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稚趣盎然的儿童诗
2009-05-21杨芳
杨 芳
【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数量的儿童诗,笔者在文章中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诗作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分析。
【关键词】古典诗词 儿童诗 作品解读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国中,儿童诗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无疑也是一个色彩纷呈的缤纷世界。让我们走进这个园地,在领略欣赏这些儿童诗的同时,也了解这些诗的妙处吧。
一、诗歌塑造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
1.天真烂漫型
如:杜甫《北征》:“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小孩子学母亲化妆,纯是借此游戏。她并不知道脂要涂得娇,眉要描得俏,只是乱抹一气,虽费了好一会时间,结果还是画了个乱七八糟的阔眉。这样通过小女孩的动作神态,活画出了一个单纯可爱的幼女形象。
再如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这首诗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个稚趣盎然的“乞巧”女孩形象,诗中的幼女才六岁,根本不明白拜月的意义,但已朦胧有了“学人”的愿望,所以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忙了起来。在这种既巧又拙的滑稽表演中,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形象呼之欲出。
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诗的前两句介绍了一个小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去采莲回来的可爱形象;后两句刻画了小孩子的天真:他自以为行动机密,不会被人发觉,谁知道小船驶来时,冲得水面的浮萍两边散开,水面波动,出现了一道长长的痕迹,自然完全暴露了他的行踪!这首诗读来仿佛一幅栩栩如生的采莲图就在眼前,让人的思绪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
2.天真顽皮型
如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是一首写小孩子可爱形象的诗。放牛娃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可是他忽然停下了脚步,紧闭了嘴,两眼紧盯着树上。原来,他看到树上一只正在鸣叫的知了,想去捉,怕歌声把它吓跑了。。全诗紧紧抓住牧童在一瞬间的神态变化,仔细地刻画了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子在放牛途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令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幅牧牛趣图。
再如杨万里的《再过仁安》“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篱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把两个小童的调皮样子给很逼真的描绘了出来。
3.热情好奇型
如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是谁家的船只靠岸了,却不系好,被春风吹道了钓鱼湾。小孩看见了小船,赶忙跑出来看是不是有客人来了,一个“急”字把一个热情好奇的小孩给刻画了出来,想象生动。
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认识的人完全可以不管的,可儿童的好奇促使他想知道眼前的人何处来,何处去,干什么。一个“笑”把儿童的内心好奇,不礼貌的狡黠给很好的遮掩了起来。
4.自娱自乐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杨万里
小孩子是最喜欢玩冰的,他们把冰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亮,忽然冰碎落地,发出了玻璃的声响。此诗清新明快,稚子的简单的游戏,单纯的快乐,自娱自乐中的得意与失望宛然显现。
类似的诗还有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油菜花开的正艳,满地金黄。小孩追着一只蝴蝶急匆匆地跑来,可转眼间,蝴蝶飞入了菜花从中。小家伙找呀找呀,可那里还能分辩出蝴蝶飞向何处了呢。诗写的含蓄,可小孩的可爱还是很形象的。
5.聪明机灵型
如唐代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专心钓鱼的农村孩子的形象。首句用”蓬头”二字写出了小孩子年龄尚小,贪玩调皮,不知梳理头发,坐在那儿学大人钓鱼,可爱的样子一下子就跃然纸上。第二句诗人用了”侧”、映”来写小孩子的心机,小心翼翼地选了块少有人到,已长青苔的地方,侧身坐着,还用草挡住身体,怕鱼儿看见自己给吓跑了.可偏巧有过路人不认识路,远远地又是招手又是嚷嚷地问路,这里,诗人用了”怕”、“不应人”来写小孩子又急又恼的样子,廖廖数语,将小家伙皱眉鼓嘴,连连摆手,不让人说话煞有介事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6.自由散漫型
“草满池塘水满坡,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此诗重在细节描写,一个“横”字,一个“信”生动地把放牛归来的牧童自由自在、散漫无拘的形象给勾勒了出来。
再如《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弄笛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吹笛的牧童漫不经心和吃饱饭后的不脱衣服就睡在月亮地里的散漫,在作者的笔下,呼之欲出,形象生动。
7.娇憨无赖型
如“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眼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韦小如《与小女》)“一夜的娇啼”不是身体不舒服,也不是受了别人的欺负,更不是缺少什么稀奇的玩具,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衣服不够华美,小孩爱美情有可原,可这里的这个小女孩却不愿明说,而是通过撒娇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真是娇憨无赖的典型。
8.聚众起哄型
如李白的《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歌。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李白日暮归来,烂醉如泥,被儿童拦住拍手唱歌,引起满街的嬉笑。“拦”、“争”、“笑杀”等词把小孩子的爱看热闹,爱凑热闹,见到稀奇事就围观起哄的性格给刻画了出来。
二、诗歌体现了浓厚的家庭情结,表现孩子与家人相处的和睦温馨
在有限的儿童诗中,有好多诗都是父亲写自己儿女的,家庭氛围浓厚。如明代诗人毛铉的《幼女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一个可爱的学拜堂的女孩形象。诗中的女孩甚是幼稚,她“下床着新衣”,不过以为好玩罢了。但她毕竟又毫无所知,已朦胧地意识道这是结亲的事,于是便“低头羞见人”了,为了遮羞,“双手结裙带”。女孩姿态娇俏,很是自然,读来令人发笑。
这类诗还有如左思《娇女诗》,杜甫的《北征》,施肩吾的《幼女词》等等。这些诗通过对自己儿女可爱形象的描绘,反映家长对子女的那份浓浓父爱,子女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
三.展现出丰富多样的风俗图,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是农业的国度,农村的风光是美丽的,空气是清新的,农村天地里的孩子更是淳朴可爱。所以在众多的诗词里提到的儿童基本是农村儿童,其中的童真童趣更是盎然。配以特定的农村背景,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风俗图。
如清代的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乡间的风景。诗的前两句写春光明媚,丽日和风,接下来就写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使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轻快,仿佛也感受到了浩荡的春风,恬静而自然。
再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此诗主要写夏日。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后两句写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作者简介:杨芳,河南省渑池县第二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