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革命
2009-05-13王宏甲
王宏甲
从欧洲国家开发殖民地以来,到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优胜劣汰”、“以强汰弱”的意识影响到世界各地。由此形成的快速发展、争先发展的意识和行为,促使工业时代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把地球刨挖凿钻得百孔千疮,到二十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全面危机。为了不被别人灭掉,仍然要绞尽脑汁争强取胜,奋力竞争。这是个无休无止没有宁日的人生消耗战。许多好时光都折腾进去了,各种压力无孔不入地摧残着人的健康。人类到底在被什么驱赶,生活本身的乐趣在哪儿?生命的尊严、美好在哪儿?
人类并不是生产的奴隶。人类需要从疯狂的追逐发展速度中觉醒,从疯狂的相互耗损性竞争中觉醒,以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给自己疲惫的生活、受伤的心灵放假。
所谓“休养生息”,就是在激烈的争锋中,在人类付出的惨痛代价中,要冷静地寻找有利于人类生息相存的生活智慧来拯救自己。在科技发达,生产能力也空前发达的当代世界,人类需要发展休闲经济来革新发展经济的方式。在万年以来人类都是通过一次次“生产革命”、“技术革命”营建生活的历史上,人类觉悟到可以通过发展休闲经济来促进社会各业趋向平衡,这是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并可望普遍地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这无论从思想认识、精神境界和经济形式上都是深具革命性的。
就旅游业而言,需要把“观光产业”进一步变为“休闲产业”,把“规模时代”变为“质量时代”。通俗地说,旅游不是要让人玩的更累,而是要让人在真正的“休养生息”中使人生质量得到提升。旅游业也不只是“朝阳产业”,它对自然与人的生态保护,还是一个可以找回蓝天的产业。中国古典生活智慧加入这场“革命”,将是促进世界和谐运转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世界性的背景上来审视“休息的革命”,将发现这是个庄严的命题,具有值得我们去深究的丰富内涵。它不仅将在21世纪引领第三产业的繁荣运转,并有可能同以往万年来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划清界限,使追求和谐运转成为未来世界人类共同努力的大趋势,从而影响整个人类的生活。
“休息的革命”无疑需要人们以清醒的头脑智慧地参与。这需要认识它对人生带来的好处。仍以人类以往走向旅游的经历为例,可以看到游历对于人生的全面发展有多么重要。
人生之旅,就得去“履”。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生活环境会构成对自己的封闭。我们还可能把习惯当真理。这就需要走出去。所谓“履历”,不应限于读书工作的经历。这“履”是穿着鞋天南海北去游历。世界因此而广阔,人间因此而亲近。没有旅游的经历怎有履历?
“博览群书”(未必要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等重要。闭门读书会读成书呆子。鞋里存储的记忆,比在学校读十几年书更牢靠、立体、开阔而有用。
孔子周游列国,丰富了识见。司马迁游踪达半个神州,才有生动翔实的《史记》。李白年纪轻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的诗歌自由如云,得益于山川造化。和尚云游四海,弘扬了佛教文化。《西游记》取材于玄奘取经,而玄奘游记显然不只是传播了佛经。
曹孟德观沧海,陈子昂登幽州台,王勃过滕王阁,很多人生识见在行旅中领悟所得。湖光塔影、海浪江涛,能引起诗人的遐想,也能启迪书法家的胸怀。王羲之对郊游形容为“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才留下不朽的《兰亭序》。
宋代游记名篇辈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都是最好的散文名篇。苏东坡在逆境中也是开开心心的,登山临水,写字画画,喝酒吃肉,吟诗赏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举手投足间洋溢着超凡而不脱俗的大度,支撑他的是心中广博的中华文化。
徐霞客22岁开始步行远游,成为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旅游家。郑和七下西洋,更是令世界震撼的壮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名言。顾炎武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旅店里住宿,每到一处,把实地考查与书本上的记载对照研究,《京东考古录》《昌平山水记》等书,就是他旅游治学的成果。
孙中山游历美国,萌生了他的新思想。蔡元培游历欧洲,回国出任北大校长。周恩来、邓小平游学法国,那“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情,是容纳中外也承前启后的。
因远行而打开识见,提升的不仅是个人。“四大文明古国中没有希腊,但古希腊人被称为“全然的旅行者”,正是旅游使他们走到了发达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吸收他人文明而使希腊成为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中国历史岁月中的旅游,其实多么悠久绚丽。中国话“观光”,语出《易经》。谓“观国之光”,意为观览国之光辉。三千年前周穆王巡游非止游山玩水。一国之主,不游历国土,不知国情与民情,何以治国?周穆王远游波斯(今伊朗),最早踏出中国通往西域的道路。秦修大道,车同轨,沟通天下,与其说为秦始皇出游带来方便,莫如说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大道。汉武帝七登泰山,六出萧关,出游打破诸侯封闭,九州热土,千秋归汉。隋炀帝出游,客观上促进了大运河开發。所以,游历也会大大开阔君王的眼界,以及当代领导者的智识和胸怀,从而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企业。
古典时代先人走向旅游,或许有“天人合一”的更多默契。那里的“天”,该是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到现代,我们可能以“革命加拼命”的方式覆盖了先人丰富生命质量的智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游历对于人生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深具意义的。人生之潜力未可限量。但可以肯定地说:不读书不能治愚,不远行难有出息。为人父母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去远行。如果你依然埋头于读书或工作,尚未意识到旅游对于人生举足轻重的塑造功能,其实是一种损失。一旦体会到,你也将会从这种“休息”中感受到一种“革命”的心灵震动。
(摘自《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