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的婚姻

2009-05-21朱乔夫

决策与信息 2009年5期
关键词:正阳小梅老李

朱乔夫

有钱夫妻抱团取暖

大标的额离婚案减少

浙江万向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丽霞讲述了一个离婚故事。

她的这位客户是女性,33岁,杭州人,结婚已经5年。丈夫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董事长,家庭资产接近千万,有几套房产、若干股票和一些理财产品。

由于丈夫生意繁忙,夫妻间平时沟通较少,双方一直没有孩子。问题是,妻子十分想要一个孩子,而丈夫总是推说不想太早被孩子束缚,一直不同意要孩子。因此,两人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双方走到了离婚的地步。

去年6月,妻子找王丽霞为代理人,向法院提出诉讼,但一审法院没有判决双方离婚。

没想到,金融危机发生了,这对夫妻的股票跌了70%,理财产品缩水50%,总资产缩水近一半。另外,丈夫经营的外贸公司也遭遇困境,订单大幅减少,到了破产的边缘。此时,夫妻双方开始重新考虑离婚的事情。

王丽霞说,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对男方而言,分出一半家产,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对女方而言,因离婚得到的资产同样减少了一半。因此,这名当事人告诉王丽霞,准备将离婚的事情缓一缓。

王丽霞说,自去年11月开始,她接到的离婚咨询及案件比以往少了20%,其中主要为大标的额的离婚案急剧减少。她说,这类当事人一方往往是白领阶层、私营业主甚至上市公司大股东等,他们的家庭资产一般比较高。这部分人将离婚暂且搁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不景气使他们焦头烂额,无暇顾及离婚;二是因为资产缩水幅度较大,他们的另一半不愿选择此时离婚。

“还有,就是因为诉讼标的相对较大,离婚成本就高。”王丽霞说。

王丽霞告诉记者,财产总额比较大的离婚案,他们一般收取2%~3%的费用。而法院调查取证、企业资产评估等等,花费同样不菲。这些当事人为离婚付出的成本,高的可以达到几十万元。而且,按照诉讼程序,判离要3到6个月,如果没有判离,6个月后再起诉,时间拖得更长,当事双方都承担着巨大压力,精神成本更是难以计量。

而从数据上看,国家民政部2008年统计的国内结婚对数与离婚对数的增长率均为10.6%,正好1:1。而按照近20年的统计,国内离婚率的增幅始终大于结婚率的增幅,如今变成了1:1,说明金融危机确实对离婚率产生了影响。

功利夫妻摇摇欲坠

资产缩水感情下降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这句俗语给金融危机下的功利型夫妻关系作出了不一样的注解。

杭州某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了刚刚发生的两起离婚案例。

一起是老夫少妻型的。丈夫老李将近60岁,大半辈子打拼,积攒了数百万元资产,因此,年近花甲、离婚已15年的老李仍然不乏媒人上门。而且,被介绍的女子虽说都是外地人,但条件都很不错,至少都非常年轻。2007年底,老李终于无法忍受寂寞,娶了一个30岁的江西女子。

结果,从去年年初开始,老李买入的股票大幅缩水,由于害怕股市继续下跌,老李割肉清仓,又全部投入了房产市场,期望捞回损失。没想到刚出狼窝又进虎口,房价下跌,让老李的资产变得微不足道。

更糟糕的是,因为翻本心切,老李在买房时贷了款。现在,房子无法脱手,按揭的利息又要支付,老李被逼到了“断供”的地步。

在婚姻登记处,老李夫妻都没在离婚申请表上的离婚原因一栏里填写内容,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离婚当天,老李直言不讳地说,当初妻子和他结婚,完全是看中他的钱,如今他被股市房市套牢,因此只有散伙这一条路了。

另一个离婚案同样让人唏嘘。

小蔡是在安徽农村长大的,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家外企的白领,月薪高达1.5万元。两年前,小蔡和大学同学、杭州本地姑娘小童的6年爱情之旅到达终点,两人结婚成家。

婚后,小蔡每月交给妻子5000元作日常开支,而其他的家庭开支也基本上由他支付。但好景不长,去年12月,蔡明突然接到公司的裁员通知,从一个白领一夜之间变成一个下岗工人。

到了缴纳“月份”钱的日子,小蔡无法再隐瞒下去了,硬着头皮向妻子道出了实情。没想到,妻子冷静地甩出了一句话:“你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趁现在我们还没孩子,离婚算了。”

一个月后,6年爱情之路、2年夫妻恩爱,到达一个终点。

贫贱夫妻百事哀叹

投资失败婚姻破裂

杭州市上城区法院近日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给家庭婚姻造成危机的典型案例。

45岁的小梅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夫妻感情一直不错。2007年上半年,小梅见周围的朋友炒股赚了不少钱,便心动了。但回家和老公一说,却遭到了反对。老公说钱是女儿的教育经费,不能动用。但小梅觉得老公太保守,股市前景这么好,不投资太吃亏了。

于是,小梅瞒着老公取出两人多年来的积蓄,全部投入了股市。半年下来,小梅从股市中赚了20多万元。为了赚更多的钱,她借了50万元,从6000点指数附近全仓介入股市。

可股市很快进入了调整,小梅眼看着市值一天天缩水,心里十分着急,又不情愿忍痛“割肉”。直到去年11月,账户上的钱只剩30多万元。这时,打算报考音乐专业的女儿要进行考前培训了。丈夫要她拿钱出来,以便请名师辅导。

这下小梅慌神了,只好四处借钱,希望先顶上学费。没想到借钱的事被丈夫发现,炒股一事也随之曝光。争吵多次后,丈夫终于提出离婚。

今年2月3日,杭州市民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2008年,全市办理结婚登记64824对,比2007年上升15.8%;办理离婚登记13155对,比2007年上升8.76%。然而,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却给杭州人带来了“离婚潮”。

“金融危机导致债务无法偿还,一些人为逃避债务、转移财产而选择了离婚。”负责婚姻登记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2008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离婚登记6336对,下半年办理离婚登记6819对,比上半年上升483对。

专家解读:

经济危机不一定会造成婚姻危机

杭州“深蓝”心理工作室的一级心理咨询师曹正阳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起,他们接到的婚姻心理咨询比上半年多出15%,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顾客的婚姻压力,其原因就是受金融危机而引爆的。

他说,前来倾诉苦恼的人中,有被裁员的白领、公司倒闭的小老板、还有由于啃老不成反目成仇的小夫妻。

曹正阳认为,经济危机是经济现象,而婚姻关系属于社会现象。经济现象与社会现象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当经济现象以经济危机形态出现时,经济危机与婚姻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比平常显得更为复杂、多样。

但是,曹正阳认为,虽说金钱是婚姻关系的润滑剂,一旦因收入减少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夫妻双方就会重新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经济压力下无休止的争吵最终会导致婚姻关系瓦解的事实不容否认,但经济危机并不与离婚率上升或者下降产生必然联系。

他说,这些年,随着社会开放和观念开化,计划经济年代“离婚不光彩”的观念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离婚不但稀松平常,甚至在部分人眼里还是迎新换旧的一种炫耀和能耐。因此,经济危机是 “婚姻家庭关系粘合剂”或者“婚姻破裂的罪魁祸首”的说法,没有说服力。

曹正阳认为,经济危机来袭时,抱团稳定家庭抵御资产缩水风险,或者事业不成、财产缩水干脆各奔东西,通常是离婚当事人的本能反应。当经济危机消退后,离婚率该反弹还得反弹,该下降还得下降。

曹正阳建议,夫妻双方要理性对待金融危机引发的家庭危机,冷静处理矛盾。金融危机下,不少家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收入的减少必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也必定会引发各种家庭矛盾。

因此,虽然经济危机会对婚姻产生冲击,但处理得当反倒能成为稳固家庭关系的黄金契机。夫妻沟通不畅是现代家庭的首要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减少外出和应酬,选择回归家庭,无形中给夫妻交流营造了好的平台。另外,经济危机给人带来“不安全”的情绪刺激,这个时候更能体现家庭的安全感。

而面对金融危机,夫妻间要学会“抱团取暖”,就是要互谅互让,多一些宽容与大度。

首先,夫妻之间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意识到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现象;其次,在金融危机中,夫妻双方要争取为家庭分忧,由“向外看”到“向内看”,回归家庭。同时,尽量做好本职工作,减少被解聘的风险。

即便夫妻一方失去工作,原先的全职先生或全职太太也可外出找工作,为家庭增加收入;在出现家庭危机时,要学会向社区、婚姻危机干预机构等寻求援助,冷静处理矛盾。另外,在特殊时期要适当降低物质欲望,多点“情感修炼”。对生活和事业进行重新规划和沟通特别重要,婚姻最大的特点是多一点温柔包容,当爱人心情不好的时候给一份安慰,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可口的饭菜让家庭成员感觉轻松。要学会和爱人聊天,当彼此的诉说有人认真倾听,夫妻成为心意相通、并肩战斗的战友,家庭前进的动力就将变得更为充足。

最后,曹正阳总结道,婚姻的宝贵之处在于:通过夫妻两人的真诚沟通,分享人性的脆弱,从而使婚姻中的男人和女人变得更加坚强。如果面对金融危机,夫妻能够同甘共苦,共同维护好婚姻这条小船,那么,相互间的感情也将得到进一步升华。

(摘自《浙江法制报》)

猜你喜欢

正阳小梅老李
夏日正阳
钱真的少了吗?
丢三落四
还钱路漫漫
“段子手”老李
秋风
你吃了吗
合肥求职女连喝四场酒身亡老板被批捕
你吃了吗
真假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