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群众文化美化社会环境的魅力

2009-05-13陈翠萍

群文天地 2009年21期
关键词:文化馆载体群众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工作之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具有美化社会环境的魅力与职能。

一、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福州有众多的民间剧团和专业剧团,十番、木偶戏等古老曲目,舞蹈中的拍胸舞、踩球舞、张旗归帆、七星灯、腰鼓等均有全国影响,而它们均来自民间,来自群众文化。

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明确群众文化历来是社会文化的主体,而文化馆(站)正是这个主体的设计者、营造者、组织者。当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进程中,文艺事业天地广阔、大有可为。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为群众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其形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人民群众出于娱乐、休闲、求知、经营、交往等的需要,引发并逐步形成独特的群众文化并逐渐从单纯观赏走向自我参与;文化消费的观念也从固守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消费能力也从低档向高档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不断兴起、更新和发展。大量的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乃至于自发组织的团体文化,已经开始突破了原有计划模式下社会文化单一的组织形态和活动形式,向着多方面、多层次、多姿态、社会性的方向发展。

二、群众文化的载体——文化馆{站)对社会环境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群众文化载体的文化馆(站),发挥着群众文化工作最直接、最具体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的职能。因为社会上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艺术网络,需要文化馆(站)人员去联结、去指导;各种群众文化艺术门类大量的活动骨干,需要文化馆(站)人员去培养、去提高;广泛的民族、民间的文化遗产,需要文化馆(站)去组织发掘、整理弘扬;群众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文化馆(站)人员去筹办、协调;群众文化艺术的社会宣传,需要文化馆(站)去组织、去实施。因此,可以说群众文化的载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美化社会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据笔者调查所知,各县(市、区)的宣传、文化主管部门乃至各系统举行的文化艺术活动,大都是文化馆(站)人员在进行,诸如组织、联络、协调创作演出人员,甚至直接参与其中。被喻为意识形态中的万里长城的民间文字“三套集成”的发掘、整理、编辑、印刷的浩繁任务,也落在文化馆(站)的身上。节日庆典活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发动组织工作,也大都是由文化馆(站)担负;群众性的业余文学艺术创作,更是文化馆(站)责无旁贷、其他部门所难以取代的重要任务。哪里文化馆(站)工作开展得好,哪里的群众艺术创作就繁荣,哪里的群众文艺演出就活跃。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文化馆(站)的职能的实施,群众文化就可能失去导向,就难以开展。那么,社会文化的主体就会陷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社会文化活动就会处于盲目甚至混乱的状态,就很容易引发出与精神文明建设相悖的封建的、落后的、迷信的、色情的、有害的各种形式的文化,造成严重的精神污染。“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加强对群众文化载体的领导和建设

笔者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多年,实践使我认识到,领导重视,是文化馆(站)职能充分得到发挥的关键。领导必须通过文化馆(站)职能的发挥,看到其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具体地感受到文化馆(站)在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简单地视其为只是节日和庆典活动的宣传和组织者而已。必须意识到群众文化是潜移默化的,其所产生的效益和力量,是经济手段所不能同日而语的;感受它作为公益性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要加强对文化馆(站)的领导和经济投人,加强对文化馆(站)工作的支持和扶持。

从群众文化的优势来说,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发挥这个优势,努力做好文化馆(站)的工作。群众文化工作是精品艺术的根源,无根之木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无源之水是汇不成巨川大河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群众文化载体的领导和建设,充分发挥其汪洋大海的作用,为精品艺术的产生建立牢固的基础,并开拓宏大的源泉。

(作者简介:陈翠萍(1977.10—)女,福建仙游人,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助理馆员,主要从事群众文化、国画、书法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馆载体群众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