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做官”是文化市场的创新
2009-05-11
单士兵《重庆时报》评论部主编
郭敬明这个“副总编辑”的身份其实很单纯,根本不带任何“官方”色彩,只是商业主义下的市场选择。
我记得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时候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很显然,这是由特定年代的文化、政治环境的特质决定的。而在今天,离开市场,文艺的身份标杆似乎怎么也树立不起来。但是,市场无疑又不能完全作为界定文艺质地的价值指归。
这或者就是郭敬明饱受争议的原因。毕加索说,天才总是惹人非议的。如果把红得发紫的郭敬明,说成是天才,也一定会得到许多人认同。比如,长江文艺出版社就一定把郭敬明当作绝对的天才;最近,这家出版社一纸聘书,让郭敬明成为他们北京图书中心的副总编辑,媒体报道此事时,特别强调这个职务级别相当于“副处级”,又引来一番强烈议论。随后,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关人士公开对此进行澄清,“这里实行的是全员聘用制度,跟级别没什么关系,副处级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连《纽约时报》都为这个中国年轻作家戴上闪亮的桂冠,2008年5月,这家报纸以《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报道郭敬明时第一句就写道:“如今,中国最成功的作家是24岁的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尽管这样的桂冠被许多人视为“高帽”,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人身上集聚着如此的独特与吊诡,的确是有理由被视为天才的。
对于郭敬明“做官”事件,许多人的确存在某种误读。把“副处”的标签贴在郭敬明身上,并给他招来“进官场”“被招安”等斥责,本身就存在着某种错位。特别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澄清,由于未能直指问题关键,也难以消解公众对“郭副处”的身份猜疑。原因最简单不过,这一切未能被纳入到最根本的语境下——出版体制改革。其实,在新年伊始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司还特别强调,2009年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主题年,也是改革攻坚年。这意味着出版社将真正告别过去的事业单位身份,全面走向市场成为经营实体。了解这样的背景之后,谁也不会再把“郭副总”当作“郭副处”了。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曾在出版集团旗下的报社工作过,现在的工作单位所属的传媒集团,也在利用出版业改制收购一些出版机构。种种现实让我强烈感受到,中国出版行业正在进入空前竞争与重组阶段,出版市场将进行一次重新洗牌。出版社要从过去的事业单位成功转为现代文化企业,就必须打出扭转局面的好牌。郭敬明,说到底,就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打出的一张牌。郭敬明这个“副总编辑”的身份其实很单纯,根本不带任何“官方”色彩,只是商业主义下的市场选择。
把郭敬明说成“广告符号”或“市场招牌”,相信比他的作家身份更多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同。身兼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作家、《最小说》杂志主编、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等头衔的郭敬明,每月都有超过百万元的收入。早在2003年,郭敬明已经人选“《福布斯》中国财富名人榜”,被称为“商业天才”。2008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郭敬明也稳居头名。这是因为他从来就不是那种所谓的传统作家,他的青春文学与偶像价值,已为他培养了一大批固定的粉丝。郭敬明的卖书,就好比歌星签名售碟一样,内容好坏可以先放一边,明星签名本身的诱惑力,就足以产生市场价值了。
这一点,此前长江文艺出版社已尝到了甜头,现在,面对行业改制带来的机会与压力,尊重市场逻辑,拿出巨大勇气摘下郭敬明这个头牌花且进行吆喝叫卖,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种种事实也证明,郭敬明的公司用流水线制造着“文学超男超女”,文学理想本来就不是他的最大终极追求目标。最近,他也明确表示,希望成为一个聪明的生意人,很有可能不再写作。很显然,这样的身位定位,本身就寓示着,郭敬明也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仅仅是一张“市场牌”。对于出版行业的改制,对于文化市场改革,郭敬明“做官”,实际上也可以说成是对陈旧僵化的行政体制的改革,他能够为文化市场带来一定的活力,这样的举措,本身就赋含着特定的创新价值。
既然过去僵化的市场并未带来有效的文化创新,那么,以市场改革来作为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当然就是一种选择了。事实上,市场创新和文化创新本身就可以并行不悖。取得良好效益,自然可以通过结构优化,来深度挖掘资源优势,进行不断的文化创新了。许多国外优秀的出版企业,也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哪能一提到市场,就捂起文化的鼻子呢?所以,对着“高就”的郭敬明,真的没必要以所谓文化价值或文化创新的名义,大感“闹心”。特别是,在出版业改革的语境下,郭敬明做官这张“市场牌”,能够激起怎样的“涟漪效应”,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