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中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及其策略

2009-05-13易志军

都市家教(教育交流)·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目标

易志军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职业教育中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及其策略,提出了开展研究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新教育 目标 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其核心任务。当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课程与教学运行的重要理念和策略,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教法、学法变化,更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根本途径。为此,深入探索研究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意义重大。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区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其中项目(活动)设计模式,源出于当今教育界十分流行的“项目教学法”,而“项目教学法”正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把研究性学习融入高职教育已有的教学方式,形成“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建立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可以深入实际,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整个活动过程都是真实的,是现实生产生活的一种反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谓德育课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德育知识并加以应用。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学习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比不上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向往接受高等教育,与普通大学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心理存在明显差异。就大多数高职生而言,上高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而部分学生到校后意志消沉,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所以,高职生能不能成才,不仅决定于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与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认为,在高职教育德育课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由“要我学”改为“我要学”,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对德育问题的理性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高职教育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进程中,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的素质的灵魂。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有社会能力、有主体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要,为企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应用技术能力等特点。由此可见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之重要。

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目标培养:

(一)激发学生对德育问题的理性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简单地向学生“奉送真理”,很少顾及学生对这些德育观点原理的理性思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极差。而德育课开展研究性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原理去分析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如当前学生广泛收集相关问题的信息资料,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原理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并撰写成德育小论文等。这样,既打破了传统的“千人一面”的固有模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思维品质,还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认识。

(二)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行开放型教学,是德育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德育课开展研究性正是一种探究式自主开放型教学,它要求学生打破时空限制,积极延伸课堂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和亲身体验等方式,从社会鲜活的资料库中激活原有的知识储蓄,在不断的发现中发掘创造潜能。在解读社会这本大字典的过程中,可以积累许多宝贵的多元化的间接和直接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已分析、质疑、解答中尝试成功的快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断挖潜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教师是学生自主活动的“领路人”、实践探索的“指路人”和集体研讨的“带路人”,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密切师生关系,从而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气。

二、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一)内容: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选择的内容可分为:一是从教材中确定研究专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研究性学习进行渗透,还可以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及与挑战等内容,引导学生关心当地社会德育经济发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三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国卫生组织曾提过一个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对于进入成人时期的高职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高职德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教育学生要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奋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学生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前途充满信心,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四是.实施职业素养教育。高职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主要是:(1)弄清就业目的。从个人来说是为了保证自我的生存和发展;从就业单位来说则是为民众服务和为了国家和民族战略目标的实施,后者与前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2)确立价值理念。坚信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应把工作岗位和所从事的职业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干一行爱一行,并为之奋斗,以使之取得优越的竞争地位和发展基础。(3)把握基本服务规范。至少包括尽职守责、礼貌待人、主动服务、欢迎批评。

(4)树立自我评价观念。这是一种敬业的自省精神,是从业者发自内心的、真正的“以恪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意念。这种自我评价意念的确立,是职业道德规范得以有效推广的保证,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

(二)原则:

1、课题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考虑到职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与普高学生比,职教学生在关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时,更具有现实性,因此课题选择应尽可能是职教学生关注的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三个结合:即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实际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这样,可切合职教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学更具针对性、现实性、感染性。“学校给我铸造翅膀,未来我在社会飞翔”这是学生的企望,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2、课题设计应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避免学生引向单一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广开思路,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结果的思维形式,它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在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破思维框框,避免学生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

3、对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既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由于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更要强调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关注学生如何运用所学观点原理去搜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所学观点原理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对德育课教学的学习兴趣。

4、根据实践,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程序可分为“学习观点—确定课题—提出方案—具体实践—撰写论文—总结交流”六个阶段。

(1)学习观点:这是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因为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开展研究性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原理。

(2)确定课题: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最初可以由教师提出若干可行性研究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逐步发展到学生从自已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研定研究专题。

(3)提出方案:学生确定课题后,可以让学生先认真分析产生该问题的背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具体实践:这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阶段。它可以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为撰写德育小论文提供丰富的材料。

(5)撰写论文:这是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的关键,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体现。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指导好学生运用搜集的丰富材料写好德育小论文,论文要求切合实际,做到真实可信。

(6)成果交流: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主要以德育小论文交流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墙报、德育小论文、辩论会的形式出现。对有些研究成果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为这些部门的决策和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三)途径: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是:

(1)专题研究性原著选读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德育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完整的科学体系,理论博大精深,思想蕴涵深刻,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精选一些原著,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理论水平,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要使原著切实有效并符合职高德育课教学的实际,一是选材要恰当;二是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三是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相结合;四是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

(2)社会问题调查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研究课题,学生结合科学理论的学习,在社会调查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当代学生接受新事物快,且非常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他们期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德育课开展研究性活动,要求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用所学的观点原理,理性思考社会热点问题,这必然要求教师延伸课堂教学,把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的纳入教学活动中,构建一个立体开放的德育课教学体系。如围绕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后写出《网络是把双刃剑》,成为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根据。再如,酒泉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民大量耕地的征用,失去了土地后的农民怎么办,成为农村学生关注的问题。学生根据调查访问后写出了∶《工业化,农村的困境与出路》等相关的调查报告,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与肯定。

(3)创造情景,激活主体,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了在德育课教学中顺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努力创造条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情景教学。设置情景关键在于找到情景、知识、学生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既要切合知识内容,又要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还要留有学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针对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股票”,组织学生模拟炒股,在实践中体会到“股票是国家经济德育的晴雨表”的认识;讲《法律知识》内容时,经常运用模拟法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层次。高职教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性较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可有所不同。一般学生只要求写出体会性文章即可,体现重在参与,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等形式提高其学习层次。如举办时政兴趣小组、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形式,并要求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来。这样,可以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创新教育包含思想和观念创新,体制与制度创新,模式与内容的创新,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政策与管理的创新” 。实施德育课研究性学习正是对创新教育的最佳诠释,高职院校要积极通过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装养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 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张连生,丁德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2003(21).

3、袁维新.《论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的特征及模式》.《浙江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

4、刘元宗,胡灵敏.《创新教育刍议》.《教育探索》2006年第2期.

5、张 宁.《学科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6、陈兆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思想德育课教学》2006年第11期.

7、杨 曦.《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探索》2007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