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班级“柔性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09-05-12

商情 2009年14期
关键词:刚性柔性管理柔性

郭 兰

[摘要]学校管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管理对象主要是受教育者、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目的是培育人。在整个社会对教育结果的心理预期超强的时代,学校管理面临着更大重大的挑战。尤其在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难度更大。如果将柔性管理应用于职业学校管理中,它不仅可以提高学校教师的管理艺术,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职业学校 柔性管理

一、什么是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管理员工。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开拓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柔性管理”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显然,在知识型企业管理柔性化之后,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看重的是职工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

二、班级刚性管理的弊端

从教育以外来审视教育,我们会发现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的管理还停留在重视刚性管理,忽视柔性管理的阶段。目前班级刚性管理的弊端,具体的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师为中心。我国的班级管理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作为权威,学生只能服从,例如教师管理的职业用语中常带有强制性色彩的用语,如“不准,严禁”等。

2.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学生除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外,还须遵守许多学校甚至是教师制定的土政策。

3.以层级化管理为中心。班级管理中有鲜明的层级:核心层(班干部)、紧密层(优秀生)、松散层(中等生)、疏远层(“差”生),这种层级分明的管理结构,正是集权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集中反映。

4.以学习为中心。班级管理中教师过于注重成绩,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最重要标准。

三、柔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班级柔性管理是指以班级社会组织结构为依托,以自我实现的人性假设为出发点,注重师生互动、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模糊的评估体系等,并以此来促进学生主动性,创新性和情感发展,它是在反省现状——班级刚性管理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弥补现存班级管理中的不足,引导一种更完善的班级管理境界的一种管理形式。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如何正确运用柔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将柔性管理渗进班级管理中,可以调节好“人际”关系

教育学是人学,“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不同于物品,他们有一个完整的身躯,亦有一个需借外界力量而逐渐强化完善的灵魂,而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始终起着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

2.将柔性管理渗进班级工作中,可以控制矛盾的激化

人人皆知,当一个社会团体中矛盾一经形成,若不好好控制,就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当班级这样那样的矛盾形成后,班主任就必须冷静地处理,而做到冷静,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最好是要融入柔性管理。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客观、全面、冷静地站在矛盾双方各自的立场上去作过细观察,从而寻找最佳处理答案,使矛盾易于消化。

3.柔性管理渗进班级工作中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班主任一旦在班级管理中融进了柔性思想,那么在学生心目中便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有血有肉的较完美的班主任形象。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认识问题的全面化,处理问题的客观化,解决矛盾的冷静进化等良好的形象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受到熏陶,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个趋势,从而使班级中的学生因受到感染而铸成像教育者——班主任那样高尚的人格。

4.柔性管理渗进班级工作中有利于转化“后进生”

面对“后进生”,班主任必须紧紧抓住其个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而最关键的是尊重其自尊心。因此,必须适时使用适当的方法,使其不觉在班集体中没有地位;同时,还得适时安排其做一些易于做好的事情,让其感到自己尚有“用武之地”;也要适时故意表扬他,让其信心逐渐增强。

5.柔性管理渗进班级工作中有利于抓住管理的“主动权”

目标管理当然是管理系统中有力的手段,然而,若在班级管理中过于框架化,学生就会因完全清楚自己的“处境”,而致使成绩不一、思想不一、性格不一的各类学生把班主任“挟持”住,这样一来,班级事务就只能照已有的“规定条例”办理或削足适履,而不能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方案。如此,班主任的管理主动权就容易失控,对班级目标的“宏观”调控就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从而不利于班级的“走向”。而融进柔性管理,则可以让学生与班主任和谐共处,即使有时出现“裂痕”,通过班主任的调节,学生也容易接受,其实质就是班主任完全掌握了管理的“主动权”。

总之,在班级工作中渗透柔性管理,可以使班主任开展工作更细致、更全面、更冷静、更客观、更易于调控班级,从而克服工作的盲目性、片面性和轻率性,良好的班风、学风就会随之而形成,同时班级开展什么活动,达到什么奋斗目标等等,就会因班级强大的合力而事半功倍。

以上是本人对柔性管理的一点体会,提倡柔性管理并不是否定刚性管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均不完美,柔性管理也离不开刚性管理的班级组织结构,未来管理的潮流应该是以人为本、刚柔结合的班级管理体制。如果仅用刚性管理来管理人才,难免会有僵化之处而抑制人才的创新能力。而仅用柔性管理,会造成组织管理松散,完不成组织目标。只有恰当地应用刚性和柔性管理,才能既完成组织目标,又使组织成员认可组织,从而使成员的才能得到发挥和提高,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因而尽管班级柔性管理的利弊尚有待于更深一步的研究,采用柔性化的班级管理也的确有相当难度,但班级柔性管理的引入仍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1]胡梅.特色与柔性——高职院校竞争中的取胜之道[J].职业技术教育, 2001,(7).[2]杨佐,吴晓义.论学校的特色与柔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1,(7).[3]范立军.试论企业管理中的柔性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猜你喜欢

刚性柔性管理柔性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智动柔性充电弓亮相上海
陶瓷压机机械结构刚性对能耗影响的研究
技术创新能力刚性陷阱与超越路径分析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