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述评
2009-05-22王海彬
王海彬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及时调整教育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存了高等教育,为战时与战后教育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抗战胜利。
[关键词]抗战 国民政府 高等教育
抗战爆发对高等教育造成极大损害
由于当时各高校主要集中在上海、北平等少数大城市及沿海地区,1937年抗战爆发战争后,战争又首先在这些地区发生,随着战争的失利,教育较为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相继被日军占领,学校大批搬迁,师生大量逃避躲藏,受到影响的教职员多达2000人,学生达到20000余人,占总数的50%[1],使得当时各级教育的损失达到了极其惊人的程度,高等教育面临严峻形势。
国民政府适时调整高等教育政策
1.及时调整教育政策
1938年4月国民党政府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突出了战时教育的4项纲领,纲领成为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教育政策的总纲,确定了国民党抗战时期教育的基本原则。会上还颁布陈立夫主持拟定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提出战时教育的九大方针与十七项要点,全面表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教育政策。1939年3月,蒋介石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观点,结束了关于战时教育的争论,为实施战时教育政策提供了有效保障。
2.内迁高校并整体规划高等教育发展
战争初期,国民政府根据《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对于全国各地各级学校之迁移与设置,应有通盘计划,务与政治经济实施方针相呼应”的方案,有计划安排高校迁移、合并。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长沙,后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及北洋工学院先迁西安,再到陕南,合并为西北联合大学等。
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大学及独立学院各学系名称》,对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商学院等应设立的系别及名称做具体规定,统一大学和独立学院各系名称,改变了高校名称混乱的局面。1939年5月制定《大学行政组织补充要点》,使高校的系科设置趋于规范化,改变了以往系科重叠及隶属关系紊乱无序的状况。
3.整理课程设置谋求教育持续发展
抗战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自行拟定,虽有一定好处,但存在的弊端不容忽视。为改变这种现状,教育部在1944年9月正式公布文、理、法和师范学院的共同必修科目表并在学生中试行。
战争的特殊需要使得理、工、农、医等实科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原有院校增设实科院系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所需增设医、工学院与技艺专科学校,开设了一些特种教学项目,如理科增设的毒气化学、等课程;工科增设的兵器学等课程。当时的中山大学文学院增开“民众组织研究”课程,开办了防空救护训练班等课程[2]。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等教育损失也非常严重。为解决中学教师短缺问题,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8年7月颁布《师范学院规程》作为实施高等师范教育的准则,视各地不同情况的审视分区设立师范学院。1942年又发布《修正师范学院规程》,规范高等教育阶段的师范教育。
4.创设贷金制度,保证教育稳定发展
随着高校的内迁,大批来自沦陷区的学生衣食无着。国民政府建立了贷金制度,规定“凡经济来源断绝者均可申请,毕业后再将服务所得缴还学校”[3],以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到1940年时因通货膨胀等因素,教育部将贷金改按实物计算,对非战区学生开始按经济情况实行全补或半补。1943年起,教育部将贷金制改为公费制。
5.审定资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在1940年公布的《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审查暂行规程》中,对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的任职资格作了明确规定[4]。并从1940年开始进行教员资格审查。面对教师的薪资被军费挤占的情况,国民政府颁布《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聘任待遇暂行规程》,对教师的最高薪、最低薪以及加薪年限与数量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6.重视科学研究
国民政府配合抗战对军事需要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如清华大学曾与航空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等部所相配合,先后设立了农业等5个特种研究所,直接服务于军事的需要[5]。从1941年起,每年举办对教师著作发明的奖励,还从1943年1月起对教师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进行资助,发给购置图书、仪器等用以科研的补助费。
简要评述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过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推动了高等教育向前发展,为现今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作为国民政府施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内迁高校的政策使得高校基本实力得以保存,不至于落入日本手中被操控利用或完全毁灭,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内迁也使西北、西南等地区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专科以上学校,改变了高等教育在抗战前分布、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对内地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对课程设置统一整理使得高等教育更为规范一致,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又提高了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军费增加、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依然投入教育,创设贷金制、实行公费制,极大地缓解了学生生活压力,保证了生源规模的稳定,使高等教育稳定发展有了有力的保障,培养出大批战时急需及战后恢复建设的人才。
再次,国民政府加强师资队伍培养、进行教师资格审定、薪资制度、实行科研奖励等稳定并激励了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稳定发展使得教师队伍得到较为稳定发展,使学术薪火能够不断延续,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抗战时期的教育政策“是由此而保存了中华民族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乃至求得整个民族独立的精神财富和人才资本,也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致因战争的破坏而完全中断”[6]。战时教育政策更是体现出了国民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客观上为战时与战后教育发展、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促进抗战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时事问题研究会《抗战中的中国教育》[G]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30-33.
[2]梁山等《中山大学校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90.
[3][4]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K].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1、263.
[5]清华大学校史稿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377-389.
[6]余子侠.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历史意义[J].近代史研究,1995,(6):200.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