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旅游重建能否撬动民资
2009-05-11何晶
何 晶
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的过程,不仅是民间资本找到投资热点、拉动内需的机会,也是四川当地旅游业借以提档升级的巨大契机。
“这几个月一直都在跑灾后的景区,也一直都在做一些灾后重建的规划。目前灾后旅游业的重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比如旅游的通道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景区的公共设施以及文物保护等等方面。”当本刊记者询问地震灾后旅游业的恢复情况时,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教授说。至于灾后旅游重建的资金投入状况,“目前还是政府投入的资金比较多。政府对旅游业的恢复和重建的安排是,先恢复基础设施,架好平台。”
灾后不久,四川省灾区的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很快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强调说:“旅游业是富民产业,更是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先导产业,一定要高度重视。”
国家投入、地方援建是先导
“在做灾后旅游业重建的规划时,就将旅游业定位为‘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杨振之教授说,“‘优势产业的定位主要是因为旅游业的资源状况,其实在地震中,四川旅游业最优秀的资源并没有毁掉,对四川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景区的影响并没有很大,比如说都江堰、青城山、黄龙、九寨沟等。主要是进入这些景区沿途的道路、生态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至于‘先导产业,最大的意义在于,旅游业的重建能够很快地恢复灾区人民的信心,也能够最快地恢复市场的信心,首先要把人气提起来,这个很重要。”
在四川省灾后旅游的重建恢复之路上,资金投入是一个大问题。2008年年底,中央为了扩大内需,计划到2010年底,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4万亿元,其中对四川灾后重建投入约1万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旅游业重建的资四川都江堰旅游业正在逐步恢复中金,“主要是国家投入的,集中于公益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省旅游局规划处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当然是重中之重,交通、电力、通讯等公共系统不做好,更何谈进一步的恢复重建和开发。
在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对口援建四川灾区的省市在旅游业重建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江苏省在对口援建中进行的“绵竹年画村”项目就是其中一个。“‘绵竹年画村是我们做了很久的一个规划,但是基本没有启动,后来江苏省看见这个方案之后,觉得很好,就通过援建的方式立即投入资金把村子建起来,现在正在施工。”杨振之教授介绍说,“最初的规划就是首先把这里的乡村聚落、田园风光保留下来,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同时规划有手工作坊的参观、制作体验和作品购买等项目,还将每家每户从事的业态分工:具体从事年画制作、销售、餐饮等都进行一些调整,避免恶性竞争。”
民间资本跃跃欲试
四川灾后旅游业重建的资金缺口还是非常大,四川省旅游局规划处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我们非常想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旅游重建的项目,对他们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营资本投入的还是比较有限。”
“目前,准备投资和有投资意愿的人、咨询的人都比较多,因为政策比较优惠;但大的民营企业对具体旅游项目的投资可能还比较少。目前大多民营资本都还持观望的态度。”谈到民营资本是否有进入旅游业重建的情况时,杨振之教授说。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杨教授就曾接到电话咨询是否有可投资的旅游项目。
特别是很多的中小企业民营资本,具备参与旅游业重建、寻找盈利点的积极性,但由于其本身不具备雄厚的实力,同时又遇到目前的金融危机,因此投资时就会反复论证、反复思量。四川的旅游项目,不同项目的盈利点不一样:门票,餐饮、娱乐、购物等相关服务,以及旅游商业地产等都有差异。“纯粹想投入景区的投资,就我知道的来说,目前还比较少。很多企业把投资的盈利点放在房地产上。因为灾后重建方面的房地产、业有很多的优惠政策,例如会结合灾后的迁建、农民的安居工程等做一些旅游项目,但是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房地产方面真正‘下水的人也还很少。”杨教授说。
除去谨慎的民营企业的资本,一些私人资本可能已经更早地进入了旅游业的一些相关产业中。例如利用灵活的土地流转政策,进入旅游地产业。各地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灵活的、创新性的政策。
例如“联建”政策。据杨教授介绍,目前正在做的成都大邑县、崇州市的乡村度假村的规划,就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通过一对一或几对一的土地流转形式,私人资本的进入,“把农民的房子建起来,而农民用地抵扣了建房款,这样收效很大,让很多农民把安居工程搞起来了。”比如说几家农户一起修几幢房子将其出售给城里人,或是城里人去乡下修建别墅。对这样的情况当地也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土地可以办理使用证,房子也可以办理商业用房性质的房产证。因而对于成都许多的居民吸引力很大,目前已经有很多都在建了。当然也有很多投资商进人,“很多村各自形成一个合作社,可以统一流转出一个村的土地,投资商就能够一次性获得这些流转出来的建设用地,用于修建别墅再出售。这个政策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超前的,我们称之为‘联建。”
更宽一些更广一些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曾表示,国务院通过的4万亿元扩张性投资政策为温州的民间资本创造了大量投资机会。国家投资起到带动作用,温州的民间资本就会迅速跟进,参与到市场化运作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间资本投资的意愿。
在四川旅游业的重建中,也有国际资本的加入。新加坡的万邦集团斥资开发都江堰的龙池景区,在国家森林公园的外围地带,有适宜的气候和优美的景观,计划开发成森林度假景区。开发规划在地震前就已经做好了,但因为地震而耽搁了。“我前不久去了龙池,他们现在马上准备就要开始实施了,”杨振之教授目前一直在对四川灾后旅游项目进行考察,接触了很多项目,“也还有其他的国际资本进来。”
四川旅游业重建中,除了一些较大的景区景点可以成为投资项目之外,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小型旅游项目也可以成为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四川省龙门山地区的农家乐,在地震之前就已经发展得很好,是四川省乡村旅游的一个主要片区。当地农民靠发展旅游发家致富,得到了实惠。所以在旅游业重建的过程中,在国家给予一些基本补贴的基础上,当地农户很有意识地将重建家园与农家乐旅游恢复重建结合起来,并打算进一步扩大农家乐的规模和面积。针对这种情况,杨振之教授分析说:“在灾区重建的过程中,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恢复重建可能比景区还要快。首先农家乐的投资不大,农民又有积极性,只要统一规划后实行,很快就能恢复起来。同时,农民本身就要安居重建,因此政府在补贴、政策引导上都给予优惠,恢复农民重建的信心。恢复农家乐旅游的过程中,把农家乐的庭院、环境空间、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都重建得更好。这样一来,成都周边的乡村旅游都有了提档升级的机会,变成既有美丽的乡村田园景观,也不再是一家一户单纯的农家乐,而是形成了管理和服务都比较好的乡村景区。”
完善政策撬动民资
由此看来,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的过程,不仅是民间资本找到投资热点、拉动内需的机会,也是四川旅游业借以提档升级的巨大契机。
四川省十分重视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8年底,出台了《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实施重振旅游工程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意见》等政策,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税收、信贷支持力度,以优惠价格加强营销。大力通过会展、博览会宣传推广四川旅游景区,2008年底,四川省旅游局促销团还远赴日本进行了主题为“看赤壁,品三国,游四川”的2009年四川旅游产品推介会。同时,还在四川省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注重将新建项目与灾后重建项目有机结合,将旅游项目引进和灾后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恢复建设相结合,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但是,有一些政策也还可以做得更到位一些,尤其针对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民营资本要进入旅游重建领域由于资金有限而思忖再三、略有隐忧的境况,能够有进一步优惠和可行的政策出台,可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此,杨振之教授表示,在重建过程中,还有很多政策可以更灵活一些。“比如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政策。中小企业的资金不多,现金流比较小。如果能够解决贷款问题的话,旅游重建引入民资会好办得多。其实旅游并不是一味要大企业、大集团投入,国内外很多旅游项目都是中小企业做起来的。”杨振之教授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参考意见,“在灾后景区重建开发过程中,对景区周边建设用地的配置可以大一些。企业投资进入一个景点,要做好的话,资金投入量会比较大。能否在企业投资项目之后,土地的费用可以缓缴,但是,土地可以直接进入公司的资本中去,用于抵押贷款,解决资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