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我国城镇社区全民健身的健康发展

2009-05-08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

樊 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社区全民健身运动的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要根据居民群体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健身活动;要动员和教育女性居民积极投身到健身活动中来;要尽早启动和推行健身指导员制,实施国民体质测定制度,形成科学的健身活动导向。

【关键词】 全民健身;居民健身;城镇社区

一、 我国城镇社区全民健身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以地缘关系,自发自愿地结成规模不等、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人们开始突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已久的单位、行业、系统为组织形式的封闭格局,实现体育活动领域的横向联合与合作,并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正在我国全面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配套的跨世纪的系统工程,是体育改革中战略性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今天,处在社会科学文化中心的城镇居民,其健身活动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从一个主要方面基本反映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成效与力度。引导城镇居民形成一种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健身意识和习惯,已成为我国跨世纪战略发展中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使命的课题。开展这一研究,无疑有助于加强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有利于推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城镇社区全民健身情况的调查

1、居民对健身活动的认识

认识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基础,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健身活动的实践效果。通过调查主要研究城镇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质和核心以及有关知识的认识程度。据调查反映,我国城镇居民目前对全民健身计划整体上有了一定的认识水平。经过几年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有62.1%的居民对健康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58.9%的居民对健身方法还局限在跑步等简单的体育运动上。这表明,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舆论宣传工作已经滞后。

2、居民对健身指导的需求

健身锻炼是一种体育行为,也是一种科学实践活动,运动时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据调查可知,城镇居民对健身指导的需求是健康而有理性的。80.4%的居民同意在社区建立健身活动咨询站,说明绝大多数居民对健身活动有关信息咨询的强烈要求。70.3%的居民同意尽快实行健身指导员制度,反映出城镇居民在健身方法和手段方面渴求专业指导。68.9%的居民要求多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表示城镇居民不仅热心健身锻炼,而且倾向于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群众化健身实践活动。

3、居民对健身消费态度

健身消费是指居民用于健身活动的经济支出,包括购买运动服装、健身场所的票券、健身器材以及健身影视、书刊等。据调查表明,城镇居民对健身投资消费已有所认识,半数以上的居民表示愿意花钱去健身,近半数居民认为娱乐消费应首选健身活动,也同意家庭健身消费支出还可加大,这说明城镇居民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但也有近半数的居民认为目前的健身场所的收费较高,工薪阶层难以负担。

4、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

居民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排在前10位依次为:散步或跑步、使用综合健身器、游泳、养生气功、健美操、健身路径、三大球(篮、排、足球)、骑自行车、三小球(乒、羽、网球)、武术。使用综合健身器、游泳、健美操这些项目越来越受到居民欢迎,可见,实施全民健身后,与1996年前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结果在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发生了变化。在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上,年龄差异对项目选择影响不大,例如,每个年龄组的首选项目都为散步或跑步,羽毛球也是不同年龄人员选择的主要项目。此外,年龄相当、性别不同的居民在主要项目选择上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是男性多选择球类、棋类,女性多选择民族舞蹈、健美操等。

5、居民闲暇时间的活动取向

闲暇时间的活动取向是指居民工作之余的生活行为习惯与内容选择特征。据调查可知,健身锻炼养身的约占四分之一,绝大部分居民选择休息娱乐养身,还有部分居民主要忙于家务劳动。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居民在健身锻炼的行为取向上高于女性居民,而女性居民在操持家务与购物行为取向上又显然高于男性居民,这从总体上揭示出当前城镇居民的健身活动男

重女轻的行为特征。

三、结论与建议

1、建议各级体育职能部门要注重健身活动开展的全面性,要根据居民群体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健身活动;要动员和教育女性居民积极投身到健身活动中来;纠正“没病就是健康”的观点,使全体居民懂得正确养护身体的知识和方法,自觉参与健康活动,增加锻炼的时间量,从而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2、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不够深入,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建议尽早启动和推行健身指导员制,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群众服务。建立切实可行的指导员培训上岗的工作法规,合理地配备和开设健身活动咨询站,实施国民体质测定制度,结合民族传统节假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富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明的健身表演活动和健身游戏竞赛,形成科学的健身活动导向。

总之,在我国城镇建设中,社区正在成为新的重要功能单位,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休闲生活。社区服务的意义和作用日益突出。社区体育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搞好社区体育不但是搞好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而且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身体健康、积极的闲暇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伟霖,朱庆.福州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J],福建体育科技.2003.

[2] 王程.徐州市乡镇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 吴耘.安徽省马芜铜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

[4] 宋吉杰.乌鲁木齐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
浅谈中学体育教育要与时俱进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新闻的突破与深挖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