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09-05-12张彩云
张彩云
[关键词]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表达欲望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媒体创设法、激趣质疑法、角色扮演法、问题创设法、激情渲染法等方法创设学习情景,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教学《草原》一文时,先播放美丽的草原风光录像,在悠扬、恬静的乐曲《草原夜色美》的歌声中,把学生带入一望无际的草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在研读课文的时候就会有感而发,而不是空洞的赞美,真切地表达对草原的热爱之情。用多媒体将声、像、动画等多种手段融合起来,以强烈的气氛渲染,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抓住关键词句,设计有效的语言表达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些典型的句段易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敏锐地捕捉它们,让学生进行仿说的练习,形象表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水平。例如教学《草虫的村落》,在解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有的学生抓住“又”字说作者肯定经常这样来观察草虫;有的学生抓住“躺”说作者看似悠闲,其实在动脑筋;有的说在静谧中观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惬意。于是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样地躺着,姿势会有哪些。学生就展开了想象,有的说躺成一个“大”字;有的说手托着头,翘着二郎腿;有的说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说趴在地上,托着下巴,翘着小腿……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三、尊重独特体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语文教学应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文学的美妙,领悟智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性格气质,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产生自我呼应与感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或被文中描绘的情景所吸引而沉醉其中,或对文中所阐述的“理”有所领悟是阅读教学的归宿。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和突破阅读教学的中心——重点和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个性体验,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精彩度。
四、注重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形成言语风格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必须善于启发学生理解所读的内容,全情投入,融自身感情于语言文字的描写叙述中,以准确地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最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以深化理解。读中感悟,是学生语言训练进步的拐杖。经过反复的朗读训练,学生就能在自己的感情朗读中,把对所读材料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以形成自身独特的言语风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充分让学生多读,就能使学生的语言不断规范,不断丰富,不断生动,就能让学生用朗朗的读书声,去拨动学习的琴弦,进行情感共鸣的美妙交响。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坚持训练。“厚积”方能“薄发”。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创设学习情景、因地制宜,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