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何时才有诺奖得主?

2009-05-11

凤凰周刊 2009年30期
关键词:诺奖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奖

随着华裔学者的研究不断跻身国际前列水平,诺贝尔得奖者中华裔学者的数目渐增。华裔学者得奖,令国人与有荣焉,但这仅限于心理上和情感上,因为正如高锟教授和其他几位获奖的诺贝尔得主一样,他们的大学教育、研究生涯以至成名的工作机构,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外国,他们的成就,其实跟中国的关系不大,研究成绩也跟中国的学术和科研环境无关!早在1950年代就获诺奖的杨振宁教授曾经预言中国在20年内可以在本土产生诺贝尔奖得主,如果成事,确实是中国人的骄傲。

不过最近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的一番话,却令人对中国的学术前景有所担忧。他批评中国内地大学缺乏“解放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的特点,“教育机构计划学术,更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一番言词激烈的话,对中国学术界无疑是~盆冷水。如果这位学者所言不虚,中国又怎能产生出土产的诺贝尔奖得主?

(《信报》,10月7日)

在6个诺贝尔奖奖项中,文学奖最为引人注目。每到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季,全球媒体和博彩公司总是热火朝天地玩起“你猜我猜”的游戏。诺奖的大众化炒作和博彩公司的噱头,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纯粹文学基因已经嵌入了大众娱乐色彩。但中国要摘得体现人文思想的文学奖则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虽然文学奖难以摆脱浓浓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直接表现文明的冲突,文学作为人学的普世价值依然是其灵魂。所以,伟大的作品是超越语言和国界的,能够激起全人类的思想共鸣和审美通感。所以说,当中国作家埋怨文学奖评选上的双重标准和文化偏见时,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文学创作是否具有打动全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考察当代中国文学现状,确实处于一片尴尬。“新时期文学”崛起的那代人不仅鲜少契合时代的作品问世,而且很多人已经不务正业,如刘心武在乱解“红楼”,如王蒙不时陷入大众文化的是非;而50、60年代出生的作家则习惯于用乞讨和复出的行为艺术做秀,70年代的作家被评论家讥讽为“一出生就衰老的一代”;80后是网上活跃的快餐文化一族,要么陷入抄袭风波,要么随恶搞之潮起伏。所以,德国汉学家顾彬毫不客气地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作协主席铁凝的“错”字风波更成为中国文坛的最大讽刺。在一片文坛荒漠之下,又出现了“小说死了”的哀叹。如此情势,中国当代作家哪一个具有诺奖的水准呢?所以,就文学诺奖而言,我看是中国作家自毁长城,让人汗颜。

窃以为,传统文学在经历过去3个世纪的文学高峰之后,开始走上没落并逐渐奄奄一息。不为别的,只因为20世纪的时代背景过于繁杂多变,复杂得让文学家丧失了原始真诚的创作冲动,把简单的文学审美异化为一种情绪的宣泄和文字技巧的表达。而且,新兴的网络文学已经崭露头角,而诺奖却对这一新兴的文学载体视而不见。

20世纪的文学流派比任何时候都多,文字比任何时代都晦涩,作家比任何时候都更让人不可捉摸。所以,尽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包装,文学离经典却是越来越远。新世纪的文学似乎更加迷茫,因为信息时代的人们可以不通过文学作品去汲取娱乐、教化和审美的精神营养,文学仅仅是一种码字的职业。

200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获奖感言一针见血——不是高兴,而是绝望。这非谦虚,也非矫情,而是发自内心的文学感受。如果说高尚的文学和文学家靠诺贝尔文学奖来提振信心而不是靠读者支持,文学的价值何在?

对于从未真正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文学界和华人世界而言(高行健除外),也不妨冷眼旁观,既不要东施效颦为获奖而创作,更不要对诺贝尔文学奖产生酸葡萄心理。中国文学家,好好为“人”写作,切莫为“奖”写作。文学,一旦有了功利的牵挂,品质就不再单纯。(张敬伟)(《联合早报》,10月9日)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华人科学家高锟(右)以及两名美国科学家分享。

猜你喜欢

诺奖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奖
“我心目中的诺奖级作家”阅读札记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爱因斯坦为什么没有两次获诺奖?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奖的“权威”
莫因华人科学家落选诺奖气馁
诺贝尔文学奖VS茅盾文学奖,谁更能反映中国文学的真实状况?
本刊设立“金盾文学奖”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