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
2009-05-08郝益东
郝益东
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是对“水泥森林”填加文化色彩和人文气息的社会实践。特色鲜明的城镇从外观就可以给人以底蕴深厚、形象鲜活、过目不忘的印象,对居住者、投资者、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内蒙古在本世纪头7年,城镇化率从42.7%提高到50.2%,正在经历着城镇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最迫切和最有利的时机。如何使城镇远离呆板、消沉、混乱、怪异、拙劣之弊,使城镇风貌朝着规划控制的方向发展,应当成为城镇领导者、专家学者和广大居民的共同责任。
一、内蒙古城镇风貌的形成脉络
(一)历史遗存
内蒙古建城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两朝就有星罗棋布的城堡要塞存在。历史上最大的草原都城,是元朝在与横跨亚、欧的4个蒙古汗国融为一体的背景下,于1256年由元朝皇帝忽必烈下令建造的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兰旗境内)。这座与北京元大都齐名的元朝都城后来被付之一炬,除座基之外没有留下地上建筑物。但从文字记载和其他旁证推断,这座都城应是以中原汉式宫殿建筑制式为主,加之蒙古式建筑点缀而成。这一形制一直影响到后来草原上各类宫廷建筑。藏传佛教传人蒙古草原之后,大量出现汉藏建筑风格结合、加蒙古式点缀的庙宇。其中呼和浩特市在历史上被称为“召城”,有“一座城池半城庙”的说法。现仍有不少召庙是文化旅游和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锡林浩特市内建于250多年前的贝子庙,现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心。
(二)近代建城
由于工商业萌芽发展和中央政权对边疆控制的加强,内蒙古城镇也随之相应发展。在明代北元蒙古帝王阿拉坦汗所建“库库和屯”城的基础上,至19世纪呼和浩特旧城已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宗教、居住等多重功能的塞外中心城市。清朝兴建的军政重镇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新城”选址于旧城以东约2.5公里,而为下嫁皇室公主修建的公主府则选址于城北约3公里。“三极”式的城市布局,加上穿插而建的各类村落式作坊(蒙古语“板升”),形成了与中原地区以城墙围封的传统城市完全不同的形态。之后出现的边疆城镇大都形成了官府、寺庙、居民、村庄相间的布局形式。松散型的城镇形态一直影响到现代。
(三)建国后城市规划建设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组织的城镇建设在工业基地和各级党政机关所在地全面展开,城市规划工作逐步推行,基础设施也开始配套建设。其中包头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展城市规划,并经中央正式批复的城市。这一由前苏联专家指导完成的城市规划,将新建的两个城区与旧城区间的距离定为20-30公里。这一布局模式为后来组团式城市发展和大规模城市绿化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一方面是大量出现的“火柴盒”式简易建筑以适应各方面对房舍的急需,另一方面也在“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要求下,鼓励创作地域性建筑。如内蒙古博物馆,在吸收西洋式布局、中原汉式建筑、藏式檐口等混合风格的基础上,加添体现蒙古特色的穹庐式园拱及花纹图饰等。再如成吉思汗陵,在汉、藏式混合风格的基础上,加上抽象的头盔式“蒙古帽”屋顶,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建筑类型来看,借鉴外来建筑式样、整治原有建筑、保护维修古旧建筑并重,同时继续探索地域特色的表现形式。出现了一批诸如内蒙古人大办公楼、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赛马场、呼和浩特市党政办公楼、内蒙古大学新楼等一批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原创性的建筑。2003年自治区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城镇化的决定》中,规定城市建设要把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地区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进入有组织推动的新阶段。全区各地不断涌现出特色鲜明的城镇建筑和园林景观。例如,呼和浩特机场航站楼尤如一群现代蒙古包迎送各方宾客;昭君博物院仿古式宫廷建筑和穹隆型匈奴建筑相互呼应,体现出“胡汉和亲”的古韵;阿尔泰游乐园以90%的绿地比例和乡土风格景观设计,达到了在游乐中品味地域风貌的要求;呼和浩特体育场则以草原雄鹰展翅的意境与圆型建筑浑然结合;内蒙古博物馆与乌兰恰特大剧院共同将草坪、小路、溪流、飞檐组合起来,体现了“天堂草原”的意境;内蒙古文化大厦以毫无夸张的雄浑气概透出草原文化的底蕴;以收藏阴山岩画著称的包头市博物馆,以“草原巨石”的造型宣示了游牧民族在内蒙古草原的活动历史;鄂尔多斯市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史诗作为群雕素材,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广场。此外还有诸如内蒙古会展中心、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锡林郭勒盟党政办公楼、策克口岸联检楼、甘其毛道口岸联检楼等众多建筑都以不同的造型和装修装饰,或隐喻、或直观地体现出草原文化。在旧街区改造方面,呼和浩特市一改欧式穿衣戴帽的造型,采取整体城市设计统一整治的方式,打造了蒙元文化街、伊斯兰风情街、满蒙文化街等特色街道。呼伦贝尔市利用各种民族题材用于旧街整治,形成了草原旅游城市的新风貌。在建筑群整体协调方面,鄂尔多斯市在成吉思汗陵祭奠区扩建、游览区新建、服务居住区迁建过程中,全部要求体现民族形式,为全方位体现地域特色做出了有益尝试。满洲里市则在保留近代俄式建筑的基础上,新建筑全部借用俄罗斯风格,以求城市风貌的统一。2006年,自治区召开了“全区城镇风貌特色研讨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要求从规划布局、园林景观、建筑造型、整体色调、装饰装修等5个方面塑造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的主调。
二、内蒙古城镇风貌的要素源泉
(一)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形成城镇风貌特色的基本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亚洲内陆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全区总面积118.2万平方公里,主要由视野开阔、平坦起伏的高原、丘陵、中低山组成。日照充足、风多雨少,夏季炎热而冬季严寒,是全区普遍的气候特点。全区自东向西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等多种生态类型,拥有丰富的木本和草本植物以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城镇风貌特色的塑造提供了现实参照,并成为有效的创作源泉。
(二)历史文脉
传承历史文脉是城镇风貌特色的核心内容。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内蒙古不仅具有远古人类进化的多处遗址,而且是数千年来众多草原游牧民族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舞台。其中有的民族进入中原地区,有的民族远足西方,有的则曾经统一亚欧大陆的广大区域。远至石器、青铜器时代,近至现代文明,都有大量内容独特、风格各异的历史遗存。在中国历史上定都北京的王朝,都一直把内蒙古的
广大地域作为通往漠北与西域边疆的通道和基地,大规模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在内蒙古的众多城池进行。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多元文化是创新建筑思想的丰厚土壤。
(三)民族文化
民族聚居的地域性决定了城镇风貌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征。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的民族自治区。境内还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自治旗和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各民族因历史渊源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各异,形成了不同的居住习惯和审美视角。研究民居形式,可以探索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发掘出多种多样的建筑特色语汇和符号。草原游牧民族使用了数千年的蒙古包具有抵御风沙寒暑而又安装拆运方便的特点,是人居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制作蒙古包的木条、皮筋、羊毛毡、牛毛绳等全部取之于自然,搭建蒙古包可以不破坏任何自然地貌。蒙古包的形式有古代、现代、民居、宫殿、生产用简易包等多种类型,但总体构造和造型基本一致,都是由园隆型的顶部、射线状的上部、菱形与浅s型相结合的圆圈状周壁等几何图型组成,外形给人以有隆有直、有圆有弧、纯白清爽的直观印象。后现代建筑中大量出现的圆型和曲线型成功之作,往往令人联想到蒙古包的建筑美学潜质及其建筑创新源泉的现实性。在大兴安岭森林中生活的少数民族,可以用最简单的树干、兽皮来搭建帐篷,以适应游猎生产生活的需要,其民居形式也属国内仅有。此外,广泛研究民族特有生产生活用具、文学艺术形式也可发掘出大量的特色素材。
(四)外来建筑影响
不同来源、不同建筑风格相互融合是城镇风貌特色最活跃的创作源泉。内蒙古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建造的宫殿、寺庙、民居一直受到中原汉民族建筑形式的影响。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几次出现过贯通亚欧的草原帝国,促进了大规模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必然影响到了建筑。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的寺庙大多采取了藏式或藏汉结合的风格建造。“现代主义”建筑在世界各地流行以来,内蒙古也在不同时期受到了国外建筑风格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计划经济时期出现的过分简约化建筑物数量最多。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科学理论得到普及,建筑创新思想空前活跃,建筑风格的多元化理念对城市风貌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塑造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的主要方向
内蒙古虽然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有一定差异,但各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乃至当今的文化特点、生产方式、民俗风情总体上共性大于个性。因此,应当致力于研究和塑造城镇风貌特色的主调,使人无论是从邻省还是从国外进入内蒙古的城镇,都能感受到我国北部边疆城镇特有的风情风貌。这一主调可以概括为以下5点。
(一)舒展的城镇布局
也就是塑造介于国内“紧凑型城市”和国外“蔓延型城市”之间的一种城镇形态。舒展的城市风貌与内蒙古地广人稀的区域特点、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北部边疆各民族的豪放特质息息相通。城镇舒展的风貌主要靠生态园林和建筑组团相间布局来形成。在当今世界大都市交通拥堵不堪、内地城镇土地紧缺的情况下,从规划上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合理布局,不仅可以形成独特的城镇特色,而且有助于预防和治理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合理利用和节省土地资源。内蒙古土地资源丰富但耕作比例很低,城镇建设有条件不占或少占耕地。这一资源禀赋为舒展的城镇布局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汇聚生态和文脉特点的园林广场
园林广场是最便于集中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城镇景观区。总结内蒙古大大小小城镇塑造园林景观特色的经验和作法,有以下4点:一是增加绿地比例。与四季长青的温暖地区相比,地处高寒地带的内蒙古城镇更应增加绿地面积,因此,人均绿地要达到同类城市的最高指标。二是要合理规划,构筑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将城内城外的生态绿地、山体、水系互相衔接,促进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三是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植物。除关键部位选用一部分高档草坪和名贵树种外,一般绿地和街道都要使用乡土树种和草种,以求降低成本,扩大面积,提高整体的绿度值,形成规模生态效应。四是要做好景观特色设计。多从草原上的自然特点、英雄史诗、文学作品、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等内容中,创作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作品,防止出现其它地方已经广泛流行的亭台楼阁和西式柱廊以及毫无特色的工厂化雕塑。
(三)“形似”和“神似”兼顾的特色建筑造型
建筑物是直接体现城镇风貌特色最主要的实体。当前困扰城镇领导者和专家学者的顽症——“千城一面”,主要是因为建筑物雷同而形成的。而如何将建筑的现代性和地域性同时体现出来,一直是国内外众说纷纭的难解之题。经过近年来的讨论和探索,一般认为内蒙古的特色建筑可以从以下途径努力实现。一是保护历史建筑。凡是建成历史较长的宫殿、王府、寺庙、重要民居和商号都应完整保留,禁止拆除或迁建。部分损坏的应予修复完善。二是保留各个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例如近代、现代史上有特定意义的建筑、革命斗争和民族发展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历次大型庆典的重要建筑,都应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对象进行重点保护。三是对过去规划控制不力而形成的杂乱无章的建筑,在功能完善的同时进行外形整治,按照体现地域性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将旧街区打造成民族文化景观街。四是按照现代性、原创性、地域性相统一的要求,严格审批新建筑。过去有人通过中西蒙结合、汉藏蒙结合等建筑语汇的结合来体现内蒙古建筑的地域特点,出现了不少成功之作,应当继续探索和发扬。草原上使用千百年的民居和生产生活用具经抽象后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建筑符号和造型,应当鼓励更多的建筑师进行研究和创新。鼓励新建筑多采用曲线型或曲直结合、方圆结合的造型来体现自然和文脉特征,尽量避免出现方盒式、高碑式、大墙式等简单化建筑。
(四)清新悦目的整体色调
一个城市的整体色调也是反映生态协调性和居民审美情趣同质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应根据自然环境和民族认同来确定城市的基本色调,一般内蒙古的城镇应以浅色系列比较合适。可以选择白色系列为基础,再缀以当地群众喜好的其它颜色作为建筑立面的主色调。白色既可与草原上的蓝天白云相衬映,又可体现草原民族视白色为圣洁的理念,也符合一般公众的审美观。后现代建筑中,“白派”创造了不少经典之作,这对选择白色为主色调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五)本土底蕴的装饰装修
对现代建筑物进行适度的艺术性装饰装修,能够起到渲染和烘托民族特色的作用,是本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域化的重要方面。我区各民族历史上创造的花边、云图、冠饰、文学艺术作品、生产生活用具等,都可以抽象出独特的艺术符号,通过雕刻、雕塑、镶嵌、组合、瓷艺、彩绘、铁艺等艺术手段,用于现代建筑的装饰装修。近年来各地在公共场所内部装修和陈设方面普遍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已经取得了较好经验,应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