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中国
2009-05-14高强
高 强
《中国农民工调查》一书的出版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资深记者魏城为了描述和解读中国民工潮及其带动的城市化进程,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与许多农民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接触,并采访了胡鞍钢、葛剑雄、温铁军、茅于轼等诸多专家和学者,形成了这本著作。作者以记者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热切的人文关怀,对中国农民工的迁移壮大,以及正在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并对由此产生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由于本书是对于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调查分析,因城乡二元体制分割造成的就業、福利歧视等农民工权益问题,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自然在书中占据了主要篇幅。农民工,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具备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群体。由于受到中国至今未废止的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因只能从事城市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工作,却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而成为一种特殊群体。2007年5月23日,是世界人口的“分水岭”,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作者以全球的眼光,考察了中国农民工在这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村劳动力加速流动,引发城乡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历史性巨变。
在书中提到,庞大的群体被称为边缘人、两栖人,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甚至因工致伤、致残和致死,也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和保障。除此之外,长期分离引发的夫妻关系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等等,都是农民工群体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在城市拥有稳定工作并且工作多年的“中上层农民工”和“新生代的农民工”的城市身份认同问题越发凸显,“城市不把农民工当作自己人,就不要幻想农民工能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城市。缺少稳定预期的制度安排,就很难指望农民工能有建设性的长期行为。”在书中,作者分析,户籍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是造成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现象,制约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大制度安排,同时又是防止社会动荡,贫民窟产生的原因。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制度安排引发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积极作用。
此外,书中对中国的农民工的产业分布、区域特征、流动迁徙形式、代际流动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例如,关于农民工的地区性差异,书中写到,输出农民工最多的省份,多位于中国中部,而非最贫穷的西部。因为,相对于沿海城市,中部仍属落后,而又具有西部地区所缺乏的足够的信息、关系和路费。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袁岳说:“中国流动人口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富裕地区出来的是经商的;中等地区出来的是打工的,落后地区的人则流动不出来。”流动出来的农民工,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和“圈子文化”的影响,某些地域的农民工则相对集中从事于某类职业。
农民工问题不仅涉及“三农”问题,而且与城市化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影响与制约中国当代现代化进程,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农民工问题尚未解决,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从事实出发,贴近农民工的生活,深入了解农民工实地调研,将一手材料与专家学者理论观点进行结合,无疑将促成真知的产生,在这方面《中国农民工调查》无疑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因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与现代化等也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信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