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承天寺夜游》中看苏轼的月亮情结
2009-05-22姚文慧
姚文慧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只有八十四字,就像一篇信手记下的日记,但它绝不是如同“在平地滔滔汩汩”,而是仿佛在山石间曲折穿行,抒情插于记事、描景之中,闲旷的情怀表现在如水的月色和静谧的氛围里。如此短小之文,况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如行云流水,曲折而尽意,非文章高手是无法达此境界的。
开头一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看来平淡无奇,就像日记。但起句平平,然后在平易中起波澜,这方是大家作法。果然,波澜接着而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解衣欲睡”是倦怠无兴致,“欣然起行”却活跃兴致高。这两句一伏一起,一沉一活,文章顿显波澜。而造成这种转换的契机则是“月色入户”。为什么月色入户能使作者披衣而起,兴致顿增呢?可能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苏轼对大自然特别是对月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留下的诗文中有相当数量的咏月佳句,例如他在黄州时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月夜杯子由》);“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等都脍灸人口。二是由于贬斥之中的的孤寂和无聊,他企图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排除纷忧,获得慰籍;在月的世界中来寻求一种污浊的官场和喧闹的尘世所没有的静谧的心境和纯洁的氛围。元丰二年七月,苏轼被御史罗织罪名,逮捕下狱,后经弟弟苏辙等多方营救才算保住了脑袋。同年十二月被贬往黄州,虽然给了个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头衔,实际上是作为政治犯交地方官监管,不准签署文件,处理公务,甚至连行动自由也受到限制。一个人独处定惠院内,友人不敢来往,生活上也很窘迫。诗人的一切都被剥夺,只有清风明月才属于他,诗人当然要在其中寻找寄托和慰籍了。作者在黄州时曾写过一篇《前赤壁赋》,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也正是反映了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接下去,作者写他在月下寻友。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县南,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他不但与苏轼遭遇相同,也是贬谪到黄州,而且襟怀也相似。张怀民到黄州后寓居在承天寺,并在寺旁筑一亭,苏轼题名为“快哉亭”,苏轼的弟弟苏辙还写了篇《黄州快哉亭记》,在记中他称赞张怀民“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可见也是个寄情于山水、不以贬谪为念的旷达之人。因此苏轼引为同调,在此月白风清之夜,作者到承天寺寻张怀民,而“怀民亦未寝”。这“亦”字大有讲究:首先,它暗暗证实,张怀民确是苏轼的同调,也许他也经过了“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个过程了吧,但作者没有再生枝蔓,只用“亦”字点明,使行文在洒脱之中又显得突兀,他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再次,作者“未寝”,张怀民亦未寝,这为后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结论,事先做好的铺垫。行文如山石曲折又前后照应,于此可见一斑。
以上是叙事,写作者由夜孤寝,以及努力在自然美景中寻找解脱和慰藉的内心活动从中暗暗流露了出来。以下转入写景,当然景中亦有情。作者写月色用了十八个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历来被誉为写月色的绝唱。究其原因,不外三点:其一,处处有月又处处不提月。三句之中没提一个月字,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月光无处不在。这个表里澄澈的月的世界,完全是靠喻体来完成的。其二,比喻能摆脱陈俗的旧套,它与视觉、错觉、悬念、联想结合起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一般人写月色,总是说月光如水,这虽很准确,但显得陈旧。苏轼同样把月光喻成水,但却是一种视觉;庭院如积水,而且还是一种澄得近乎空明的积水。这本身就比单纯说月光如水显得生动。然后作者再加以联想:有水就会有水生植物藻、荇,而且这些藻荇还交错在一起。那么这些藻荇怎么跑到院内来了呢?作者在一番设疑后再一句点破:“盖竹柏影也。”这种悬想设疑之法不但把竹柏的影子写得生动而逼真,而且还暗示出那无处不在的月色,确实无比精妙。其三,动静相承,给月色增添十分诗意。“积水空明”,这是一种静谧之美;“藻荇交横”,这是一种动态摇曳之美。动静相承,给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淡雅而又具有风韵的诗化的透明世界。只有在这个世界中,作者才摆脱了迁谪的压迫感,才从类似拘囚的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才能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天地共存的悟境。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写作者在空明月色中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作者连发两问,其实是用不着回答的。因为这是作者虚晃的招数,目的是要引出下面的结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结尾这句是点晴之笔,它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月色感觉的集结。“但少闲人”的内涵很丰厚,表面上看,他似乎是说自己与怀民因遭贬斥,无所事事,故多闲暇,才会有这闲情逸致来夜赏明月;实际上它是对碌碌人生的否定和庸庸官场的鄙视,也是对宦海浮沉的解脱和受诬遭贬的排遣。作者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只有摆脱杂念的缠绕,有着一副旷达的胸襟,才能领略这风清月白的自然美景,才能交融在这澄澈的透明世界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五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