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及心理护理措施

2009-05-19夏忠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治疗诊断

夏忠贞

【摘要】 目的:通过对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帮助白血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方法:对100名白血病疑似病人进行身体检测观察,对其症状和身体情况详细记录,得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过有效诊断,93名疑似病例被确定为白血病患者,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97%的病人被成功治愈。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医学治疗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对病人的心理进行护理,这将有利于患者加快病情的恢复,心理护理已经成为了公认的治疗白血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诊断、治疗、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96-01

白血病是人类最可怕的“生命杀手”之一,患上白血病的人绝大多数是被判了“死刑”,也许只有当面临死亡的那一刻才会明白生命的珍贵。生命就像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对于那些患上白血病的病人,他们的内心其实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希望。如何让病人在晚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甚至最终战胜病魔。心理护理已经成为了公认的治疗白血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将记录下的93名肝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情况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记录了100名白血病疑似患者的资料,男59例,平均年龄47.6岁;女41例,平均年龄45.3岁。根据白血病病发前的症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定期检查病情并记录了相关资料,以便在进行病情诊断时提供依据。

1.2 方法 对病例的资料进行认真统计,根据病人的身体症状进行分类观察,并结合所列的图表对病情进行分析研究。在确定疑似病人患上白血病后,应该及时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对一些需要注意的治疗问题加以重视,确保能够尽快治愈患者。

2 结果

2.1 人数统计 经过对疑似病例的定期观察记录,100名疑似病例中有93名患者被确诊为白血病患者,根据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如:发热、贫血、出血以及肝脾肿大,笔者对疑似病例进行了详细的人数统计,具体数据如下所示:发热16人,2.贫血11人,出血12人,起病突然8人,肝脾肿大8人,淋巴结14人;皮肤及粘膜病变1人;神经系统炎症10人;骨骼及关节病变16人;白血病细胞可侵入1人。根据白血病的常见的十类并发症状,笔者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经过诊断判别后,最终确定了93名白血病患者。了解白血病患病前的症状,不仅可以及早发现病情,还能有效制止病情的恶化,这将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患者的健康恢复。

2.2 心理调查此外,笔者还对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情况做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恐惧心理在逐渐增加,这就告诉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心理问卷调查在谈到白血病时安排了三个方式给患者选择,接受调查、不愿调查、害怕调查。从调查统计的接过来看,处于短期的白血病患者多数人选择接受调查或者不愿调查,而处于晚期的白血病患者则多数人害怕调查,在提到白血病时都害怕谈论有关话题。白血病病人随着时间的延长恐惧心理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在生活规律方面,随着时间的增长,一些病人的生活规律也开始出现异常,短期的患者生活基本能够正常生活,而长期的患者则往往出现“生物钟”颠倒,寝食不安的现象。而生活情绪也是呈现不稳定状态,当遇到一点小事情时就容易发脾气、动怒,渐渐处于严重的恐惧状态。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时间越往后病人恐惧死亡的心理加重,造成日常生活逐渐变得没有规律。

2.3 白血病分类 白血病俗称“血癌”,属于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具体表现为异常白血球数量大大增加,正常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数量减少。引发白血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经过医学界研究确定了主要因素有病毒、遗传、放射、药物、染色体等。白血病的分类也是比较复杂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白血病分成不同的类别。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微分化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早幼粒细胞型、粒-单核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红白血病、巨核细胞型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白血病的种类比较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而这两大类型中又可继续分类,分类还是相当复杂的。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对每一种类型的病中特征能够熟悉的了解,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让白血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3 讨论

白血病严重地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提前准确的对疑似患者进行科学的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白血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也是恢复病人健康的重要途径。对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的身体特征以及出现的异常症状,然后进行有效地判断,最终确定病人是否患上白血病。而如果病人被确诊为白血病后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以尽早控制病情,以恢复病人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对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对于病情极其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大多数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悲观、等消极心理情绪,少数患者到了一定得程度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尽管白血病的死亡率很高,但白血病并不代表百分之百的死亡。只要患者能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敢于和病魔作斗争,就一定能够获得“活下去”的权力。除了药物的治疗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根据精神心理学和白血病之间生物学联系的研究显示,人体的心理状况是否良好能够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白血病的高死亡率总会让患者的心里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状态,这必定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加上社会上的“恐白血病心理”,以及身边人的舆论,就更加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心理病情的加重,这更加快了死亡的速度。

因此给患者一个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不仅能为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让他们能积极地面对人生,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治疗白血病的效果,长期坚持以后就有可能战胜病魔,走向健康。

3.3 心理护理 在患者方面:首先要树立生的信念,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放弃了,那么别人再多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的。根据多年的临床调查,个人的心理因素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好转过程中十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白血病的病情往往伴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一旦患者得心情变得越来越坏,就会加快病情的恶化。

3.4 预防工作 除了进行医学治疗外,做好白血病的预防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样可以减少白血病的患病率,间接地减少死亡率。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白血病。

3.4.1 减少放射线接触 放射线对人体能够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如:接触X射线以及其他放射线的接触。尤其对于带有放射线的工作人员是患病率较高的群体,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孕妇在怀孕期间也要避免接触放射线,以减少胎儿的白血病发病率。

3.4.2 增强体质 人体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后就会对外来病毒起到有效的抵抗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经常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体质有利于人体免疫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入。例如可以进行打太极、练气功、长短跑等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使身体的抵抗力得到加强。

3.4.3 避免接触苯 过多地接触苯,容易造成慢性苯中毒,这对于人体的造血系统有着极大的损伤,会造成人体内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大大减少,从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对于一些化工生产的企业单位,需要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让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自我防范,做好保护措施。

3.4.4 其他措施 医学专家经过长期调查得出环境污染、情绪失调、用药不当、病毒侵害等因素也能造成白血病的发生。因此,人们在预防白血病时也需要注意一些外在因素,生活中要尽量将活动场所安排在距离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万万不能随意用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情绪,用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尽管白血病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可怕的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只要医院医生做好诊断治疗工作,患者自身做好预防措施,就一定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降低白血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杨月明.白血病患者治疗20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40(17):45-47.

[2] 叶志霞.血液科疾病治疗与护理进展.上海护理[M].1998,33(22):76-77.

[3] 梅全喜.中成药临床新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5(41):289-291.

[4] 周总光,李立.如何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科学的诊断[J].中华内科杂志,2002,40(20):897-899.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