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城市雕塑的价值体系
2009-05-21采访:宋伟光记录:马彬
采访:宋伟光 记录:马 彬
为了展示60年来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宣传、保护优秀城市雕塑。住房和城市建设部、文化部最近联合下达文件,组织开展“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评选活动。现就有关问题,我们采访了本次大奖评审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城雕委主任吴为山教授。
(以下简称宋、吴)
宋:中国的城雕发展近百年了,经历了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艺术特征。请您先谈一下中国近代的城市雕塑以及建国后的城雕发展和相关的文化背景。
吴: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撞开中国大门时,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也随之涌入,城市雕塑就是其中之一。翻开历史可以看到,自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广场和街道上出现了许多殖民者树立的欧式纪念性雕塑,这便是中国城市雕塑史的开端。但是,这些烙上殖民与被殖民印记的雕塑与中国文化毫不相干,相反,这成为中华民族蒙受灾难和屈辱的历史证据!真正体现民族文化价值的城市雕塑在五四运动后才开始出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一批留学西方,思想进步的雕塑家,如江小鹅、刘开渠、李金发、郑可,王临乙、曾竹韶、王静远等人,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回到祖国,他们从民族品质,民族精神出发,创作了一批反帝反封建的纪念性雕塑,以此鼓舞人民的斗志、颂扬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至此,具有民族精神的现代城市雕塑破土萌芽。
建国后,城市雕塑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中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出现了一批歌颂人民、歌颂劳动、歌颂建设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品。如配合十大建筑而创作的城市雕塑、以英雄、劳模、体育健将等为题材的城市雕塑。这些作品鲜明的体现了艺术为政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方针,在艺术手法、艺术形式上受苏联影响。在随后的大跃进、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大批城市雕塑,虽然题材单一、语言程式,但这也是中国城雕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文化包容的心态重新审视其存在的价值。
宋:上世纪80年代左右,是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迅猛时期,它对城雕的发展起着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吴:1978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三中全会的春风普沐神州!在这样的形势中,城市雕塑得到迅猛发展。以科技、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城雕作品广泛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多元繁荣背后也隐藏着肤浅与浮躁。但不可否认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已拓开了思路,在思想方面呈开放之势。它为城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量的增大和多元的探索是中国城雕质的飞跃的基础。
建国60周年,也是新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六十个春秋。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而言,它是中国雕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所以说是里程碑,是因为我们填补了城雕文化的空自;在这不长的时间内,我们将西方从古希腊罗马到20世纪的城市雕塑艺术(可说是借鉴,也可说是模仿)过了一遍。特别是对苏联的艺术。学习得更全面。
改革开放的30年,城市雕塑更是融合各种思潮、形式、题材综合发展。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这背后所影射出的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而且,一些艺术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思想大解放有点不知所措,反而变得迷惘和不安,是守住传统?还是彻底西化?还是洋为中用?反观城市雕塑的创作,这就是价值取向问题。这对城市管理者和雕塑家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进入新世纪,城市雕塑的价值取向问题变得越来越突显,越来越紧迫。虽然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并试图解决,但是。单凭一己之力默默探索似乎任太重、道太远。凶此,我也想借此机会呼吁各位同仁携手努力。共同建立中国城市雕塑的价值体系,而价值取向是价值体系的立场所在,尤其重要!通过评比,就是要树立价值标杆。
宋:城雕艺术发展到了今天,是需整合出一套科学的发展观,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义重大,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灵魂,文化的符号,时代的表征,也要科学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科学发展城雕呢?
我认为,要在回顾、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我们民族的,时代的精神标领,建立中国城雕的价值体系,并藉此评出优秀的作品,引导城雕科学发展!2008年举办首届全国城市雕塑高层论坛和全国城雕艺委会全委会,近80位专家出席,围绕城市雕塑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现代风格”进行讨论,这也为此次评新中国城雕大奖活动作了思想层面和理论高度的准备。
建国60年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主办城市雕塑颁奖活动还是第一次,这也可看出国家对城雕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充分意识到城雕的臣大作用。
宋:请您谈谈此次评选的目的,具体标准是什么,以及评选机构、程序、办法和评选结束后的工作。
吴:我们在读史书时,经常会看到对宫廷建筑以及其内外装饰的描写,如秦代阿房宫十二金铜人、汉代建章宫承露盘,太液池中三仙山等等,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已经随着历史的脚步烟消云散。只留下文字凭吊了!借古开令,今天优秀的城市雕塑就是中国明天优秀的文化遗产,如何妥善保护这些杰作是我们面对的迫切课题。因此,这次评选的目的主要有四个,一个是去粗取精,挑选出真正经典之作;另一个是充分保护这些杰作再一个是建盘中国城雕的阶值体系(包括思想体系和价值评判),最后是科学的开发利用优秀城雕,使其价值最大化。
虽然它们被统称为城市雕塑,但每个时期的风格、题材、形式都各不相同。而且,作者的背景,作品产生的背景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说有一个统一的、十分具体的标准。但是既然问到评选的标准,我们姑且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去谈及:
第一,影响力。当我们谈论一件城雕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时,它的影响力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力是个综合概念,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要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公典性、艺术性以及精神穿透力。
第二,标记性。这与影响力相辅相成,但又有所区别。当人们走进一座城市,城雕所承载的应该是这座城市的精神符号,文化象征,应该成为这座城市的坐标。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并非作品体量大就具有标记性。真正具有标记性的作品往往与历史有关,与地域人情有关,还与形象符号有关。如果城雕的标记性越强,则表明它越符合历史,地域的特点以及人们的审美情感。
第三,艺术性。这是指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所在。艺术性是城雕生命力的灵魂!具体讲城雕的艺术性就是城雕作品在形式、题材上的突破和创新;艺术家个人品质在作品中的折射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对时代动脉的把握。它熔铸了时代、精神、集体意识和个人性情。是特定时期种族群体智慧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因科技发展在材料上出现的创新,即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材料的革命昭示着思想的革命,并推动着艺术的革新。
第四,公共性。这可以从两方面谈:一方面,城雕是人民的艺术,因此具有公共艺术性质。这一点已经包含在前面三个标准当
中。另一方面,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公共性是指城雕与周边的建筑、广场、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关系以及选材和建设工程中涉及到的公共环境安全问题。要保证城雕与环境的协调是每位城雕工作者的职责,要保证其安全是城市管理者的职责。这一点,也是评选优秀城雕的一个考量点。通过这次评审,也是希望能够改进一些与环境不协调的城雕作品。对公共性的重视是对艺术民生的关注。
另外,此次评选的范围非常广,除了比较典型的城市雕塑以外,我们还考虑到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一些大型的公共景观雕塑、雕塑公园作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校园雕塑以及街区,小区的作品……
此次评选活动的具体工作由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全国城雕委办公室以及中国雕塑院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负责。
首先由各个省的建设厅,文化厅转发建设部、文化都通知,并组织各地城市雕塑建设主管部门、文化部门,全国城雕委员会艺委会委员、全国近1000名部分持证雕塑家,分别推荐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优秀城市雕塑。这样做能使政府、学术机构和艺术家个人紧密结合,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开放、公平的原则。
这一阶段会在四五月份结束。
接着由全国城雕艺委会为主导组成的推选委员会进行初选,再由评审委员会最后投票评选。其中评审委员会将分两次评审,前次是在初选结束后选出约100件作品,再次是由推选委员会与评审委员会委员共同对城雕进行再审,所选出的获奖作品由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等专家写成推荐词,最后报送全国城雕领导小组作最后审定。
评选结束后,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新中国城雕60年的大型展览,届时还会出版新中国城雕60年作品汇编以及获奖作品集,并通过各种媒体将获奖作品向海内外发布。在此期间,我们还将举办第二届全国城雕高层论坛及艺委会全委会,邀请国内外城雕专家与会讨论、总结,研究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问题。
宋:请谈谈艺委会对百分比问题以及资质证问题有何打算。
吴: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我曾将这个问题以提案的形式提出来。“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一项非常科学的、先进的公共艺术建设管理制度。这项制度包括雕塑建设项目立项、雕塑家遴选、建设经费来源、公众如何参与意见、如何保护好的城市雕塑作品以及拆除不好的城市雕塑等方面。最为关键的是,它明文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必须拿出若干百分比作为公共艺术建设资金。几十年来,它为西方公共艺术,尤其是城市雕塑的健康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在城市雕塑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漏洞,主要原因就是无章可循。因此,借鉴利用西方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制定自己健全的城雕建设管理法规十分必要。它是建立中国城市雕塑价值体系的必要前提。当然,考虑到中国城市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的城雕建设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太现实。所以,我认为可以从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首先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为中国城雕艺术的健康、科学发展,为建立“特区”积累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至于《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它不作为法律凭据,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依据。艺委会每隔两、三年就会对持证雕塑家进行资质审查,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加强对雕塑家的责任管理。并且。对提高艺术家的个人修养,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同样具有一定的自律性作用。
宋:对于中国城雕的发展艺委会显然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请您谈谈艺委会的指导作用以及今后的工作打算
吴: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下属的专家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城市雕塑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城市艺术事业、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这个高平台上,艺委会团结全国广大的雕塑工作者及各相关艺术团体和专家,侧重于借助专家资源为党和政府处理雕塑事务,为城市艺术决策提供咨询,并力求准确、权威、科学。全国城雕委及艺术委员会为全国城雕的科学管理,艺术发展制定了许多适合国情且与时俱进的规范、条例及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城雕的发展。
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是:
第一,加强城市雕塑创作队伍的自身建设。这是根本问题。因为创作者是作品艺术质量的责任主体。
第二、建立中国城市雕塑的价值体系。虽然我们身处垒球—体化的进程中,但是文化必须多元化,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我们要相信,越是民族的、现代的,越是世界的!
第三、我们要抓好城市雕塑规划。所谓雕塑规划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文化定位;二是空间场地划分,三是时间实施计划。
第四、抓好城市雕塑的创新。创新是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我们提出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现代风格的城市雕塑,就是要在上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
第五、艺委会要在城雕委的支持下尽可能协调好政府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对话,以达到相互理解,合力创造优秀城市雕塑之目的。
第六、要积极开展中国城雕的国际交流活动,推动中国先进文化对外传播。学习国外先进城雕制度,加强我国城雕制度管理,积极推动实施百分比管理模式。必要时引入问质制度。鼓励健康,公正的城市雕塑评论。逐步建立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价值评阶标准,增强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第七、创办《中国城市雕塑》杂志。全国城雕委拥有强大的专家资源,我们会将它办成高水准、高品质的一流刊物。作为一个开放的、交流的平台,这本刊物将会是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城雕的窗口,是管理者科学建设城雕的指南,是雕塑家展示优秀作品的舞台。它定会促进中国城市雕塑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宋:谢谢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