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展会功能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2009-05-14路智军
路智军
3月2日,第七届北京国际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落下了帷幕。
与以往展会不同的是,此次展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客车生产企业受到波及的大背景下举行的。尽管各个厂家都在削减营销经费,但仍挡不住参展的热情。据统计,展会共有28家主流客车企业、80多家零部件企业参展,组团参会的地区市级公交公司多达100多家。无论从参展厂家还是参会专业人数均超过往届,展会盛况空前。为此记者就本刊读者关心的问题专程采访了第七届北京国际客车展组委会执行主席李世豪先生。
记者:我代表本刊读者祝贺第七届北京国际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客车企业产销量也在下滑,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还是如期举行每年一次的客车展,而且国内主要28家客车企业尽数到场,请问李主席,国内客车企业为何如此看重这个展会?它能带来多大的市场效应?
李世豪先生:众所周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务院最近通过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汽车产业被提升到相当高的高度。保客车市场发展,拉动市场需求,是我们这次客车展的宗旨所在。因此,我们联系了天津、杭州、济南三大城市公交企业在展会期间召开招标评审会,为参展企业带来2000多台、价值10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大单,为此吸引了国内众多客车生产企业。在短短的两个月的准备时间里,参展商推出了70多辆公交车车型,为历届展会展示公交客车最多的一次,充分反映出国内客车企业对这次展会的热情。
另外,在展会上还同时举办了“迎亚运、迎大运,广东客运企业车辆选型推荐会”,启动广东客运企业“迎亚运、迎大运”4000多辆客车采购计划,也因此吸引了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南京、广州、拉萨等20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公交总公司一把手带队参会;全国80多家地级市以上级公交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技术人员参会;30多家旅游汽车公司的领导参会。不论从参展企业还是参会企业的数量都超过往届规模,测评满意度达到90%。无怪乎,公共交通国际联会秘书长汉斯先生连连赞赏展会,称:“在北京客车展上看不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记者:举办招标车辆评审是展会向参展商提供市场平台的创新之举。请问李主席,这个创意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从目前效应来看还是让人满意的,但从长远来看,是否就是我国展会发展的方向?
李世豪先生:北京国际客车展是从1994年开始创办的。2001年开始,上海某展览公司引进欧洲客车展览联盟举办客车展;2008年11月25日发布了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为招展主体的又一客车展将于2009年4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30多家主流客车厂家要面对题材基本相同的三个客车展会,压力是巨大的。同样,对于我们组委方压力更大。如何开好展会,给参展商实实在在的实惠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认为展会不能停留在展示产品、传播品牌的基本功能上,要增加市场功能,也就是让参展商既能强势传播品牌,又能在展会上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鉴于此,我们组委会将公交行业大会与展会合一,公交车辆招标评审会与展会合一,拓宽了展会的实用功能。展商和用户普遍反映展会规模大、信息量大、影响力大,展示产品有特色,展会活动有创意,与会企业不同程度地有收获。有两家企业给我们很大的鼓舞,一是河南少林汽车公司领导为没能参加展会扼腕痛惜,特地打电话来表示下届展会要参加;二是拉萨公交总经理达瓦专程从西藏赶到展会,在现场他一眼看重了蜀都客车厂的一款车型,于是立即飞到四川洽谈订单,在临行前他握着组委会工作人员的手说:“我们是专程选车来的,谢谢你们给我们提供这样好的选车机会,下一届我们还会来的。”
通过这两个实例,能够看到生产企业和用车企业渴望有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合一”开启专业客车展的创新之路,对我国客车专业展览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
记者:在全球经济低迷、汽车行业遭受重创的形势下,新能源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和利润增长点。您认为国内的客车业应怎样借新能源突破危机,抢占新能源这个行业未来的战略制高点?
李世豪先生: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剧增,汽车尾气正在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研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生存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率先实现新能源在汽车上的产业化应用,谁就能占据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先机。
早在2001年,国家“十五”期间的12个重大专项中,就有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开发项目。经过多年的研制,我们基本掌握了节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开发了一批节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实现了小批量整车生产的能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集中展示了598辆各类新能源汽车,并组成了奥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车队,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交通区首次实现了汽车温室气体零排放,这些成绩足以让世界汽车巨头刮目相看。
本次展会以“绿色·新能源·节能”为主题,与国家汽车产业规划紧密相连,展出众多以节能环保公交客车、新能源公交客车、绿色燃料公交客车为主体的车型,充分显示出我国客车企业对研制、开发和量产节能环保、新能源客车的积极性和市场前瞻性。但从目前各地示范运营情况来看,混合动力客车的实际运用情况是比较乐观的,具备量产的可能;其他新能源客车在技术上还须进一步完善。希望国内研发部门、生产企业、配套企业以及使用单位整合现有资源,协作开发、量产化产品。由于新能源汽车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在市场导入期的成本明显高于传统汽车,在此提醒相关部门一定要注意量产的时机和成本核算,避免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