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要点
2009-05-22许晟曾顺根
许 晟 曾顺根
[摘 要]素质教育是本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方案阐述了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实施措施和操作设计。
[关键词]高职学生 两类课堂 创新能力 培养方案
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是本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方案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理念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站在学校、学生、学业的基点上,用发展未来的视觉,从学校教育教学层面多元开拓两类课堂,实施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域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职业人才,全面开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新局面。
预期目标
1.人才培养规格目标:定位在地方经济发展一线所需要的银领人才位置上,使毕业生进可发展为白领,退不失为合格蓝领。
2.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多元开拓两类课堂,打造以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为组合的创新能力链,充分挖掘学生的心智活动潜能,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思考、互动、认知、领悟、迁移等学习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具有独立和合作再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吸纳前人、前沿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善于能动的掌握透析、判断、发散、改造、开拓等思维方式,独立和合作创造性规划、设计职业实践活动,并具有将规划、设计转化为成果的实践能力。
3.毕业生就业率目标:各专业学生从业的职业资格证、合格证、上岗证获取率达98%以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实施措施
1.树立创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观念是制约素质教育的深层因素,拟通过校报校刊、校园网、墙报、主题班会、讲座、社会调查等载体,运用创新典型引导法、发展形势驱动法、比较教育法等方式,推动师生树立强烈的素质教育观、学习观、能力观,达成创新光荣,平庸落后的共识。全力营造师生打开思路想问题,各抒己见谈看法,大胆争论撞火花的浓厚创新学习氛围。
2.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要深刻诠释课堂的育人价值,学院将从以下方面有效切入。①深化课程改革。打碎翻版的学科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完全按照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构建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加大实践教学比重。②创新教学方式。“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讲思路、讲要点、讲方法,使学生存疑求异,共同探究。③全力推进课堂教学的“三大转变”。即课堂独白向课堂互动转变;被动接受型学习向主动迁移性学习转变;教会学会向会教会学转变。
3.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学用结合
实践教学一直是职业教育的软肋,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学院将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①前三个学期采用即学即训作业;一门课程的综合练习;若干知识点相互结合应用的课程设计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配合教学内容、进度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专业设计、制作任务让学生完成,并根据不同任务分别施教。②第四、五学期集中一定量课时,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和引进社会真实项目现场制作教学,提前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用职业行为履行职业责任;用职业责任规范职业行为,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无缝链接。③强化毕业实习管理。由于即将毕业,部分学生忙于找工作而放松毕业实习。为了保证毕业实习质量,学院将加大毕业实习带队教师力量,实现统一组织、灵活管理、严格督促,努力使毕业实习实效最大化。
4.多元开发第二课堂,驱动学生自我发展
第二课堂是实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多元开发第二课堂,驱动学生自我发展,①把第二课堂摆在与教学主课堂并重的位置进入学院的教学大纲,实现计划、管理、指导、服务一体化。②大力倡导学生开展形式活泼的课外创造活动。③加强对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指导。④以各类全省、全国性竞赛活动为契机,倡导和支持学生在课外课堂积极备战、参战竞赛活动,接受大赛检验。⑤建立学生课外创造活动激励机制,全程提供心理、技术、设施、条件服务。
5.改革考试考核方式,突出创新能力考查
考试考核方式是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的指挥棒。传统的知识考试以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悉度为主;技能考核是凭教师对学生在考核中的表现印象打分,这种考试考核缺乏客观公证性。学院将全力推进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知识考试以主观题型为主,通过考查学生如何解决具体问题检测他们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技能考核以学生拿出自己的创造成果,如技术文章、网页、设计方案、软件、作品等进行评分,考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6.强化教师“双师素质”,提高全程育人责任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师是否敬业与精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为此,①学院要多途径推进教师“双师素质”建设,如强化教师在职培训。②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纳与应用,真正做到才高为师,厚积薄发。③建立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责任制和考核制,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软任务转化为教师业绩的硬指标,驱动教师摆脱功利和惰性心理困扰,主动履行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职责,演绎好教师在学生各种不同学习形式中的多重角色。
操作设计
为了便于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序实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方案配制了“两类课堂打造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操作设计要点”。
基金来源:江西省2008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张子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职业技术教育(J).2007(5)56-57.
[2]杜文慧.“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策略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7(13)29-31.
[3]王知源,许晟.谈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与职业(J).2006(29)100-101.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