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宋公主生平考

2009-05-13任传宁

群文天地 2009年21期
关键词:大长徐国公主

近年来,关于宋代女性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宋代公主作为宋代皇室成员是宋代女性中身份特殊的一个群体。她们地位尊贵、经济优裕,拥有一般女性所不具备的种种优越条件,但也有许多专属皇族的“身不由己”。

《宋史》所载公主有九十位:太祖同母妹:秦国大长公主;太祖姊:陈国长公主;太祖六女:申国、成国、永国公主,魏国、鲁国、陈国大长公主;太宗七女:滕国公主,徐国、分5国、扬国、雍国、卫国、荆国大长公主;真宗二女:惠国公主,昇国大长公主;仁宗十三女:徐国、邓国、郑国、楚国、商国、鲁国、唐国、陈国、豫国公主,周陈国、秦鲁国贤穆明懿、兖国、燕舒国大长公主;英宗四女:舒国公主,魏楚国、魏国、韩魏国大长公主;神宗十女:楚国、郓国、潞国、邢国、邠国、兖国公主,周国、唐国、潭国贤孝、徐国长公主;哲宗四女:邓国、扬国、陈国公主,秦国康懿长公主;徽宗三十四女:嘉德、荣德、顺淑、安德、茂德、寿淑、惠淑、安淑、崇德、康淑、荣淑、保淑、成德、洵德、悼穆、显德、熙淑、敦淑、顺德、柔福、申福、宁福、保福、贤福、仁福、和福、永福、惠福、令福、华福、庆福、仪福、纯福、恭福帝姬;孝宗两女:嘉国公主,次女未及封;光宗三女:文安郡主、和政郡主、齐安郡主;魏惠献王一女:安康郡主;宁宗一女:祁国公主;理宗一女:周汉国公主。以下所述以此为基础。

一、两宋公主称谓与封号的演变状况:

《能改斋漫录》卷十二《公主称》记载:“本朝制度多循用前代故事。皇女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诸姑称大长公主。至徽宗末年,一例改作帝姬。建炎元年六月八日,臣寮建言不便,以为古者妇人称姓,故周日王姬,犹宋子齐姜之类是也。本朝为商后,非姬姓,不可以称用。是改正。”此外,宋代公主的封号有美名和郡国名两种。美名,即以褒义词命名的称谓,诸如昭庆、延庆、寿昌之类,郡国名诸如成国、滕国、徐国之类。下表为两宋公主的封号演变状况。

二、两宋公主品质

(一)恬淡俭节

与唐代公主叱咤政坛、呼风唤雨不同,两宋公主大约恬淡俭节。比如:太宗女荆国大长公主“幼不好弄,未尝出房闼,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欲以观其志,主独无所取。”其恬淡之志幼年时期便显而易见。神宗幼女徐国长公主也以“志向冲淡”闻于世。更有似太宗之女邠国大长公主者,“太平兴国七年为尼,号员明大师”,卫国大长公主号报慈正觉大师;真宗女异国大长公主号清虚灵照大师。

宋代宗室女性俸禄颇丰。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戚里宗妇封郡国夫人、宗女封郡县主,皆有月俸钱米,冬春绢绵,其数甚多。”“宫中一私身之俸有及八十贯者,嫁一公主至用七十万缗,沈贵妃料钱月八百贯。”而公主月俸百五十千,遇恩庆,稍增至二百千,至道中,复益至三百千,与宰相、枢密使相等。但宋代的公主病不恃宠而骄、挥霍无度。仁宗第十一女兖国大长公主,“性俭节,于池台苑囿一无所增饬,十年夏旱,曹族以主生日将盛具为寿,主日:上方损膳徼乐,吾何心能安,悉屏之。”英宗第二女魏国大长公主,在国家遇到大旱之时,自愿与皇帝一起降损以祷,日:“我奉赐皆出公上,固应同其休戚。”神宗幼女徐国长公主“志向冲淡,服玩不为纷华,岁时简嬉游,十年间,惟一适西池而已。”

(二)贤惠仁厚

太宗女荆国大长公主,“喜笔札,喜图史,能为歌诗,尤善女工之事”,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及嫁与李遵勖,“遵勖宾客皆一时贤士,每燕集,必亲视餐饎”,足见其礼贤下士、温柔贤惠。英宗第二女魏国大长公主“好读古文章,喜笔札,赒恤族党,中外称贤。”神宗幼女徐国长公主嫁与潘意之后,由于潘家是大族,“夫党数百千人”,主却能“宾接皆尽礼,无里外言”。主再生子不及成人就死去了,主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潘意滕妾的女儿。这种不嫉妒的大家风范令人赞叹。不仅如此,宋代的公主还很善良仁厚。曾有盗贼潜入荆国大长公主的宅第,帝命令有司巡捕,公主用自己的私钱招募盗贼,果然很快找到盗贼,当要治罪时,公主又请求释放盗贼;荆国大长公主曾因沐浴仆地,伤及右肱,当皇帝要惩罚侍者时,主以“年衰力弱,不任趋步,非左右之过”的仁厚之言赦免了侍者。身处如此高贵之位,却能拥有如此海纳百川、宽容善良的秉性,实属难能可贵。

(三)孝敬长辈

宋代从法令上严格要求公主遵循孝道。《宋大诏令集》卷四十《皇女五·杂诏·公主行舅姑之礼诏》中言:“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者,皆升行以避舅姑之尊……朕常念此,寤寐不平。岂可以富贵之故,屈人伦之序也。可诏有司革之,以厉风俗。”实际上公主实行孝道乃是情义俱至、感人至深。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对舅姑也是仁至义尽、鞠躬尽瘁。

太宗女荆国大长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李遵勖,“时遵勖父继昌亡恙”,主“因继昌生日以舅礼谒之。帝闻密以兼衣宝带器币,助其为寿”。仁宗长女周陈国大长公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英宗第二女魏国大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诜母寡居,主处之近舍,日致膳馐,卢病,自和汤剂以进。”主不仅侍奉婆婆如此,还因不得日侍宣仁母后于宝慈宫,“居常悒然”。时帝居圣慈光献皇后丧,毁甚,主曰:“吾与上同体,视此亦复何聊?”立遣散歌舞三十辈。神宗幼女徐国长公主,“年及笄,犹处圣瑞宫,侍母疾,昼夜暂去,药饵非经手弗以进,迨疾革,号恸屡绝,左右不忍视。”崇宁三年,下嫁潘意之后,仍旧“事姑,修妇道。”这些鲜活深刻的例子将宋代公主们的深厚孝道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相夫教子

宋代公主对夫婿礼遇有加,对子嗣谆谆教导,实可谓典型的贤妻良母,荆国大长公主之夫李遵勖出守许州时,突然疾病,主见夫心切,赶着见夫君,左右人告诉公主要先禀报皇上才可以出行,公主等不及报告皇上,仅仅带着五六人便启程。夫婿遵勖去世之后,主“居夫丧衰麻,未尝去身,服除,不复御华丽,尝燕禁中,帝亲为簪花,辞日:自誓不复为此久矣。”对夫婿的似海深情亘古未有。宗女魏国大长公主性不妒忌,驸马王诜便“以是自恣”,甚至“与妾奸主旁,妾数抵戾主”。主并没有因此而怨恨驸马,也未有何不平。直至元丰三年病笃,太后和皇帝钱来探视,当皇帝问主有何需要时,主“但谢复诜官而已”。不但不计前嫌,而且以德报怨,对夫婿始终保持如一的至爱。在教导子嗣方面,她们也是以身作则,谆谆善诱。荆国大长公主常告诫诸子“以忠义自守,无恃吾以速悔尤,视他子与己出均。”连生病之时也不忘教导子嗣:主病目之时,帝挟医珍视,问子孙所欲,主曰:“岂可以母病邀赏邪?”赉三百金,辞不受,及丧明,也不忘适时教导诸子:“柩中无藏金玉,时衣数袭而已,吾殁后,当亦如是。”可谓煞费苦心。

三、宋公主的婚姻特色

宋代有很多人认为是积贫积弱的朝代,然而世人也不乏对其赞誉之词。《宋史纪事本末·序》中言:“大抵送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

腋;其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吏以仁为治而苍鹰乳虎之暴无所施于郡国;人以法相守而椎埋结驷之侠吾所容于闾巷;其制世定俗蓋有汉唐之所不能臻者。”尽管宋代与少数民族的征战祸乱不断,甚至最终被少数民族所灭,但是几乎没有出现过内乱。宋代朝廷政治的稳定与其公主的婚姻政策息息相关。

由于宋太祖个人的掌权历史,对武将的防范、打压便成了其维护统治秩序的必要手段。“杯酒释兵权”即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宋太祖在罢免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将帅的兵权的时候,为防止这些将帅日后有不满的举动或者反叛的心思,曾与将帅相约:“我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梁武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七月戊辰)。于是,太祖将其同母妹秦国大长公主下嫁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将其女魏国大长公主下嫁功臣大将王审琦之子王承衍,鲁国大长公主下嫁功臣大将石守信之子石保吉,陈国大长公主下嫁枢密使魏仁溥之子魏咸信。

于是,从太祖开始,以后宋朝各位皇帝临朝执政之时,都沿袭这种以联姻方式压抑镇服武将以加强统治秩序的策略。太宗凡出嫁的四女:徐国大长公主下嫁枢密使、节度使吴延祚之子吴元扆,扬国大长公主下嫁枢密院事、镇宁军节度使柴禹锡之孙柴宗庆,雍国大公主下嫁宰相王溥之孙王贻永,荆国大长公主下嫁枢密使李崇矩之孙李遵勖。仁宗女兖国大长公主下嫁“宋代第一良将”曹彬后裔曹诗。英宗女魏楚国大长公主下嫁王审琦曾孙王师约,魏国大长公主下嫁宋初大将王全斌后裔王诜。神宗女唐国长公主下嫁三朝宰相韩琦之子韩嘉彦,徐国长公主下嫁潘美之孙潘意。哲宗女陈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石端礼。徽宗女嘉德帝姬下降左卫将军曹夤,荣德帝姬下嫁左卫将军曹晟,崇德帝姬下嫁左卫将军曹浞。其他的公主不一一列举。

可见,宋代公主的婚姻具有明显的“将门”色彩。公主与将门后裔联姻几乎成为定理。这一方面巩固拉拢了武将、维护了宋朝的政治统治,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武将政策”的一个典型现象,为后世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宋的九十位公主,大多具有恬淡俭节、贤惠仁厚的优秀品质,并且事父母、礼夫婿、教子嗣、修妇道,不仅具有中国古代传统贤淑女性相夫教子的美德,还兼备礼贤下士、志向冲淡、以身作则、贵而不骄的优秀皇族女性的特色。但身居尊位,难免有诸如婚嫁之类的不由己的苦衷与独特的皇族命运。总而言之,与历史上各个朝代形形色色的公主相比,两宋公主可谓守其分,尽其职,慎其独,算得上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典型特色的女f生群体,足以给史册留下刻骨铭心的一笔。

(作者简介:任传宁(1985.11—)女,山东泰安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08级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大长徐国公主
光影视界
我想拥有大长腿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小公主
尘烟
长了怪兽心的公主
公主的回答
传中国企业竞投《大长今2》
李英爱辞演《大长今2》
老叔COS大长今/牛仔老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