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历史插图 提高教学实效
2009-05-13李忠生
李忠生
历史新教材中都配有大量的历史插图(包括各种图片、地图、照片等),这些历史插图既可印证教材上的文字记载,也可形象地再现历史,又丰富和活跃了文字内容,给人们以鲜活的实际感,真可谓“图文并茂”。虽然它没有自己的序列,只是按照文字教材的需要编入,但它并不是课文无关紧要的补白,而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具有深刻的寓意。因此,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等将产生积极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谈谈运用历史插图的一些方法,以供参考。
一、用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开端,如果教师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之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地进入课堂的情景当中,就很容易达成更好的课堂学习实效。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在七年级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课开始,我用课件播放各种青铜器精美图片,并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们仿佛被带到了夏、商的青铜时代。有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我乘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辨别这些精美的青铜器的名称、形状、用途以及上面的图案和这些图案设计有什么含义等,学生们马上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纷纷举手,急于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便就此引出了新的课题。这样的导入情景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所有注意力,而且激发了
学生看图学习的兴趣。
二、用图为辅助突破教学难点
历史教材插图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是记载和描述历史知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它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在插图中,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可以起到理解突破难点的辅助作用。如人教版七年级第10课秦朝疆域,教师可利用书上《秦朝疆域图》,将秦朝疆域“四至”很清晰地刻化在学生大脑里。又如“丝绸之路”简易图,学生只要心中有这条路线图,也就掌握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像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学生不易理解,用课本上《西周宗法制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示意图》两幅图就很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宗法制用一棵主干--支于--树枝衍生的大树,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
成和嫡长子继承的特点。分封制和等级制度用金字塔的人像逐级向下缩小,人数逐级向下增多的阵形,表示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概念,言简意赅,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体形象化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易掌握、印象深,在
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
三、用图生成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对历史知识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人类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本质特征、规律和趋势;能够“以史为鉴”、“鉴古而知今”,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在讲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时,利用《阿旁宫想象图》和《大泽乡起义》图,让学生讨论分析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利用教学参考书中卖拐杖生意好的一段史料,编成了一段历史小故事投影给学生,并让学生思考:这两幅图和这一小故事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学生在充分讨论思考后,纷纷作答,归纳他们的答案有两个:一是秦的刑罚太残酷,许多人在刑罚下失去了一条腿甚至双腿,不自由毋宁死,所以爆发了大规模秦末农民战争;二是战争的残酷,秦始皇先是进行了灭六国的战争,后是北击匈奴南平南越,战争一直持续不断,使许多战士失去了双腿。可是却有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答案,他认为有不少的秦人之所以买拐杖,是因为他自残了自已的双腿。我立即让他说出理由,他认为是因为秦人害怕去打仗,害怕去服繁重的徭役,他们宁愿自残,也不愿去战争和服役,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秦的暴政。我立即惊喜地肯定了他的不同答案,并鼓励其他学生能象他一样找出不同观念不同答案。在此后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欣喜地发现能提出不同答案不同观点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旦激发,它就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多角度.多层次的中审视,创新意识也就从一点出发向四面发散开来.它就最终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能力养成的燎原星火。
总而言之,历史课堂中注重插图的运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方法,也是完成历史课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方法。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也不应忽视历史插图教学。当然在使用插图进行教学时注意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材,根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来准确选择使用的时机;
第二,不能喧宾夺主,要以课文的文字部分为主,将插图作为教学辅助资料来使用;
第三,选择插图要科学,要使用那些能够反映历史客观真实性的图片。一般来说,出土文物、历史人物真迹、名胜古迹等原始图片比较客观,真实可信,而再造、复原以及想象性的插图,使用时必须具体分析;
第四,在使用插图时,要使学生对其有完整认识,应该介绍图片的时代背景、作者、名称或由来,讲清楚图片的内容和历史价值,讲述要形象化,要“图言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