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胜宁雕刀铸真情

2009-05-11

文化交流 2009年6期
关键词:黄杨根雕木雕

郑 朝

今年1月10日至2月10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一件题为《孩子,就是老师的生命》的黄杨木雕,被展览艺术委员会作为重点作品进行推介和宣传。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对创作这件作品的郑胜宁大师“表示敬意”,专家也当着郑胜宁的面赞许道:“你创作的地震中的教师形象是活生生的,有激动人心的思想感情,是当今时代的‘这一个。”其实,这件作品早就为郑胜宁赢得了荣誉,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郑胜宁第一次在全国工艺美术展中获得金奖是在1991年,他以《鱼篮观音》《老子》《楚魂》等参展,赢得刘开渠根艺奖金奖。此后,郑胜宁仿佛与金奖有缘,创作的《亲昵》《神医华佗》《大江东去》等都被专家和观众看好,多有金奖斩获。他的黄杨木雕作品多次选送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展示,有的还被选为国礼。1996年,郑胜宁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9年他被选为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主席。

说起《孩子,就是老师的生命》这一佳作,郑胜宁就动了真情。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举国悲痛,郑胜宁的心也被深深震撼了。媒体的现场报道感人至深,《先救孩子》重点新闻中,老师们临危不惧抢救学生的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动人事迹,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脑海里产生了清晰的轮廓,于是立刻构思,构图,制作,一气呵成。作品表现了一位女老师双手各拎着一个孩子疾步逃离地震现场,午睡中的男孩裤子还没穿好。地震灾害之中越能体现大爱无疆,作品向神圣的人民教师致敬,感谢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满腔的爱。在创作材料上,郑胜宁精选了一段千年树龄的珍贵黄杨木,采用圆雕、镂雕以及群雕的技法与点、线、面的现代手法相结合,在人物的脸部、手部等肌肉部分进行精雕细刻,了无凿痕。而衣纹留存雕刻刀痕,底座上更多的强调了刀痕的肌理,以此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突出作品的主题和环境。

郑胜宁创作出如此精湛的现实题材的黄杨木雕作品,决非偶然,是他长期来对现代人物题材的表现上进行探索和创造的必然,是他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之使然。郑胜宁在他撰写的《谈黄杨木雕现代人物的塑造》一文中说:“继承传统,不是简单地因袭照搬古人的东西,更不应把明、清的风格当作唯一的传统……。应该看到,传统的黄杨木雕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在题材上不出僧、佛、高士及仕女,虽偶及于渔、樵等庶民百姓,但所占比例甚低,于是作品因创作题材过于雷同而缺乏新意。在表现手法上,老一套或刻画形象方面的概念化,老调子,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因此黄杨木雕的创新至关重要。”郑胜宁既继承传统,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前提下创新,他的《套马》《春暖》《岁月》《黑头发飘起来》等作品,就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又使作品传神、写意、抒情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根植于民间的生活,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反映大家关注的重大题材外,郑胜宁的创作对象也会涉及平凡的甚至被遗忘的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黄杨木雕《老木匠》《穿街走巷》《修鞋走天下》这系列作品再现了普通手艺人,带着简单的工具走街穿巷的磨刀师傅、木匠师傅和背着修鞋机器讨生活的修鞋师傅,曾经在城市和乡村的角落时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以自己的手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换取微薄的收入来养活自己的手艺人,也许会被个别自视高人一等的人鄙视,然而他们从未看轻自己,坦坦荡荡为自己的生活奋斗。作品之一的修鞋师傅坐在矮凳上,腿上铺着衬布,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在和顾客攀谈。这一系列作品都是反映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看似微不足道,却能从人们忽略的小人物中体现伟大之处,这样从生活中来的题材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创作表现上,作者细腻刻画并配以多种工艺手法和技巧,使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多元的社会层面显现出来,同时也歌颂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郑胜宁的作品中除黄杨木雕外,根雕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根雕的最大特点和价值在于其独一无二,每件作品都是根据根材的自然形态、质地、色泽等确定题材和内容,依形赋意。因此,材料的选择对于根雕创作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一块好的根料是作品成功的一半。根无定形,局限性很大,很多创作者在选料时往往觉得可供使用的材料特别少,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根艺家在取料时对根料上的疙瘩、团块、孔洞、缠纽、凹凸、枝杈、畸曲、皱折、纹理等却能得心应手,在创作过程中巧妙应用,往往在别人眼中的“缺陷”“残次”甚至“没法用”的根材恰恰是根艺家突出作品内涵、体现神来之笔的精华所在。

根雕《镇邪钟馗》原是一块被丢弃的松树瘤,厂家在生产南瓜工艺品时觉得这块根料形偏长,表面腐烂且虫孔很多,所以被扔在废料堆里。郑胜宁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块松树瘤有其可取之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树纹特别明显,且繁而不乱,虚实相交,这种自然造化非人工所能企及。他觉得钟馗的造型比较符合这块根材,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但很有才华,满腹经纶,且为人刚直,不惧邪祟。有关钟馗的神话和故事历代不衰,钟馗的身世也被演绎得丰富多彩,大家都在岁暮除夕时贴在家门上,“以祛邪魅,益静妖氛”。创作中郑胜宁重点在其头部和面部刻画,须发和衣纹部分顺应根材的自然纹理,一个腰配宝剑,凛然正气的中国神话人物诞生了。

2007年郑胜宁创作的《那一年》也是利用松树瘤的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和自然形态刻画了一个在母亲怀里孕育的婴儿的造型,周围回旋流动的线条以及残缺的透空,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作品于2008年12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中国根雕艺术精品展》中荣获金奖。

另一件作品《楚魂》是利用一块长75厘米、宽37厘米、厚15厘米的三角形的香樟树根制作的。郑胜宁有次去看一位朋友,在净慈寺菜园边发现这块树根已经被蚂蚁、小虫咬得千疮百孔,积满淤泥,但当他拿到万松岭的溪边仔细地清洗,剔除腐烂,顷刻之间,那优美流畅的木纹,自然的木质形态,使他如获至宝,觉得可以用来雕屈原。屈原一直是郑胜宁比较喜欢的创作主题之一,对于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郑胜宁在艺术处理上采用粗雕与细刻相结合,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手法,头、面部重点加工,其余部分仅略作调整,基本保持了木质的自然形态和纹理。屈原的宽阔的额头、飘散的长发,清癯的面庞,雕刻得光洁精细。尤其是深邃的双目,飘逸的长须,显现出肃穆的神情。被风吹起的衣衫,形象地喻示屈原在劲风中逆风而行。整件作品表现屈原为国为民的忧虑和惆怅之情,也体现诗人在逆境中超凡的潇洒的气度。

对于根雕创作来说,一件好的根材是作品成功的一半。《东坡吟》这件作品的诞生也同样在选材上有些偶然。那天郑胜宁送《释迦牟尼像》的样稿到温州雁荡山双林寺参加寺院佛像雕塑项目竞标,就在寺院不远处偶然发现了这块一米多长的木块。他向一旁的农民询问后得知,这是给孩子当木马玩的,没什么用。他仔细看了看,吸引他的是这块材料的线条肌理不是按照正常的直纹变化,而是一条条横线发展的,当时就觉得深藏于古寺之中连朽木也神奇,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千年古寺双林寺坐落在旁边,在前面不到百米处就是著名的雁荡山风景区的景点燕尾瀑,瀑布终年不断,川流不息。这块浸渗在泉水中的金丝楠木,经过千百年水流的冲刷,深深烙刻下了岁月的痕迹,在这有灵气的土地上,让他寻得这样一块有灵气的根材,实在有缘啊!

另一件代表作《岁月》的根材也颇有些来历,一次在乐清柳市的小弄堂,看见一家小餐馆的后面厨房柴堆里有块黄杨木废料躺在那儿,外形奇特,像是一个戴头巾的人物形象,于是郑胜宁和老板商量着要了来,攀谈中店老板告诉他在别处还有很多废弃的黄杨木料。他马上去看,结果一块适合雕刻的料都找不出来,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接下来的几天,郑胜宁根据那块黄杨木料的自然形态进行艺术构思,先在木料上用铅笔打稿,然后开始打坯制作。雕刻时体现七分自然三分雕刻,以少胜多的根雕法则。脸部结构、体、面、质感、写真传神,而其余部分则尽量放松,加强凿迹刀痕。

人们常说:“功夫在诗外”,对于木雕艺术来说也是一样,如何从生活中提炼适合表现的题材,如何去表情达意,如何赋予作品灵魂,创作出独特风格的作品是郑胜宁一生不断的追求目标。从1958年开始,出生在黄杨木雕之乡乐清的郑胜宁和雕刻维系在一起。从当年的懵懂少年到如今两鬓斑白,五十载岁月,匆匆过去却又历历在目。他的一生与木雕相依相伴,如影随形,看着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陪伴着他共享收获的喜悦。

猜你喜欢

黄杨根雕木雕
黄杨盆景欣赏(一)
Graphene-tuned threshold gain to achieve optical pulling force on microparticle∗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根雕艺术成收藏新宠
黄杨盆景欣赏
根雕艺术品正逐步进入收藏领域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