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

2009-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42期
关键词:纪事华国锋社论

新书推荐

《你所不识的民国面相:直隶地方议会政治(1912~1928)》

刘建军

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8元

虽然清末民初代议政治,越来越沦为摆设,但作为中国地方议会的“标本”,直隶地方议会可以成为审视近代国人尝试代表政治的一种基本形态的得失。

《与精英保持距离》

黄纪苏

九州出版社

定价:26元

这是作者的随笔集,包括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时下热点问题的看法和对中国革命的回顾和反思。

《历史与思想:中国现代史上的五四运动》

欧阳军喜

福建教育出版社

定价:29.8元

作者不仅仅在还原五四的现场,而且展示了“五四”之后五四话语的不断建构与重构。

《荣智健谢幕》

华峰

新华出版社

定价:25元

辞任中信泰富董事长后,荣智健并未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位曾经的强势富豪将在67岁高龄面临选择:是二次创业还是退隐江湖?荣家第三代的故事远未终结。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蔡立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49元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两个凡是”的历史真实

徐庆全

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为中国古代三大史体。编年体写年,纪传体写人,纪事本末体写事,不拘一格,各具特色。以纪事本末体来说,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详其首尾,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方便阅读。因此,这种体裁自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之后,一直延续下来。尤其在1980年代“拨乱反正”的历史潮流中,这种体裁成为还历史本来面目的首选。与此相伴随,这种体裁也被引入关于当代国史的研究,并发扬光大。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为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三位党史专家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说这部5卷本、近300万字的“专题史稿”引人注目,不在于其获得官方的褒扬——“本书荣获首届中国政府奖图书奖”“新闻出版总署新中国60年百种重点图书”,而在于编者和作者都是国史不同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实打实的专家。借助于纪事本末体,在勾勒国史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时,注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韩钢的一篇《“两个凡是”的由来及其终结》,即廓清了长期以来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迷雾。

“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出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流行的说法是,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目的是阻挠邓小平复出;1978年5月开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也是反对“两个凡是”的结果。

韩钢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的当月,即已考虑邓小平复出的问题,邓还被专人接到玉泉山,听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介绍抓捕“四人帮”的经过;包括华国锋在内的中央政治局至少一半的在位成员,都去看望过邓小平;而当年有着广泛影响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社论,从1977年元旦起即不再提“批邓”。所有这些,自然是为邓小平复出做准备。既如此,2月7日的社论怎么会意在阻挠邓小平的复出?遑论这个社论是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账却算在华一人身上的事实。

1977年7月,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恢复了1976年被撤销的所有职务——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和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韩钢认为,“作为有特定指向的政治方针,‘两个凡是到这时已经终结”。既如此,流行说法中的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针对“两个凡是”而发生的,就成为无源之水。

自纪事本末体行世,即有史家认为,该体裁优点之外也有缺点,即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史家之论,概针对袁枢一人之力完成的《通鉴纪事本末》而言,若集不同领域专家分别“本末”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则成为这种体裁引人入胜的长处。以这部“专题史稿”而言,对于“两个凡是”,既有韩钢对传统说法的质疑,也有其他作者一仍其旧的坚持。相互参证,相映成趣,读来也乐趣融融,倒成为“专题史稿”的最大特色之一了。

猜你喜欢

纪事华国锋社论
大匠纪事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养牛伯脱贫纪事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1959年华国锋的道县之行
华国锋的晚年生活
华国锋:远离政治的日子
《纽约时报》社论批评美国陆军发布的虐俘事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