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艺术特色简析
2009-05-21周文英
周文英
摘要收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孙犁小说《荷花淀》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珍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很高的艺术水平。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 艺术特色 简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立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本方法之一和文学表现中的实践原则,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与文学同生的。在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催生一大批伟大作家和不朽的经典作品,特别是新文学诞生后,作家们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荷花淀》根植于民族的现实土壤,以民族文化为底蕴,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仅典型地再现了冀中平原.、白洋淀地区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战斗的真实性,而且还在尺幅之内典型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人物时,遵从生活固有的逻辑,再现了生活的本来面貌,并不超出现实生活事件本身的意义去追求外在的东西,做到了对本质生活的艺术概括,既还原了生活,又赋予生活更丰富、更深厚的内涵和意义。在对小说予以现实主义关照的同时又将浪漫主义融进现实之中,不直接地描写惨烈的战争场面,以作者那特有的带着微笑、充满诗情画意和脉脉温情的笔致,洗掉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幸与丑恶,以情感化的想象,来塑造“极致”的生命形式和人际关系,从容地描摹时代的风云,最大限度地表现了根据地抗日军民精神风貌,形成了独特的战争题材小说,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 注重小说的故事性、情节、细节、人物性格和作品的可读性,但又突出散文的某些特征 ,既避免了粗疏,又避免了枝蔓
传统小说一向讲求故事和情节号引人入胜,讲求结构的完整,表现出极强的叙事性特征。《荷花淀》也很好地继承了传统文学的这一点。全篇四千余字,却融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事件有头有尾,人物多姿多彩。从事件的发展看,开头是七个青年报名参军,怕家人拖后腿,公推游击组长水生回去给家里人说明白。中间是青年妇女们送亲人参军,随后,又去看望自己的亲人。看望未果,返回途中与敌遭遇,并亲眼看到了亲人们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此后,她们自己成立了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从人物说,既有水生、水生嫂等鲜明个性特点的个体人物形象,又有一群妇女和战士们的群体形象。在时间上,小说从夏天写到秋天,又从秋天写到冬天;;空间上,从家里写到村里,又从村里写到湖上。在有限的篇幅内,作品容纳了较为宽泛的生活画面,构成了个情节跌宕起伏、来龙去脉十分清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完整故事,并且还体现了小说关注细节的特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作了精细的刻画。有的甚至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例如写水生夫妻离别一段,当水生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的时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被苇眉子划破了手。”这种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当时人物因感到突然而吃惊、留恋、担心甚至自豪等的复杂情貌纤毫毕露地描摹了出来。《荷花淀》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处理,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做了进一步的发展,采用散文化手法,达到了疏密有度、收放自如的艺术高度。作者从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凡是与人物性格发展有关的部分,就放开来写;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加以压缩,或一笔带过,或干脆不写。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运用材料舒卷自如,章法组织生动活泼,又十分严谨的状貌。作品选取了“夫妻离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作为重点描绘的场景,并采取了开篇深沉、中间紧张,结尾热烈的不同感情色彩,使小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节奏感,避免了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弊病。与此相反,小说在写到水生去别人家做工作、游击队在马庄的头两天活动情节时,都不做正面的描写,只是简略地一笔带过,就连妇女组织队伍练兵打仗这样的大事,也只用寥寥数语,正体现了散文需详则详、需略则略的笔法。这无疑是对传统小说叙事的创新和发展。
3 语句洗练,又融于大众化、口语化
我国的传统文学都以炼句炼字见长,凡是传世之作家,无不同时又是一位语言的大师。小说《荷花淀》的语言就继承了中国文学以讲究文字为传统,但又不是“掉书袋”,在精练的语言中,融进大量口语化的大众语言,使小说语言精致,耐琢磨,具有无穷的音乐魅力,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例如“夫妻离别”这一段:
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嗯,还有什么?”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话,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这番看似儿女情长的对话,好像显得罗嗦,实则极其精练。夫妻离别,而且可能是生死离别,一旦丈夫在战斗中牺牲,作为年轻的妇女,家庭的重担就要落在她柔弱的肩上。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怎样承担起这个重担?因此,他要说的话,要交待的事,千言万语是难以尽述的。但作者却用极其简省的笔墨,用最简练的句式,非常真实、精准地反映了水生夫妇深明大义、献身革命的热血情怀。做到了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是真正的精炼典范。同时,在语言凝练的背后,我们还看到鲜明的口语化特征。小说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全篇通脱、清新,娓娓道来如促膝谈心,亲切而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