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收益分析:问题与对策
2009-05-12文星亮
文星亮
[摘要]硕士研究生教育不是就业教育。然而,在大学生毕业后的巨大就业压力下,硕士研究生教育似乎不言而喻的充当了就业缓冲器。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我们有必要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与收益做出分析,文章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教育投资收益 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问题 对策
一、教育投资收益的内涵
辞源释义,教育投资是指用于教育、培训培养专门人才,以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也可以将其释义为政府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才、物力的总和。顾明远教授曾将教育投资收益释义为通过教育获得的教育利益与付出的教育成本相比较所获得的报酬。卡若依则认为,对教育机会的选择与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由于教育获得广博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使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就具有市场价值。而这一投资决策是在教育成本和它的期望收益之间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文章认为教育投资收益概念的提出是旨在为教育投资主体做出物质投资与精神投资两层面的分析,明确投资与收益间的比例关系。从投资收益主体需要分析看,教育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森通过教育量化系数法核算,美国1929-1982年国民收入年均2.29%的增长率中,有0.4%是由教育贡献的,其中,教育的贡献率为13.7%。我国学者,靳希斌亦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1952-1978年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为20.9%。教育投资对国家主体收益可以在国民经济增长率中得以体现。教育投资对个体的收益率亦可通过直接经济收益水平及间接收益获得(提升个人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个人精神消费品味、个体健康意识等有利于人类生命体的高品质延续)。然而,教育投资培育人才的过程相对其它物质投资的过程较长,且无法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问题
自1998年,《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内研究生招生达到7.2508万人,1999年高校扩招至2003年招生达到26.89万人(硕士研究生从1998 年5.7546 万人,增加到21.7799 万人,平均增长速度为30%;5年内招生人数翻了接近2翻。2004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4.53万人,招生人数33万,招生录取率35%;2005年报考人数117.2万,招生人数36万,录取率31.6%;2006年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27.5万,招生人数34万,录取率26.8%;200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8.2万人,2008年报考人数为120万人。
近十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上升,在人才资源的培养上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规模扩张,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使得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不利于教育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个体教育投资者成本回收。
1.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待更新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标准以199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9 届会议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蓝本确立,其中将硕士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教育划归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把博士研究生教育划归为“高等教育第二阶段”。划分标准表明,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过渡性教育,衔接本科教育与博士研究生教育。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就读本科的人口数基数增大,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迅速上升,这需要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得到及时更新与改进,需要在国家法律层面中明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坚定价值取向,使由科研过渡型向培养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与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并重。
2.硕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不够
我国现行教育投资体制自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实行(1985年至今)。在此之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现今逐渐转型到接受委培生、自筹生等方式来扩充经费来源,并试图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来调节研究生教育的供需矛盾。为此,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性投资为主,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共同参与形成了多主体投资的模式。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促进多元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不同投资主体间利益价值取向的冲突。
3.教育投资监管机制不完善
教育投资中利益的博弈关系虽有不同于普通经济投资,但是这种博弈本质是不变的,为此在教育投资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国家的调控。如今,政府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的相互配合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通过两者有机协调发展,使得资源合理配置。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借用政府、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的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监管机制协助、监督。
4.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据教育部2006 年统计,普通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已达到868231人,全国硕士生导师总人数为144991人 ,师生比例为1: 16,人力资本供给不足。学生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因师资不足,学生无法选择自己崇敬的导师指导自己的专业学习,不利于激发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过程中的学习、研究积极性。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不利于硕士研究生清晰明确的选择与自身能力相符、兴趣相投的专业,尤其当硕士研究生报道入学后,更换所学专业更是没有明确的操作规则与执行方略。
三、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收益的对策
1.硕士研究生教育内部软环境提升
教育价值再认识。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应致力于从事科学与学术,因此将大学功能定位为研究、传播知识和文化教育。当前,硕士研究生数量超过百万,与传统研究生教育相比得知,当今本科教育的学习任务基本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研究生教育成为知识、技术创新的主体、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投资,投资主体只有在明确自身状态的情况下才可能激发个体潜能,才可能获得预期收益。为此,硕士研究生个体需要对自身教育价值需要有清晰的认识。需要明确自身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理智分析自身是否具有科研潜质;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否与目标实现有密切关系。
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例失衡以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为此,尝试采用导师小组制可以缓解这一状况。学术研究过程中,创造条件加强学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引进新的思维方式拓展科研领域,培养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课程学习中激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在实际科学研究中磨炼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自身的科研素质,寻找到自身科研发展的侧重点和支撑点。
2.硕士研究生教育外部有力支持
首先,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辅助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实施。政府可通过投资总量、投资方向的改变引导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通过立法手段,确保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费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效实现,并根据全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采用有所侧重的拨款方略。另一方面,加大对师范类、基础性学科的学科投入,平衡学科间的发展,促进学科间良性循环。
其次,逐步建立硕士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教育制度,完善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体制。硕士研究生教育不是就业教育同时也不是义务教育。作为一种投资而言,应当明确收费主体,并为优秀的研究生提供有分量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再次,完善投入资金监管机制,提高投资效益。由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主体多层面性,多方利益主体需要明确投入资金去向,提搞资金利用率。为此,高校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规范各级人员的财务行为,避免浪费。
最后,完善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途径,建立政府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研究生就业评价制度。社会评价有助于培养多元化人才、增强社会适应力,教育回报率通过社会的直接需求得以体现。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通过讲座、模拟招聘等形式为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思想铺垫;另一方面通过实际行为指导就业,即联系实习单位,通过实习的实地经历促进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
[2]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教育统计网,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