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的再审视
2009-05-08雷西发
【摘 要】 以往的素质教育在人们的传统教育观念里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有了知识也就具备了素质,二是狭隘地认为素质教育只是提高人们某种生存适应能力。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素质教育观念,赋予素质教育以全新的内涵,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救国救民的青年学生的生动写照,他们以其赤诚爱心和勇气创造了一代辉煌。“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四方建设”,这是建国后四十多年历代青年学生的豪迈言行,他们以自己的火红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无私奉献。时代在变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相对滞后的教育体制已经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昔日绿树成荫、清洁雅致的校园受到强烈震撼。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高等职业院校也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素质
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一
谈到素质教育,大家并不陌生。随着人们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入,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许多专家和学校对素质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及实践,这方面的文章浩如烟海,给人以启迪和信心。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原意是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现在它的含义已经大大延展,一般是指个人的体质、才智、能力、品质和内在涵养,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笔者认为,以往的素质教育在某些人们的教育观念里有两个误区:
第一,以为只要受了教育,学了知识,就是有了素质。受教育程度越高,素质就越高。故此,传统的教育理论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知识的累积,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素质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或手段,都相对落后,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似乎读书就是为了升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孰不知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多层次的人才,各种人才都需要提高素质,我们在此要为职业教育正名,还其以应有的地位。当然,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现状和素质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究其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折射出我们培养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第二、狭隘地认为素质教育只是提高人们某种生存适应能力。认为经济要发展,国家要振兴,主要靠的是专门人才和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没有把素质教育提到关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复兴中华民族的高度来看。在这种思维定势下,不少大学生、研究生认为,学好外语,可以铺平出国留学的路,学好专业课,可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相当一批高职学生,仅仅满足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天真地认为毕业后能有一份工作,就说明自己素质不错。他们忽视文学和历史的学习,有的学生文字功底差,不会写试验报告和工作总结。很难想象,对自己祖国地理、历史、文化无知的人,怎么可能有感情、有责任地、全心全意地为祖国贡献呢?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不同层次的、合格的劳动者,如果我们不改变传统的“专才”模式,忽视相关的知识涉猎,就会造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不完整,影响他们能力的提高和聪明才智的发挥。
无数事实表明,未来世界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实质是国民的综合素质、科技水平和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足够数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国家,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在国际竞争中是必败无疑的。由鉴于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素质教育观念,赋予素质教育以全新的内涵,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劳动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二
回顾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失误,有许多教训值得总结。以往我们在培养目标和人才观上,一直强调全面发展、统一规格,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对人才素质有理想化、模式化特点。这种要求当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岂能一律?这是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其共性,忽视个性所造成的偏见。后来虽强调了多层次、多规格,并注重了学生智能的发挥,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上,比如人才选用、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又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以统一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不同学生。传统的教育模式成了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继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乃当务之急。
笔者经历了某高职学院的教学评估,非常赞同有关专家的中肯评价。高职院校的部分教材偏离素质教育,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的设置,制约着人才素质的培养;教材的内容,导引着人们的思维方向。就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来看,教材多以指向过去世界,以前人积累的知识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讲课中,片面强调每一个学科的科学体系,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各自为政,课程设置机械单一,多是采取“填鸭式”单通道方式向学生进行灌输,以传授为主,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基本思路可以肯定,即重新构建新课程体系,在教材中引导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不断地增长与更新,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技能训练课程,教师传授的知识终究只能是无限中的有限,培养和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形象地说,要做可充电的电池,而不是一次性的,否则将会被时代抛弃。因此,教学模式应多样化,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使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学习方法。在课程设置中融进现代技术信息,在保证基本学科核心基础上,体现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明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一个人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即使他满腹经纶,也不可能成为开拓型人才。我们要克服这样一种偏见,总认为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他们无关。须知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极佳时机。首先要形成一种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对任何事物都要有强烈的好奇心,要对环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找出问题的裂痕,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既能顾全大局,又能注意到末枝细节。其次,要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和胆略,不墨守成规,敢为天下先,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刻苦学习前人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形成一种科学的、具有创新型的主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真正的人才总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那些在各行各业做出成就的人,都是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古人曰:“给人一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此,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夸作风。某些高职院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人为地扩大招生规模,在师资、实验、实训设备严重匮乏的情形下,造成教学质量和水平下降,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名不符实,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无论对学生、学校,还是国家,都是一种损失。高职院校要下大力气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使理论教学与实习操作相得益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检验人才质量的不是分数,而是市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永不言败。现在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多,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抵御困难的能力、抗挫折能力都较弱,这与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无情选择是格格不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高分低能”、“书呆子”型的人才显然是有缺陷的。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信念,正视复杂的社会现实,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认准前进的方向,唱响主旋律,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学会在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帮助学生迈好人生坚实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卢黎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2] 杨增菊.素质教育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点[J].教育与职业,2008,(30).
[3] 高建平.高校思想理论课中人文精神的提升[J].探索与争鸣,2008,(2).
[4] 王建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雷西发(1961-),男,陕西大荔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