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与城市雕塑的关系
2009-05-21刘虎陈刚
刘 虎 陈 刚
客观地说,城市雕塑是依附于城市环境的,城市始终是城雕存在的前提,我们认为城雕是城市的眼睛,也就是说艺术家要在既定的城市空间和结构格局的约束之下作这画龙点睛的一笔,这一挑战把城雕创作与城市的关系放到所有问题之上。
先有城市,后有城雕,说明位置选择对城市雕塑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室内雕塑作品的位置是可以轻易移动的,但是城雕作品一般都是为特定的位置而设计创作的,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才有迁移的可能。城雕作品的位置选择是使作品与所在环境,从内在思想涵义到外在空间结构互相联系交融为有机整体的有力手段,也是充分展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重要一环。为作品选择适当的位置是每一个雕塑家必须的艺术素养。但是中国雕塑家在这方面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中国的城市建设,环境布置设计往往是由建筑师独立完成的。他们对于雕塑作品的构思、构图和艺术处理缺少潦入的理解,不容易从雕塑艺术作品的角度来考虑环境因素,城市雕塑作为总体环境有机构成的要素,它与所处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城市环境对雕塑作品艺术感染力有着直接性的加强或减弱的影响力。
从字面理解的环境,它应指周围的地方、情况和条件。中国有举世闻名的城市建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便有着一套独立的风格特征与功能原则以及审美规则,如著名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城市建筑理论,左右了中国数千年的城市建筑历史。创造出了许多立世扬名的不朽之作。在这种经纬城市、方正对称的城市格局中,一切都是围绕着“前朝后市”的城市心脏—权力机关所在而布局的,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普通百姓的禁地,这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公共性广场、剧院等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城市空间,这样的场所是从未有过所谓的城雕的。
半个多世纪前,粱思成先生曾感叹说:“欧美建筑……大量移植到中国来,在旧式城市中本来是过分唐突,今后又是否让其喧宾夺主,使所有中国城市都不留旧观呢?……到现在为止,中国城市多在无知匠人手中改观。故一向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弃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滑稽的局面。”并且非常具体地溉括“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不合中国的身份”“而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中心建置相较起来,东施效颦。有伤尊严。”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历史的产物,没有历史,便没有了文化。因为每一座城市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历史传统,而在每一座城市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厚的人文历史,即使是一座崭新的城市,在它的脚下也自然地浸染过历史先民们的血汗,历史背景的因素成为城雕创意中的规定性因素之一。
城市风格和形象外观也是城雕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每座城市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生绣特色。“拿来主义”给一些看不出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城雕提供了温床,于是有了某地长官出洋归来后,该城市便立起了英雄《大卫》,让人啼笑皆非,罗马柱更是在一夜之间风靡全国各地。中国城市雕塑屈指可数的优秀作品之一青岛红色的《五月的风》,几年以后在宁夏的一个小县城的十字路口,居然也克隆出了《五月的风》,上海的电视塔《东方明珠》自建成以后,同样很快便被“借鉴”。
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反映了中国城建事业被克隆扭曲的病态,直接后果是必然误导城雕事业的发展。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城市建设如此,城雕建设也是一样,只是审美对象的不同。人的地域文化心理对造型美的理解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现代艺术理论把“图一底”的核心推到了“人”之上。“图一底”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形象的视觉把握是对整体和特征的把握。人们对事物形态的视觉认识,不只与事物本身的形式有关,而且与它所处背景有关,没有背景的衬托,形式的特征显现不出来,背景不好也会干扰形式的完整把握。因此,图形和背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二者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构成一个视觉认识的“定形”,人们对艺术现象的认识不完全停留在视觉认识的感性阶段,还应该上升到知觉认识这一深刻的理性阶段。雕塑除了具有形式外,还有深刻的人类精神内容,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形象,已经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等人类深层次精神的雕像。而环境同样具有双重性,这里说的环境单纯指物质存在,环境中有了人,人的精神就会在环境中得以体现和折射,即使是保持最原始状态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的移情作用,环境或多或少地被人化而具有人类精神,所以环境是客观物质和人类感知的人类精神双重因素构成的。如果我们把此物质形态显现的客观实体称为硬质的话,那么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精神就是集时代特征、社会意识、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以及具体环境,所具有的情感、格调、环境性质、环境意义等称之为综合体现象的软质环境。今天,人类在注重硬质环境改造的同时,也越来越注意软质环境的定位、改善和提高。当作品的精神内容被当成人的知觉认识中心时,雕塑就成为视觉形象,而它所处的软质环境就成为背景,这就构成了人类知觉认识的新“图底”关系,这种关系隐而不见,只能通过人类深层意识来体验。雕塑一旦在环境中出现,就必然会与环境发生关系,所以如何处理好雕塑形式和内容与它们所处的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的关系,是影响雕塑与环境结合的成败之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