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贫穷,我们应该相信这些

2009-05-14

杂文选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传播者改变命运富人

张 伟

一份“贫二代”标准里,能看出很多复杂的东西。这份标准是由一位博客作者提出的,并主要通过博客和论坛在网络上悄悄流传。

这份标准过于庞杂,短短五百三十八个字,几乎是一份社会问题的杂烩。它提到贫穷,比如“熟悉人民币分币的购买力”;它也提到不公,比如“从迷恋个人奋斗到觉得奋斗根本改变不了命运”;它批评保障制度,“害怕自己尤其是家人生病,特别是慢性病”;它还顺带着抨击了管理政策,“有当城管的冲动,好罩着天天被驱逐的父母”。

符合其中一项或几项的,据作者宣称,就是“贫二代”,一个承受着父辈的贫穷,并且目前看上去将延续这贫穷的群体。

相比之下,这份“标准”更像是一份即兴创作的社会评弹,而不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学术考量。其中所论述的问题,大多数确实是这个社会正在忍受、并久受诟病的事实,但其中的许多并不仅仅与贫穷有关。

无论是创造者还是传播者,都将“贫二代”这个尚未被认可的新词汇,和“富二代”这个已经臭名昭著的词汇放在一起。结果,这份“标准”被笼罩在另一种情绪下。人们关心的并不是它折射的社会问题,而是耳熟能详的关于穷人和富人的对比。目前所能搜索到的大多数评论,都可以嗅出浓浓的敌意。

简言之,一个意在为穷人立“标准”的举动,被自然地转变成又一次对富人的抨击。这一次,穷人的后代和富人的后代被对立起来,“富二代”被当做与贫穷者比较的标杆,无处不在。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对“标准”里所列举的许多问题感到无法忍受。同样,我也对饱尝生活艰辛的所有人心怀牵挂。因此,我愿意怀着极大的善意来看待这份“标准”,并且体谅这个社会里许多人心里的屈辱和不安。

然而我无法接受这份“标准”及其传播者背后的逻辑。这个逻辑将“贫二代”和“富二代”天然对立起来,事实上,无论是基于常识还是基于统计数字,我们都无法证实这个观点。那些受媒体轰炸,被认为“不仁”的“富二代”,在富人的子女中实在比例太小、无法拿来支撑对整个群体的抨击。

相反,这份“标准”中所折射出的许多问题,是这个社会所有成员一起承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主要由于我国尚不够完善的社会模式。将矛头引向与我们一起承受这种不完善的富人群体,只能积攒一些无益的愤怒,却无助于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本身。

随着这份“贫二代”标准一起传播的,还有更让人担心的东西。除了对于富人群体的并不理智的偏见,还有对于“贫穷”本身的误解,以及我们面对贫穷的不当方式。

就在不远的几十年前,我们曾被某种畸形的“越穷越光荣”的观念所绑架。如今,又见一种不健康的对于贫穷的耻感。我们的先辈曾经崇尚的美德是,既不放弃追逐富裕的生活,又对目前的贫穷坦然以对,并且不轻易放弃改变命运的希望。如今,这种传统恐怕正在远离我们。

我们的社会存在许多不完善——它不够公平,没有为所有人提供足够平等的机会,反而给贫穷者制造了许多障碍——是的,我们承认这些,我们厌恶这些,但我们不应该怀着怨恨来对待这些。怨恨是一个人能找到的最不明智的自我安慰。

我们应该相信这一切都可以改变,而改变它,需要每个人,包括穷人的后代和富人的后代,来一起努力。无端的仇恨和满腹的牢骚,无助于这种改变。

我们应该相信一些虽然艰难,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原则和目标,而不是悲观地认为自己已经无路可走。悲观不是命运的益友。

我们应该相信即使在目前,每个人也都有机会改变人生。那些可以被称为“贫二代”的人,都还处在自己人生最好的年纪,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命运。

我们应该相信,贫穷并不耻辱。请不要唾弃和仇视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改变它。

这些才是我们,无论是否自认为是“贫二代”的人们,应该相信的东西;这些也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无论发展路径如何设计,必须守住的底线。

【选自《搜狐网》】

猜你喜欢

传播者改变命运富人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名校阶级论
渐富人群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
1927年至1937年湖南省炎陵县红军标语的发展
法治媒体如何讲好法治故事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想象与救助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