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本溯源是独立思考的必由之路
2009-05-11张大文
张大文:199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并被授予国家级“人民教师”奖章。1992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现为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已发表文学作品i000万字左右。
请读读苏轼《石钟山记》的第一段罢: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袍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对于石钟山命名的原因,这一段文字指出:人常疑郦元之说,余尤疑李渤之说。那么,苏轼是不是挤在“人”之中也疑郦元之说呢?他似乎没有表态,其实是不疑的。这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到:一是纵观全文,尤其是文章结尾时说:“那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二是本段对李渤之说“余尤疑之”。这句“余尤疑之”,不是“疑鄙元之说,尤疑李渤之说”的意思,而是“我疑李渤之说的程度更加超过人们疑郦元之说的程度”的意思。那么,既然对郦元之说不疑,为什么用“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一句来挺“人常疑之”的理由呢?其实,这里是代人们说出怀疑郦元之说的“理由”,也为下文通过实践证明石钟山能鸣这一点埋下伏笔。而到那时,李渤之说的浅陋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之所以从这个问题的释疑过程谈起,是因为它是符合杨朱对歧路亡羊这个现象的认识过程的,由他所讲的“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的故事体现了这个认识过程;也是因为它是符合心都子对杨朱所讲的故事的认识过程的,由他对孟孙阳所讲的体会证明了这个认识过程。
那么,杨朱经过长期潜心思考的所得,即渗透在他所讲的故事里的思想要点究竟是什么呢?一是抓住根本。杨朱认为:大道因为多岔路,甚至岔路上还有岔路,所以丢失了羊。如果说这是喻体。那么回到本体上来。心都子关于兄弟三人对仁义的理解各不相同、因而究竟谁对谁错的问题,杨朱认为也是离开了他们共同的老师所阐明的仁义之大道,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歧路,才有失去本真的、只求一知半解而不作刻苦钻研的答案。所以。杨朱以毒攻毒,用类似的例子说明“本学泅,不学溺”的溺死者离开了学泅的大道,必然走上溺死的歧路。这就表明:根源不可丢。
二是明确方向。方向当然是指前进的目标应该树立在哪里的问题,是向前看的问题,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朝后看的问题,一个探本溯源、排除种种错误的理解的问题,一个从歧路的迷宫里走出来、走上康庄大道的经验总结的问题。总之,只有有了抓住根本的总结,才能有坚定不移的方向,只有有了一以贯之的继承,才能有坚实创新的开拓,而不重蹈多歧亡羊、多方丧生的覆辙。
我们是多么需要在探本溯源的循环往复中走出一条独立思考的大道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