。
2.主题深入法
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人文性主要是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和价值取向。主题的深入能够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黑格尔说:“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用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体会李白的飘逸与傲骨,杜甫的沉郁与敦厚,王维的优美与出世;我们可以用彼爱感悟己爱,由己爱懂得人类的大爱,就像在上《我与地坛》的时候,我们用改编《懂你》这首歌的画面来感受母爱的无私,在上《我的呼吁》的时候用“黑镜头”照片来明了珍重生命、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3.生活联系法
罗丹说:“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生活是无尽的宝藏,用锐利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敏感的心灵感受生活,用睿智的大脑思考生活,这样的拓展训练对学生的作文也很有帮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相联系的好习惯,让他们明白即使经历数千年,文学经典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张晓风在《愁乡石》一中就是这样认为的。张晓风说:“影响我的作品最大的两部书是《论语》和《圣经》,前者使我以一个中国人自亲,后者使我以一个人自尊。”
学习《项脊轩志》时,可以问:“在你们十多年的求学历程中,有没有被亲人友人关怀而感动的记忆?”学生的感情很快就进入到回忆状态,积极搜索着记忆深处那些感人的细节。这种将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的意识,也能够使学生寻找到生活中的许多素材,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相似阅读法或对比阅读法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存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把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经历人间冷暖,世事变迁以后的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有怎样的不同。比如入长安前的李白和出长安后的李白;南迁前的李清照和南迁以后的李清照;“乌台诗案”前的苏轼和被贬黄州后的苏轼……
相似阅读或对比阅读还可以成为研究性阅读的内容,进一步向文学大世界拓展,让学生在文学这座宝库中徜徉撷取,学会阅读,真正突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总之,拓展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我们本身也应该多学习理论知识,多接触现实社会,多了解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我们的拓展才能像投入河水的石子,激起学生活跃思维的浪花。
江苏省如皋市城西高级中学(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