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物流外包对提高化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探讨

2009-05-12高会利

商情 2009年14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竞争力

高会利

[摘要]40年前,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了“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阐述了物流隐藏在表面的合理性下,不为管理者注意的物流作业的巨大成本。40年来,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竞争力的贡献,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生产企业经理集中于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专长业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究物流管理的模式问题,即:是企业自己经营物流业务,还是将物流业务外包。实践证明,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外包,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物流外包 化工企业 竞争力

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据IDC公司的调查与预计,未来几年中,欧美国家的物流服务市场将以年平均3.3%的速度稳步增长,第三方物流机构能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所认识,据悉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供应链管理系统调查的《财富500强中》的企业有六成半都使用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在欧洲,很多仓储和运输业务也都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物流已不在作为工商企业直接管理的流动,常从外部物流专业公司中采购物流服务。早在1992年,对全球500家最大制造商物流主管的调查表明,有37%的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在美国的一些主要市场上,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已经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第三方物流的利用。

一、化工企业物流的特点

与其它物流相比,化工物流有以下技术经济特点:

1.物流规模大,特别是化工原料生产。以山东地区的齐鲁石化为例,每年物流规模大约为2000万吨,正因如此,大型石化企业一般选址在沿海,并能够建设深水码头的地区。

2.技术专业性要求高。经营化工物流必须有专业的物流技术、专业的物流设施、专业的物流管理团队和专业操作队伍。化工产品特点决定了在物流的生产运作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反将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和服务水平的降低,而且将导致严重的安全环保问题,威胁物流产品乃至企业的安全。近年来,国内化产品在储运过程中屡屡发生重大事故,主要原因在于经营化工物流的企业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3.资本投入规模大。从事化工物流经营必须进行相应规模的投资,很多大型石化企业的储运设施投资规模都在数亿元乃至十数亿元以上。

4.化工物流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注程度及监管程度都比较大。比较从事一般货物的流通,化工物流由于涉及社会、企业、人民等的安全、环保问题,不仅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有关利益、相关群体的监督,并且受到政府甚至于国际组织有关法令、条款的约束和规范。仅在1987年以来,中国政府以法规形式颁布的直接涉及化工物流的文件就有21个。

以上几个特点表明,化工物流具有鲜明的规模经济特征,较高的进入门槛。如果物流经营规模上不去,必然是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与其它企业相比,化工企业物流外包从经济角度来看更具有意义。国际化工公司一般趋向于物流外包。

二、企业建立大而全物流系统的弊端

企业建立的物流设施普遍利用率不高,增加了企业经营费用和产品成本。例如,一般有一定规模的化工企业都建立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及相关接卸设施,但是调查显示,企业自建物流设施的利用率普遍很低,很多大型石化企业设施利用率仅为50%左右,加大了企业的规模和经营风险,降低了企业对于市场和技术变化的适应性。企业自建物流系统不仅意味着投资的增加,而且,企业的组织规模、人员规模都将扩大,企业组织的弹性和对于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就会相应降低。特别在市场萧条和企业转产时,企业原有的物流和组织以及人员都将成为累赘。对于化工企业的调查发现,由于近年来化工运输技术和客户要求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大吨位公路罐车,实现门对门运输,相当一部分企业原有的铁路储运设施和铁路槽车大量闲置。企业对于相关业务的关注受到影响,妨碍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化工物流由于其特殊性和不可避免的受到政府管制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关注,使企业必须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安全、环保等方面,这必然影响到企业对于核心业务的关注。

三、国内化工企业物流外包水平低的根源

对于协作厂商信任感低,不愿意物流外包。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担心失去物流控制权,再加上近些年,由于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许多商业企业不讲商业信誉,不讲服务质量,导致许多企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轻视物流管理,不愿意物流外包。在传统的生产企业管理体制下,物流管理在企业仅作为辅助生产职能,不可能得到重视,物流管理只要基本适应生产或营销部门的要求也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对于企业成本的主要影响,更难以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物流管理的主要作用。

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缺乏对于物流管理的统筹规划和全盘考虑,无法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在传统的职能制企业管理体制下,现行化工企业的物流流动一般分散在企业各个部门,企业物流设施被各个职能部门所分割,造成管理者难以掌握物流流动的全貌,也无法对物流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同时,受限于现行财务核算体系,无法准确核算物流总成本,这样也就无法控制物流成本。

四、发展物流外包的意义

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国化工企业发展物流外包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物流外包是中国化工企业经营战略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化工企业不可避免地将卷入国际竞争,这种国际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的成本低,物流速度快,谁就能赢得市场。因此,物流外包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也是当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在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框架下,化工物流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依托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业务外包不仅将成为化工企业物流管理甚至于成为企业经营战略和企业再造的主要方向。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有两个基本着力点:一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扩大装置能力和生产规模,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节约;二是系统分析,全盘规划。通过对企业流程的再造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发展业务外包,剥离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整个产品价值链条上的成本。显然在上述两种成本战略中,物流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企业能使之发挥作用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其中包括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质量保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化工生产企业的核心能力定位于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要解决中国企业的核心业务就成为必然。因此发展物流外包,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分拆外包非核心业务,强化核心竞争力,构造扁平化组织,加快企业对于市场和技术变革的反应速度正成为中国企业变革的共同方向。

为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企业管理体制提供契机。尽管经过多年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变革,我国目前的化工企业比较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无论是在所有制形式,还是在内部管理体制、管理效率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比较国际化工公司,在以上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在管理领域正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就是,通过业务分包和战略联盟,使企业体制向扁平化、网络化,甚至于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化工企业,特别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样的大企业,应学习国际企业经验,以发展物流外包为契机,变革内部体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引入物流管理思想,实施开发第三利润源的物流管理整合。从改革运输体制、发展第三方物流入手,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整合物流组织体系,再造产销业务流程,重构仓储管理模式。通过物流管理整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从而有效提高化工企业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竞争力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基于组织结构的转型期化工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浅谈化工企业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