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形皮瓣治疗上睑局部倒睫

2009-05-12金书红屠永芳王道宏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移位皮瓣眼睑

金书红 屠永芳 王道宏

临床上眼睑内翻、倒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异物感、畏光、流泪等较痛苦的症状,严重者可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丧失。2005年11月~2008年7月,我们在52例(56眼)上睑局部倒睫的手术治疗中,灵活运用“Z”形皮瓣,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52例(56眼)上睑局部倒睫患者,其中单眼48例(48眼),双眼4例(8眼),年龄47~81岁,均伴不同程度的上睑皮肤松驰。

1.2手术方法:上睑局部倒睫相应处做睑缘唇间切开,比倒睫所在的睑缘范围略延长些,相应睑缘上3mm处做平行的皮肤切口,两切口间做斜向切口使之相连,形成一“Z”形皮瓣,分离“Z”形切口的皮瓣下方皮下组织,使“Z”形切口的两三角形皮瓣充分游离,继而将两个三角形皮瓣相互交错转位缝合,使无睫毛的皮瓣移至睑缘,而原下方有倒睫的皮瓣转至上方。

2结果

52例(56眼)患者上睑局部倒睫均被矫正,睑缘位置正常,无角状畸形形成,眼睑形态及睫毛连续性良好,眼睑功能正常。术后随访3~12个月,眼睑局部瘢痕不明显,外观良好,未见复发病例。

3讨论

正常的眼睑形态、睑缘位置及睫毛方向是保护眼球的重要因素。倒睫是指睫毛向后方倾斜生长触及眼球,造成结膜和角膜的损伤[1]。倒睫较重而内翻不明显是由于睫毛毛囊附近限局性病变,瘢痕收缩所致[2]。根据倒睫数量的多少、发生的部位、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合并睑缘内翻,其手术方法则各有所不同。

临床上常用的倒睫手术方法有:①电解、激光治疗术:适用于少量的倒睫;②缘间切开法:是睑内翻矫正手术不足的辅助措施;③睫毛移位法;④睑缘移位法:适用于多次睑内翻或倒睫矫正术后,皮肤有缩短,睑缘残留散在的倒睫和内翻者[3]。

眼睑是做“Z”形成形术比较理想的部位之一,“Z”形皮瓣的主要作用有:组织延长和组织移位[4]。我们利用其组织移位的作用,选择年龄较大伴有皮肤松驰的上睑局部倒睫病例,施行该手术方式,其优点在于:①该类患者虽为局部倒睫,但倒睫数量较多、范围较大,采用本术式可避免电解、激光治疗术对睫毛毛囊造成破坏,从而避免了部分睫毛缺失对外观及睫毛保护作用的影响;②对于不伴有明显睑内翻的局部倒睫患者,常规的Hotz矫正术式不能良好矫正,且损伤相对较大。采用倒睫局部“Z”形皮瓣转位的方法,使局部倒睫移位、远离眼球,将手术损伤范围局限在眼睑倒睫局部,且睑缘亦无过多损伤;③由于选择的该类患者均年龄较长,伴有不同程度的睑皮肤松驰。Knizc研究表明,眼睑内外侧皮肤在衰老进程上存有区别,眉外侧在解剖结构上较为薄弱,缺乏组织支持,使得眉及眼睑外侧衰老更为突出,致眼睑外侧皮肤松驰有余,而外侧皮肤的松动性,有利于Z形皮瓣旋转易位[5]。故上睑局部倒睫通过Z形皮瓣被转位至略远离上睑缘的位置时,睫毛的连续性并未中断,只是外眦部略上移,但由于上睑皮肤松驰的掩饰作用,术后几乎不着痕迹,达到矫正倒睫目的的同时亦未对患者外观造成过多影响;④本术式将连同毛囊在内的局部睫毛、睑缘组织移位至略高于正常睑缘的位置,大大减少了局部倒睫的复发几率。

笔者体会,要提高倒睫矫正术的疗效,应在了解倒睫发病机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倒睫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或灵活综合各种手术方法中的优点进行,才能较好地提高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1.

[2]赵光喜.眼部成形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40.

[3]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1-143.

[4]闵 燕,施玉英,魏文斌,等.同仁眼科手术笔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2.

[5]Knizc DM. An anatomically based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eyebrow ptosis[J].Plast Reconstr Surg,1996,97:1321-1333.

[收稿日期]2008-11-20[修回日期]2008-12-18

编辑/何志斌

猜你喜欢

移位皮瓣眼睑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局部皮瓣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分析
关于Bergman加权移位算子的n-亚正规性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病因及预防
超薄前臂皮瓣在鼻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读编往来/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