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战战法浅探
2009-05-18高巍
高 巍
摘要:作者在界定网络舆论战含义的基础上,提炼其基本特点,继而分析了网络舆论战中进攻及防御的基本战法。
关键词:网络舆论战;方法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173-02
随着以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战作为全新的作战手段出现在科索沃战场上,在伊拉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去年的格俄武装冲突中又崭露头角。由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网络舆论战的含义及特点进行提炼和概括,并进一步分析其作战战法。
一、网络舆论战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舆论战,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有计划地向受众传递经过选择的信息和材料,阻断、瓦解和反击敌方的宣传攻势,从而影响受众的情感、动机、主观判断和行为选择,主导新闻舆论、影响民意归属,改变双方整体力量对比的行动。网络舆论战的强大影响力是基于网络媒体的强大功能而实现的,其本质在于争夺、控制网络舆论传播权。可以说,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谁取得网络媒体的控制权,谁就取得信息权和舆论主导权。
网络媒体,主要指基于互联网进行新闻传播的专门网站,通常包括新闻网站和登陆新闻的门户网站。网络媒体利用全球性网络数字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具备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过程即时化、传播方式立体化、传播内容延展性、传播关系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媒体在信息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信息传播的速度、密度和强度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敌对双方进行舆论较量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网络舆论战的基本方法
网络舆论战以网络舆论攻击与防御为基本方式。网络舆论进攻是指利用高性能的网络舆论传播平台,对敌主动进行舆论攻心,直指目标受众的“认知系统”,达到瓦解其民心士气的目的。网络舆论防御是指对敌人的网上舆论进攻进行有效抵制和封锁,使己方免遭有害舆论的诱导。巩固其思想和心理防线。网络舆论攻击与防御相互渗透和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两者共同构成网络舆论战对抗的全部内容。
(一)网络舆论战进攻战
通过分析近年来高技术战争中的典型战法,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战进攻战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首因效应”。集合网络传播优势抢占舆论高地。根据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人们首次接受的信息往往对其后来关于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产生先入为主、不易改变的持久性作用。在战争状态下,首先必须强化网络舆论的进攻意识,集合网络传播的诸多优势,抢占舆论高地,对外体现出强烈的战略威慑。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互联网对南联盟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网上宣传战”,美英等国的媒体纷纷在网站主页上设置了“北约空袭”、“科索沃危机”、“都来信”等多个常设链接,并在主页面的位置大量报道科索沃阿族难民的困境,而对遭受野蛮轰炸的南联盟和塞族难民的处境视而不见,以混淆视听,争取国内外舆论的支持。这种先入为主的媒介报道也改变了西方公众对北约侵略南联盟的舆论倾向,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民意调查为例,赞成北约动武的美国人每周增加3-4个百分点,3月25日为50%。4月18日上升到61%。
2、巧妙运用传播技巧,控制网络舆论传播主动权。综合运用传播学中的传播技巧,对于加强网络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控制网络舆论传播的主动权有着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美军实施舆论作战的通常做法是加强对公众舆论的“主题”进行“议程设置”,从而误导国内公众和国际舆论,在短时间内获得公众的支持。在战争进程中,需根据网络传播的特性确定具体的传播策略。常见的传播策略有巧用事实叙述“真实的谎言”。在网络舆论战的实施过程中,利用“春秋笔法”,有技巧地将事实进行重组和排列,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争取网络舆论对象。其次,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网络舆论领袖在虚拟空间中,信息传播能力强,长期活跃在某些领域,问题分析深刻,有独特见解,发挥好他们的作用,能对网民的观点产生引导和控制。再次,做好战时网络舆论的引导。要意识到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夺取不是靠“堵”,而是靠“疏”,对所提供的实时交互渠道、公共言论区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对网络实时交互可能带来各种意见的纷争,导致舆论的情绪化、分散化以及负面舆论形成等问题,要注意因势利导,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
3、以战略目标为牵引,实现网络舆论战同其他网络作战样式的协同。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需要以战略目标为牵引,实现多兵种、多种作战样式的结合,发挥出最大作战功效。网络舆论战往往是同网络战、网络心理战结合起来实施的。在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先采取的是网络战策略,攻击的是伊网络硬件,但并非完全地摧毁。原因在于,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网络还是件奢侈品,而只有伊军政相当级别的人才能访问互联网,而这些人正是美军实施网络心理战和舆论战的重点目标。譬如美国情报系统不断地向伊拉克国内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主流阶层发送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列数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执政20年来的种种“罪状”,并极力劝降这些社会主流人物。巴格达陷落半个月后,美国广播公司驻巴格达记者斯科特·彼得森和彼得·福特采访了3名伊军军官,这几名伊军军官承认,美军的舆论战和心理战的确动摇了伊军抵抗的信心,其中,美军向伊拉克指挥官发去的文件和电子邮件比数以千计的传单和专门开通的广播威力更大。
(二)网络舆论战防御战
通过分析近年来高技术战争中的典型战例。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战防御战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网络是网络舆论战实施的平台,而网络技术本身存在着易受攻击的缺陷,必须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实现对已有效的防护和对敌强有力的控制。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军事打击,并避免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网络专业分队就通过“网络防护战”、“病毒监测战”以及“网络恢复战”等方式实现积极的防御。为网络舆论战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敌网络舆论攻击和渗透信息的侦察。在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物理安全的前提下,还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敌网络舆论攻击和渗透信息的侦察,实现积极的防御。
首先,要建立侦查发现敌舆论攻击信息的网络系统。即从敌舆论攻击信息各个要素入手,建立一个完善的获取敌舆论攻击信息的网络系统,通过此系统自动收集线索。其次,设计密码破译以及传输内容挖掘程序。拦截、检查从境外传递到境内的内容是否有政治、军事敏感信息以及不利于己方的舆论宣传信息。再次,设计防止“网页非法更新”的实用程序,实时检查网页是否被非法修改,一旦发现,立即自动恢复被修改的网页,并找到信息入侵的发源点,确保己方舆论的有效传播。
3、提高官兵的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是指网络用户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一种能力。网络媒介素养,除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认识和使用网络检索信息能力外,还包括以下几种能力:对网络信息价值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筛选能力;对各种信息的解构能力}对网络世界虚拟性及相对于现实生活真实程度的认知能力;认清网络媒介和网络信息对社会及其社会成员的影响力,认识网络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多重影响力等。为提高作战官兵的网络媒介素养,首先,要帮助官兵在战时保持对网络信息价值的独立的认知、判断和分析能力,不为虚假、伪善信息所欺骗。其次,要帮助官兵树立网络传播中保密的意识。美国陆军日前颁布最新条令。士兵在互联网发布资讯前,要向上级报告,个人博客网址也要备案。士兵如果公开部队动向、袭击计划、高官旅行路线、伤亡照片等敏感信息,将受到相应指控。美国“军事网络风险评估小组”负责人斯蒂芬·沃诺克说:“敌人目前有能力利用网络信息对美军展开攻击,士兵博客的流行让作战保密规定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再次,要利用网络媒体为官兵开辟“精神家园”。在适当的时机也应适度地让官兵的情绪在此得以宣泄、情感得以交流和表达,成为精神激励、形成战斗精神的“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