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歌的形式特点
2009-05-22周建成
周建成
在高三复习阶段,有许多同学对古体诗、近体诗及词的形式特点仍然很模糊,比如有的学生不知道律诗的四联名称,有的学生不知道元曲的宫调名、曲牌名等等,特别是对那些句数、字数一样多的诗词更无法判断其体裁。下面以王勃的《滕王阁诗》、苏轼的《红梅》和宋祁的《玉楼春》为例来说说它们的区别。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红梅
(宋)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上述三件作品,从表面上看,都是八句,每句七个字,如果不用律诗知识来区别,的确很容易把它们都看成是七律。事实上,王勃的是古体诗,也叫七古,苏轼的是七律,宋祁的是词。我们用近体诗——律诗知识作如下分析和判断。
第一,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总称,除了句数、字数固定外,一般押平声韵。
《滕王阁诗》的第二、四句押的是仄声韵,第六、八句押的是平声韵;《红梅》押的是平声韵;《玉楼春》押的是仄声韵。而古体诗是除律诗、绝句以外的古诗,除句数、字数不固定外,押韵可平可仄;词的押韵依词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玉楼春》按词牌的规定应押仄声韵。
第二,近体诗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古体诗押韵自由;词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滕王阁诗》前四句押u(ü),后四句换成iou了,《红梅》和《玉楼春》分别押i和ao,中间没有换韵。
第三,近体诗讲究对仗。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但也有少数律诗一、三联对仗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或一、二、三联对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只有律诗才有四联的名称,每联两句,四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又叫截句,即截取律诗的任意两联而成。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词的对仗受词牌的限制。《滕王阁诗》的第三、四句对仗,七、八句对仗。《玉楼春》的三、四句对仗,有的《玉楼春》词三、四句就不对仗,如元好问的《玉楼春》:“金沙猎猎风城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第四,近体诗讲究平仄。
一是平仄相间,即一句中有平有仄,如五律有四种基本句式:①平平平仄仄,②仄仄仄平平,③仄仄平平仄,④平平仄仄平。它们分别作首句,就有四种五律格式:(1)①②③④①②③④;(2)②④①②③④①②;(3)③④①②③④①②;(4)④②③④①②③④。这样排列是为了保证二、四、六、八句押平声韵。七律的四种基本句式是在五律的句式前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即可。七律相应的也有四种格式。
二是平仄相对,即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反。有时近体诗的出句和对句不可能每个字都相对,但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对。
三是平仄相粘,即后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要和上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像庾信的《拟咏怀》虽然押的是平声韵,但“关门临白荻”全是平声,是不合规律的;“关门”的“门”和“凄惨”的“惨”一平一仄,是不合粘的。杜甫的《望岳》押的是仄声韵。古体诗不讲平仄。词的平仄因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是比较复杂的。
词、曲和近体诗的最大区别是句子长短不一,而词和曲的区别则是:(1)词有词牌名和词的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不同的词牌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上不相同;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曲(散曲)有宫调名、曲牌名和曲的标题:宫调是表示曲的声音高低等的,类似今天歌曲的A调、B调、C调等;曲牌规定了曲子的格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押韵等方面往往不同;标题是曲的内容的体现。(2)词的格式严格,一定词牌的词,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曲(散曲)由词蜕化而来,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平仄韵通押,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一韵到底。如不论何人写《念奴娇》词,也不论该词表现什么内容,它都是长调,上阕49字,下阕51字;押仄声韵;上阕五六句对仗,下阕六七句对仗;上阕三四五六七八九句和下阕四五六七八九十句的平仄分别一样。而同宫调同曲牌的曲子即使是一人写的,字数也不尽相同。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