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
2009-05-11邓智平
邓智平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广东省率先走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
2008年12月3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显示,2007年,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85.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该报告同时预测,2009年,广东省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数有可能接近90%,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望比全国提前七至八年实现全面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为本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制定的宏伟蓝图。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领先全国。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23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中,广东省有6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在30%~80%之间,特别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耕地面积指数、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三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分别只有33.1%、45.4%、52.2%。与2000年相比,还有7项指标出现下降,分别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基尼系数、居民城乡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之比、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广东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资源环境呈下降趋势
2007年,广东省资源环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4-9%,比2000年降低了12.6个百分点。导致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减少和环境质量恶化。广东省的耕地面积自2000年以来不断减虫土地利用各项指标全部突破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7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只有45.4%,比2000年的100%降低了54.6个百分点。全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与2000年相比,2007年环境质量指数下降了10.1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7.9%。资源环境的下降说明,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禀赋极不协调,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如果不迅速遏制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将直接影响广东省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的高速工业化,走的是一条依赖比较优势外向带动和低成本资源要素外延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子。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成就了广东省30年的辉煌,另一方面,又正在走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土地、能源、人口、环境难以为继。在珠三角外延开发逼近极限的情况下,广东省试图用“双转移”战略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产业转移在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污染与产业同时转移的现象。例如,直到2008年12月30日,广东29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中,仅有一家污水处理厂正式启用。
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广东省的贫富差距体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三个方面。衡量这三大差距的居民城乡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其中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67扩大到2007年的3.15,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100%降为2007年的91.6%;地区人均GDP变异系数由2000年的68.95%上升到2007年的76.36%,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80.0%降为2007年的33.1%。2007年人均GDP最低的梅州市与最高的深圳市相差7倍,而2000年相差5倍;2007年广东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22,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100%降为2007年的95.0%。三项指标的逆向变化趋势表明,广东省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的难度不可低估。
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一个重大区别在于,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而实际上,广东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甚至有扩大的趋势。这种不均衡的小康意味着,即便广东省通过监测指标体系证明达到了总体小康,那也只是平均数上的小康,始终还有较多人聚集于社会的平均水平,他们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全面小康带来的实惠。不仅如此,贫富差距的扩大将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严重挑战,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宗旨相背离。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广东省三大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10.40:51.10:38.50变化到2007年的5.70:51.96:42.35。7年间,服务业的比重仅仅增加了3.8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2003-2007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服务业的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较低,总体规模较小。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只有11.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占6.8%,金融业占13.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8.3%,都远远低于传统批发零售业的20.9%。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影响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导致产业调整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严重不足。无法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尽管近年来,广东省各级政府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全省研究和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也从2000年的1.00%提高到2007年的1.30%,但距离全面小康2.5%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实现程度仅为52.2%。而自主创新不是短期加大投入就能解决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的快速起飞,最主要的推动力是借助环大西洋经济圈和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加工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强大推力,具有强烈的外向带动特征。在这种外源型经济为主的情况下。本土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没有自主,谁来创新?此外,前些年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也出现偏差,“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并不有利于全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弱。
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2007年,广东省文化教育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9.2%,2000年为87.9%,7年仅仅提高1.3个百分点。其原因在于: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2003年的83.8%下降到2007年的68.9%;受教育年限距离全面小康的要求尚存距离。2006年,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4年,相当于初中三年级,距离全面小康目标还有1.56年。特别是城乡教育差距突出,2006年,广东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9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比全省的8.94年落后接近一年。文化素质偏低制约了农民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2007年,农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1%,不到城镇支出比重13.9%的一半,比2000年降低了5.8个百分点。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特征。然而,广东省居民的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农村教育的落后,不仅影响农民精神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拉大城乡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虽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大量省外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本省农村仍有约500万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不足成为制约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原因。
从2000年到2007年,实现总体小康已经整整七年,但是,广东省依然没有摆脱总体小康的思维,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上并没有根本起色。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不仅意味着量的增长,小康社会标准的提高,更意味着内涵不断丰富,结构更船均衡。全面小康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天然的联系,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小康才是全面小康,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仅仅是总体小康的延续。当前,广东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广东省率先走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广东省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将走向何方,广东省能否再杀出一条血路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的成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正在席卷垒球,外贸大省广东无法独善其身,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面临更多变数。但是,我们绝不能回头,唯一的选择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广东省才能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虽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大量省外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本省农村仍有约500万剩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