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的原因探析与排查(上)
2009-05-14朱俊
朱 俊
1.汽车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的“身体”难免会开始慢慢“生病”(即汽车故障),由于形成故障的原因不同而引起的症状各具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工作状况突变。如汽车在运行时,发动机突然熄火或转速迅速下降,直至熄火后再起动困难,甚至不能重新起动,一旦发生此情况麻烦不小;或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制动无力或跑偏、甩尾,甚至制动失效;有时在行驶中,找不到挡位或挂错挡(俗称乱挡)等等。
(2)声晌异常。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声响,是汽车早期故障的“报警器”。在驾驶中突然发生非正常声响,作为车主应立即意识到车子出了问题,此时应立刻停车检查,切不可“带病运行”,常见凡是声响沉重并伴有明显振抖现象,多为恶性故障,应立刻送修。对一般声响,常因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车主在驾驶过程中,应时常注意声响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
(3 )过热现象。过热高温现象通常出现在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制动器等总成上。例如,发动机过热,多为冷却系有问题,通常是冷却液缺乏或水泵不工作,如不及时加注会引起燃油在燃烧室内突爆早燃,甚至活塞顶部烧熔等。变速箱和驱动桥过热,多为缺少润滑油所致;制动器过热,多为制动蹄片不回位而引起。以上现象有的可通过仪表直接反映出来,大多则需要平时注意观察,用手触模其外表温度即可感觉出来。
(4)漏油、漏气现象。是指汽车的燃油、润滑油(机油或齿轮油)、制动液、动力转向器油、压缩空气等的渗漏。例如,燃油、润滑油等油品的渗漏,一般都有一定的痕迹、油污及气味,而压缩空气泄露时,可明显听到漏气声,注意察看易漏油的部位及定期检查油面高度。
(5)排气烟色异常。注意观察发动机排出废气的烟色变化,有利于了解发动机的工况。例如,汽油机正常排出的废气应无色透明。如当废气呈蓝色时,表明发动机烧机油;当废气呈黑色,表明燃烧不完全、点火正时及配气相位失准;当废气呈白色,表明燃油中有水分(但冬季废气呈白色不一定是燃油中有水)。
(6)燃油和润滑油消耗过度。燃油和润滑油消耗超标,表明车辆技术状况恶化或产生故障。如燃油消耗超标,一般为发动机工作不良。化油器雾化及浮子室液面存在故障,或传动系、制动系调整不当而增大行驶阻力。若机油消耗超标,多为发动机存在故障,常伴有排气颜色异常,其原因主要是活塞与汽缸壁的配合间隙过大或有严重损伤;若机油有增无减,有可能是冷却液或燃油渗入油底壳。由此可见,燃油、润滑油消耗异常与发动机技术状况是息息相关的。
(7)出现特殊气味。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一旦发觉有特殊异常的气味,应立即停车查明情况,以免引起更大的故障。例如,发动机过热、润滑油或制动液受热挥发甚至燃烧时,会散发出极特殊的气味;电路短路搭铁导线烧熔时,会发出臭味;离合器打滑、摩擦片烧蚀、制动带拖滞摩擦等,会散发出难闻的焦臭味。
(8)汽车外观异常。在行驶中,总发觉车辆向一方跑偏,可将汽车停在平坦的场地上,如有横向或纵向歪斜,原因多为车架、车身、轮胎、悬挂异常。
2.车辆漏油不是小毛病
在车辆的使用中,往往会出现漏油故障,如若漏油较为严重,它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等技术性能,导致燃油、润滑油的浪费;消耗动力、影响车容整洁,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漏油,机器内部润滑油减少,导致机件润滑不良、冷却不足,会引起机件早期损坏,甚至留下事故隐患。因此,作为常见故障之一的车辆漏油故障,常列为考核汽车装配和修理质量以及驾驶员爱车例保的重要标准及内容。
(1)常见车辆漏油的主要原因:密封材料长期使用后磨损过限,老化变质、变形失效。如石棉垫、纸垫、软木垫有了缺陷,(如凹坑、沟槽、破裂以及密封面出现划痕、毛刺、杂质颗粒等);垫老化变硬、螺栓拧紧力不够,使金属面与固体垫不能紧密贴合,就会产生界面泄漏。垫的位置不当或受高温高压的冲击等,也可使垫受到损坏而发生泄漏。产品(配件)质量、材质或工艺不佳;结构设计不佳。如螺纹加工粗糙、滑扣错扣或螺杆上有凹坑沟槽等缺陷,都会使螺纹部位产生渗漏。金属配合偶件因磨损而形成沟槽,如油封唇口对轴颈的磨损,致使油封密封性能减弱或失效,造成界面泄漏。壳体、管道破裂及材料缺陷渗漏型,这类渗漏多为机械事故所造成,如缸体、水箱冻裂,高、低压油管的破裂等。装配调整不当,装配时配合表面不清洁,衬垫破损,位移或未按操作规范进行;紧固螺母扭力不均,滑丝断扣或松旷脱落,工作失效。润滑油添加过多,油面过高或加错油品,零部件(边盖类、薄壁件)接合表面挠曲变形;壳体件破损,使之润滑油渗出。通气塞、单向阀堵塞后,由于箱壳内外气压差的作用,往往会引起密封薄弱处漏油。
(2)使用密封胶注意事项。对燃油系统的接头渗漏处,应靠紫铜垫片的平整和螺钉的紧固力来保证密封,不用或慎用密封胶,最多只能在圆周平面的边缘局部涂抹,切忌直接涂在整个紫铜片上;对渗漏机油的管接头,也应采取圆周平面边缘局部涂胶;螺纹渗漏应采用螺钉丝扣中部圆周涂胶;各盖板纸垫应在其两面外围均匀涂抹密封胶,涂层要薄而平,拧紧螺钉时可略减其扭力,但各紧固螺钉拧紧力矩应相同;被粘补的机件表面一定要清除其油污及锈斑,并擦洗千净,否则会降低粘结强度;使用密封胶的连接部位,拆卸后再组装时,应将接合面上的旧胶清除干净再涂刷新胶。对于不平度较大,接合间隙大于0.lmm的接合面,若无纸垫,单独用密封胶时,防漏效果差;密封胶若使用不当,会给机器带来不利,甚至造成故障。如燃油系统各油管接头面,若密封胶涂层过厚或乱涂,则紧固后被挤出的胶液可能进入燃油管路,致使精密偶件卡死,造成发动机转速不稳定或柴油机自动熄火等故障。若润滑系各油管接头、螺扣、盖板纸垫等处涂胶过多,容易使胶进入润滑油路,引起机油变质,加速各摩擦表面的磨损,甚至堵塞某一油路,造成烧瓦等严重事故。密封胶使用技术具有工艺简便、容易掌握、投资少和基本不受条件、设备限制等优点。只要能正确选用,正确操作,就能达到预期的堵漏效果。
(3)车辆预防漏油措施。重视衬垫作用:汽车静置部位(如各接合端面、各端盖、壳体、罩垫、平面法兰盖板等处)零部件之间,装有各式衬垫,起着防漏密封作用。垫子虽小作用很大,若在材料、尺寸、制作质量及安装方法上不符合技术规范,就起不到密封防漏作用,甚至发生事故。如油底壳或气门罩盖,由于接触面积大而不易压实,由此造成漏油;曲轴后油封处漏油,还会渗入离合器,既费油又会使离合器片沾污打滑而烧损。因此在拆装衬垫时,注意妥善放置,仔细检查其质量,并按规范装配;按修理规范拧紧各螺母:车上各类紧固螺母(如汽缸盖螺母、齿轮室盖与气门罩等处螺母),都要按规定的扭矩均匀拧紧。过松压不紧衬垫从而渗油;过紧会使螺孔周围金属凸起或将丝扣拧滑而引起漏油。另外油底壳(箱壳)放油
螺塞若未拧紧或回松脱落,容易造成机油大量流失,继而发生“烧瓦抱轴”的机损事故;更换失效油封:汽车上很多动置部位都装有油封、O型圈等,会因安装不妥,轴颈与油封刃口不同心,偏摆而甩油。有些经长期使用后,会因橡胶老化而失去弹性;也有的因唇口损坏开裂或自紧弹簧失效而丧失封油作用。因此发现橡胶密封件漏油,应按标准修复和装配或更换合格配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机件:汽车零件使用到一定寿命后会产生磨损过限,例如缸套活塞连杆组件、活塞环、活塞及缸套磨损到一定程度,会使燃烧室内高压气体窜入曲轴箱,并迫使机油外漏。因此当加机油口盖处废气外窜严重时,应及早检修或更换缸套活塞连杆组;及时修换主轴瓦:当主轴瓦与轴颈配合间隙过大时,前后油封会因曲轴冲击作用而失去密封性,造成机油从曲轴头外漏,或向离合器内渗油,污染摩擦片而导致打滑工作失效;避免单向阀、通气阀堵死:由此引起箱壳内温度升高,油气充满整个空间,排放不出去,使箱壳内压力升高。润滑油消耗增加和更换周期缩短。发动机通气系统堵塞后,增加了活塞的运动阻力,使油耗增加。由于箱壳内外气压差的作用往往引起密封薄弱处漏油。因此需要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疏通、清洗,保持畅通;妥善解决各类油管接头密封:车用联管螺母经常拆装,容易滑丝断扣而松脱;两接头喇叭口精度差;两锥面中心线不重合而接触不良;锥度不同而不相吻合,由此均会引起渗油。更换联管螺母,研磨法解决联管接头与喇叭口密封或将薄铜皮夹在两锥面后,螺母拧紧压实而解决密封;避免轮毂甩油:车轮维修保养时,轮毂轴承及腔内润滑油脂过多;或轮毂油封装配不妥,质量不良及老化失效;制动频繁引起的轮毂温度过高;半轴螺母松动等都会引起轮毂甩油。因此车辆维护应采用“空腔润滑法(即适量润滑)”,疏通通气孔,合理使用制动,严格选择优质配件,并按工艺规范进行装配和调整。
(4)车辆维护检修要点。在极为清洁的条件下进行装配,零件工作表面无磕碰、无伤痕、无毛刺和其他附着物;严格操作规程,密封件应正确安装,防止不到位或变形;掌握密封件的性能规范和使用要求,及时更换失效件;对于边盖类薄壁零件(易于变形),采用钣金冷作校正;容易磨损的轴孔类零件,可采用金属喷镀、焊修、胶粘、机加工等工艺,以达到原厂尺寸;尽量使用密封胶,如采用液体密封胶涂敷在常见渗漏的静置部位,也可用油漆代用,可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螺母滑丝扣断、松旷应修复或更换新件;螺纹扭力应符合标准;橡胶密封件装配前,应仔细检查外观质量;使用专门工具压配,避免敲打变形;按原厂规定选用优质配件(尤其是密封件);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脂,定期清洗疏通通气孔和单向阀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