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2009-05-13肖志浪颜红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苦药逆耳忠言

肖志浪 颜红梅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就像一剂难以下咽的苦药,虽然有利于病,却不能轻易让人接受。良药若是苦得让人难以入口,功效从何而来?忠言若是逆得进不了耳朵,何来教育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它要小心得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教师声色俱厉的批评,无情地吞噬着学生的自尊,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足以毁掉一个人的自信心。其实,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好多苦药吃起来不那么苦了,因为生产厂家在药的外边裹了一层糖衣,人们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那么,逆耳的忠言,能不能也给它裹一层糖衣,变成甘甜的良药呢?答案是:能!

有一个寓言,很值得玩味:冬天,北风要与太阳比赛威力,看谁能够最先把农夫的衣服脱掉。北风鼓足力气,对着农夫拼命地吹, 农夫冷得瑟瑟发抖,身上的棉衣越裹越紧。而太阳则微笑地对着农夫散射温暖的阳光,不一会, 农夫脱去了棉衣。从中可以看出:凡事都得顺乎人心, 顺乎人性。批评自然不会例外。批评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逆耳的忠言,是出于关心而对别人提出的批评。批评别人是一种善意的举动,它的前提是爱,是关心,是帮助,是责任。但毕竟“良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世人都愿听好话,更何况还是孩子的学生?现代教育家徐特立曾这样说过:“对犯错误者,给他们以好环境包围起来,暗示他们以很好的前途,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这是最好的训导典型。”既然如此,批评学生时,为什么不平心静气、和颜悦色,让他感觉到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呢?真正的批评应该是甜的,就像加了糖的咖啡,于平静中显真诚,于舒缓中显威严,让人甜在心底,暖在心头,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如水到渠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这种带糖的批评不难制成,关键在教师要具有浓浓的爱和小小的智慧。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学中,试着多使用甜甜的批评,一个提醒的手势,一个温馨的眼神,一点关爱的微笑,一个甜甜的举动,一种幽默的言辞,一段婉转的对话,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它体现着批评者的高尚和大度,体现着批评者的修养与宽容,更体现着批评者的胸襟与情怀。若能如此,批评对于被批评者来说不再苦口,也不再逆耳,它是一种甘甜的良药。让孩子在接受批评时从教师甜甜的言语中感受到师爱,体会到宽容,那么批评也将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学生,使将其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去。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颗糖奖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你一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我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事例,深刻地诠释了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教育,是甜蜜的事业。带糖的批评像三月春风一样温和,似冬日暖阳一样和煦,如晨曦中小鸟的欢唱一样热情,像秋收时的硕果一样丰美。让我们的批评如糖似蜜,悄悄地滋润孩子的心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苦药逆耳忠言
战玉田
论劝告
张湘瑜
要听得进忠言
蜂蜜里的苦药
增广贤文
忠言也可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